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我是建设者:新闻应当带着人的体温

来源: 江汉商报 2013-05-08

  一个骨瘦如柴的苏丹女童,在走向救济所时跌倒,不远处就有一只秃鹫对其虎视眈眈。

  南非自由摄影师凯文·卡特在按下快门后,才赶走那只秃鹫,这张照片因记录人类遭受灾难的瞬间而获得普利策奖。但接踵而至的却是舆论对凯文·卡特的批评,责骂他不应该为了照片的生动性,而忽视了人性。迫于舆论的压力,凯文·卡特在获奖后不久自杀了。

  其实,从事记者职业一年多来,一直有人在问我类似的问题:当面对灾难和苦痛时,记者是否能够放下手头的采访工作,去触摸和安慰采访对象受伤的心灵?直到去年,采访了79岁的老汉陈国军后,我才真正有了答案。

  陈国军有5个儿子,四儿子陈万(化名)因长期不务正业,混迹于社会,最终走上贩毒之路,先后几次服刑仍不知悔改。

  对于儿子误入歧途,陈国军一直自责,认为是自己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没把孩子教好。为替儿子赎罪,他决定死后捐献自己的遗体,以挽救他人的性命。

  “我去监狱就是为了让他签字,没有其他的想法。”陈国军是个倔强的老汉,采访中,他始终不愿承认自己想念已有一年多没见的儿子。“您是为了他才决定捐献遗体,真的不想他吗?”……看见陈国军眉头紧锁的模样,我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面对我的问题,陈国军并没有马上给我想要的答案,却双手掩面,开始低声哭泣。也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可能错了。

  虽然,我们捕捉到了老人哭泣的画面,甚至这个画面很打动人,但我或许不该去揭开老人内心的伤痛。

  陈国军的二儿子告诉我,老人最心疼、最挂念的一直都是陈万,自陈万入狱后,老人消瘦了许多,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每当有人跟他提起陈万,老人的心情都难以平复。

  后来,我陪同老人前往监狱,见到了陈万。路上老人没有多说话,我也没问。我在想,作为记者,我们需要记录一切。但从人性方面来说,有时候理解关怀受访人也许更重要。

  就像雅安地震后,联友电讯(集团)董事长王学宗在微博上说的那样——记者关于灾难报道一定要有良心,别拍摄残缺身体等过于惨烈的画面,别让压在石板下的人持续接受媒体采访,让其静静接受救援,紧急情况先救人后报道,别让人反复讲述孩子伤亡的故事,报道别人要考虑对被报道人的心理伤害,不要秀伪善心而伤害别人。

  确实,记者,首先是一个人,而后才是一名记者。(记者王大玲)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