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专家学者为古城保护与发展支招(下)

来源: 楚天民报 2013-04-12

   

  省人大代表、荆州市湖南商会会长何立华:

  将古城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

  近年来,尽管荆州在古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经济发展与古城保护的矛盾仍日趋严重。我在省“两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将荆州古城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

  建议国家发改委将荆州古城纳入全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从地方文化建设、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中,每年增加一定资金支持荆州古城保护,支持古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搬迁。

  争取住建部、水利部、环保部的资金支持,用于护城河水体治理和水系恢复,使古城早日重现“东方威尼斯”风貌。

  另外,要支持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支持荆州复建3至5条历史文化名街,将古城内符合棚户区改造的,尽快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重点支持荆州古城按照以关公文化为特色的“世界知名的三国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定位,进行整体规划和打造。

 

  荆州楚纪南城大遗址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毕英才:

  打造三国文化最集中的展示地

  荆州三国历史遗迹、遗址和文物遗存富集。古城内外遍布着三国遗迹。说远一点,荆州东有乌林寨、赤壁古战场;南有绣林刘郎浦、孙夫人望夫台;西有当阳城、长板坡,北有古隆中、水镜庄等等。这与历史场面中“荆州是三国中心”的地位是吻合的,围绕三国的旅游产品空间架构也十分优越。

  我建议以《三国演义》为蓝本,以三国文化为基础,以三国故城为依托,以关公文化为核心,对整个荆州古城及护城河进行整体旅游开发,将其打造成三国文化城。

  可以打造以东门为中心的实景表演区项目,包含古城6个城门楼按原貌复建与包装、建设张居正旅游步行街;打造以南门为中心的关公文化祭祀区项目,扩大关帝庙;打造以西门为中心的文博展区项目,兴建三国博物馆等;建设以北门为中心的三国风俗展示区项目,兴建关寨,在护城河宽广水域处兴建蜀汉水师营,布列战船若干,建水师码头。

 

  荆州市政协委员舒闻铭:

  设立名城保护专项资金

  古城景点的建设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要保护古城,还要谨防借古城开放之名,搞房地产开放、大兴现代建筑和高层建筑。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

  同时,希望政府设立名城保护专项基金,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固定比例投入到名城保护。此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增进居民爱护古城的意识,形成人人爱古城、人人保护古城的氛围,教育护城河沿岸居民不再向河内倾倒垃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切断排入护城河的污水源头。

  环古城带的摆摊、占道经营等行为应加强管理,对于一些具有传统特色如剃头挑、编竹制品等的摊点,可以加以引导,使之形成特色旅游项目,增加文化旅游氛围。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师罗红安:

  分区保护古迹

  发展胡同文化

  保护和发展古城,我认为应该首先对文化古迹进行分区保护。同时,发展好胡同文化。

  荆州博物馆、三国公园和西门宜总体布局,进行整体保护开发。宾阳楼景点与张居正故居是邻居,两者应共同发展。

  古城建设布局上可划分楚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分别展示它们的文化内涵。将三义街、育才巷、古玩一条街有机地打造在一起,发展“胡同文化”。比如,设立以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为主的旅游购物一条街,在三义街等老街适当开设茶楼、饭庄,兴建布行等具有传统特色的公共商业建筑。

  进一步利用好古城墙和护城河资源。打通城墙上游玩线路,瓮城可以设置射箭、击鼓等参与性项目,模拟古战场。护城河上可开辟以画舫为交通工具的环城观光旅游线。

 

  荆州市住建委政策法规科科长张俊:

  恢复历史建筑

  形成古城特色

  荆州城历史上的地位是楚城,明清建筑多,三国文化遗存在荆州城内并不太多,荆州打关羽牌的资源也有限。

  荆州从明清时开始成为军事重镇,当时无论是从建制、军事还是交通条件等方面,古城都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期。因此,在明清框架下谈三国文化比较有历史依据。

  一些历史名城在发展中,通常需要恢复古建筑,虽是常规做法,却是普遍选择。荆州城有许多区别于平遥及西安古城的优势,在目前全国城市建设越来越“千城一面”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恢复历史建筑和老街老巷,再现古城原貌。

  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城市,荆州应在景点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目前荆州旅游看点少,资源有限,相关部门应积极想办法,丰富景点内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让荆州旅游形成与宜昌、恩施三足鼎立的构架。(首席记者苏菱)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