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探访马山蔡桥大型台基遗址群 疑为楚都纪南城前身

来源: 江汉商报 2013-01-30
   纪南城西北约18公里处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新发现一片东周宫殿台基遗址群,近日,荆州博物馆考古人员已在此安营扎寨,将展开系统勘查与发掘,期以揭开遗址的文化密匙。昨日,记者也到现场初探遗址。
 
    文物普查:发现大型台基遗址
 
    据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王红星阐述,2008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荆州区文物普查组初步发现了蔡桥台基遗址群,共有夯土台基12座,大致呈南北中轴线对称排列。
 
    台基遗址群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公里,面积约7平方公里。
 
    遗址群坐落地也叫傅家咀,是由南向北伸入菱角湖的一个岗地半岛,海拔高程49米。
 
    基址西300米,北800米就是菱角湖,东南1000米处为荆江大堤,再东南18公里是楚纪南故城,西北越过菱角湖10公里后是东周时期的季家湖古城(现属宜昌当阳)。
 
    12个台基均为长方形,大小相近,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5米,残高1米左右,方向一致,为南偏西10度。
 
    目前,分布在一条新修的南北向村级公路两侧。除3、9、11号台基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外,其余9座台基形状基本完整。台基夯土层清晰,厚10至15厘米。台基顶部比较平整,其上长期耕种旱地农作物。
 
    每个台基均采集到东周时期陶器残片,以红陶、黑陶为主,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器形主要有鬲、盂、盆、罐、豆、纺轮等,口部造型多为卷沿和折沿,纹饰以间断中粗绳纹为主,亦有戳印纹和刀削痕等。从采集陶片的陶系、纹饰、器物造型及组合情况,初步推定其年代为东周时期,且普遍早于纪南城遗址城墙、宫殿基址出土遗物的年代。
 
    蔡桥台基遗址群在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没有发现城墙、壕沟等遗迹,但王红星指出,如此之多大小相近、方向一致的大型夯土台基,呈南北中轴线对称排列,面积达7平方公里,显然不是普通聚落,而是统一规划建设的高等级聚落,无论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发现城墙、壕沟,都不能否认该台基群已经构成了城的规模。最为重要的是其时代早于纪南城遗址,其位置又紧邻沮漳河,不由得不与郢都枝江说相联系。
 
    村民怀古:对家园充满好奇
 
    日前,本报资深记者、楚文化学者方昭海等人实地造访,窥其一角。采访车从荆江大堤堆金台向西拐入蔡桥村,在一片村庄田野之上,出现几处“高地”,蔡桥村委会副主任傅家发告诉记者,这就是考古人员说的台基遗址。在靠近菱角湖的北湖南岸,记者走上一座现在种了油菜的台基,台基明显高于周边农田,台基上考古人员已摆开定位仪等测量设备。其东紧邻万顷湖水。其北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傅家坡”,这条后来堆成的高地上,住的全是蔡桥村傅姓人家。门后就是湖水了,西北有一道傅家咀,西走再折向北约2公里,也抵达湖面。路上,我们见到了1980年代立的“傅家坡古遗址”全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牌。义务给我们带路的村民傅家虎介绍,傅家咀原来高许多,直到解放前,高地上还有一座佛光寺和傅家祠堂。1974年割湖打垱取土,使高地矮了近3米。在傅家咀的鱼池和湖边,我们看到不少遗存,从旧石器时代的砸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再到唐宋时期的瓷片等,均有标本捡拾。在蔡桥村西,也有一些古墓群,较大的一处封土堆在1980年代高达七八米。
 
    傅家虎告诉记者,湖西对岸就是当阳草埠湖,湖北对岸就是断山口,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断山口也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
 
    蔡桥台基:春秋时期楚都的坐标
 
    专家学者称,蔡桥台基遗址群的发现为楚郢都探索提供了新线索。楚郢都定位,是先秦时期长江中游开发层次与楚文化研究中较重要的课题。
 
    流行说法,《史记楚世家》认为楚文王始都郢,石泉先生则依据《世本》、《左传》和杜预《春秋释例》中的有关记载,认为楚武王晚年自丹阳迁郢更符合历史。新出的清华简《楚居》篇明确记载了徙居郢者乃武王。
 
    关于郢都的具体地望,学术界经过多年的探索,关注点逐渐集中到宜城楚皇城和江陵纪南城之上。
 
    石泉先生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从吴师入郢的军行路线、相关战场的地望、楚昭王奔随、秦师救楚、吴人东归路线,到郢都附近的水系、相关地名的地望和移动,再结合考古材料,指出楚始都之郢即今宜城楚皇城遗址。
 
    但是,考古工作者对宜城楚皇城的不同地点进行了多次发掘,确认楚皇城的始建年代为战国时期,明显与楚人始都郢的年代不合。
 
    江陵纪南城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目前在楚地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城址,在城外还发现大量东周时期的相关聚落和墓地,其中不乏楚国贵族墓地,如已发掘的望山墓地、天星观墓地、包山墓地,以及还没有发掘的八岭山墓地、熊家冢墓地、纪山墓地、金牛墓地等。
 
    同样遗憾的是,据研究者对江陵纪南城的地层关系和所出陶器进行综合排比,显示纪南城城墙的始建年代为战国中期晚段,使用年代至战国中晚期之际,并且,纪南城周围已发掘的楚国高级贵族墓葬,其时代无一例早于战国中期。
 
    如此有两种可能:一是纪南城的始建年代至少为战国早期晚段,另一种可能是在纪南城东周聚落群范围内还有年代更早的城址。
 
    蔡桥台基遗址群西北距当阳季家湖城址约10公里,季家湖城址的年代早于纪南城而到了春秋中晚期。季家湖城址西部数公里,与江陵马山隔河相望的沮漳河西岸有枝江青山东周高级贵族墓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目前仍能见到封土堆的墓葬有20余座,其中部分墓葬封土堆底径达50至80米。蔡桥台基遗址群、季家湖城址、青山墓群,均与沮漳河相去不远,最为重要的是,蔡桥台基遗址群的地理位置,处在季家湖城址与纪南城城址之间,将两个原以为不同的聚落群连成了一片,共同构成了一处面积广大的高等级聚落群,该地区显然应是东周楚文化的核心区之一。《左传》哀公六年:“江、汉、雎、章,楚之望也”,是目前所见最早关于江、汉、沮、漳与楚地相关联的记载。后来的文献说明楚文化的中心有一个转移过程。先秦时期,长江主泓道较现在更靠北,汉水下游亦有不同分支,不排除当时有部分汉水下游西部分支与江陵附近水系发生关系。有可能至迟在春秋晚期,楚国地理空间体系已将该地区视为“楚之望也”。这也是王红星建议将上述地区统一纳入荆州大遗址保护片区的主要原因。
 
    蔡桥台基遗址群的工作目前仅限于调查发现,因此还无法确认春秋时楚国已都郢于此。
 
    学者猜想:蔡桥或是“鄩郢”建都早于纪郢
 
    近年来新发现的楚简中多有蓝郢、朋郢、幷郢、鄩郢、郢之类记载,有专家认为“凡楚王驻跸之地皆可称‘郢’”。清华简《楚居》是目前所见记录这些“×郢”最为集中的一篇文献,多达14个。《楚居》所述历代楚君的居处,止于战国时期的楚悼王。
 
    下葬年代约为楚悼王时期的葛陵楚墓出土竹简,多次出现“王徙于鄩郢之岁”,却不见“郢”的记载,现在看来不是偶然的,有可能“郢”的出现在“鄩郢”之后。
 
    根据清华简《楚居》或可提出一个假说:年代早于纪南城城址的蔡桥基址群有无可能是“鄩郢”呢?如果“郢”位于纪南城,“鄩郢”位于蔡桥,这一假说与纪南城目前所见遗迹、遗物的年代基本吻合,当然,这一假说还需要更多的材料论证。(记者 楚望/文 见习记者 张虎/图)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