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寻访纪南城5000年前的母亲城——马山阴湘城

来源: 江汉商报 2014-03-08

  荆州城外有子城,纪南城外有母城,有子城,有卫城。纪南城的母城就有阴湘城。

  荆州城现在是砖城,纪南城和阴湘城都是土城。

  阴湘城是长江史前新石器时代古城,是长江中游迄今发现的八座史前古城之一。古城成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和石家河文化早期,距今约5000-4800年。比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还早约200年。

  阴湘城的前身是“双核”环壕聚落,这里生活着两个母系氏族,处于比屈家岭文化还早数百年的大溪文化时期。

  阴湘城在纪南城西北,两城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

  本期人文地理寻城记,一起走进、亲近阴湘城。

  ●

  路书

  1.自驾或骑行,从荆州城新北门出发,走318国道,过万城,上桥右转经大堤(如走菱湖农场绕远了)前行,过堆金台,直到北湖村牌子,再前行约一公里,左侧就是阳城村,沿着一条简易路下去,行约500米,就是阴湘城南垣。全程约40公里,1小时左右到达。

  2.从楚都客运站乘“马山班车”出发,318国道,西门外右转走荆三路,过马山镇裁缝小学约150米后左转进入才马线,沿才马线行驶11.2公里,过曲桥村约1700米后右转行驶498米,在马山镇驻地北约4公里处,到达终点阳城村三组。全程33公里,约58分钟。村中无餐饮,自带干粮。

  亲近阴湘城就是穿越五千年

  我们选择的是过万城走大堤。到了,在大堤上北望,正对的是阴湘城南垣。

  城垣南北残宽约350米,东西长约580米,面积20万平方米。城四角圆转,不留视野死角。

  记者从南垣入,这里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标志牌旁住着几户人家。

  看到陌生人背着相机闯入“城内”,一男子连忙询问,得知是记者,很乐意为记者义务当向导。我们绕城一周,耗时半小时。

  他自我介绍姓熊名荆州,从小就看到考古人员前来考古,自家也是考古人员的住所,他和爱人也曾多次为考古队当民工。

  后来,他在城内无意中捡到一把石铲,立即上交荆州博物馆。

  城垣残高4-6.5米,宽10-25米,最宽处46米。城外被城濠环绕,现已全变成鱼池。

  阴湘城四面环水,南边护城河500米开外是荆江大堤。北边护城河原有护坡,后来扩成余家湖,湖水直抵北城垣,不断侵袭着5000年的古城。

  城中部一条纵向冲沟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

  熊荆州一路带着记者,一路感慨。你看城内住着20来户人家,完全应该迁出,休耕。你看城北,余家湖常年侵泡城墙,又垮崩了不少。

  据了解,余家湖连着菱角湖,不过它以前只是一条河道,宽10多米,深2米多,可能是阴湘城的北护,也可能是临水航道,水的源头今天仍可上溯到荆门,联沮漳通汉水东南汇长江。

  退水后可见大量陶片,前年,西安大遗址保护方面的人士在城外捡到一些陶片。

  城内油菜地上,入土一尺就可看到陶片,红烧土等文化层。

  这里是城西,城西外没有陆地,只有宽约5-10米的湖滩平台,平台上有人在钓鱼。

  这里是发现房屋遗址的地方——有熊荆州带路,记者很庆幸遇到了一个村“导游”。

  

 

  阴湘城的文物和文化

  随后,记者电话请教了荆州博物馆副馆长、历次参加阴湘城考古的专家刘德银研究员。

  阴湘城出土了哪些文物?

  刘德银介绍,从1991年冬到2001年十年间,荆州博物馆五次发掘阴湘城。共揭露1500平方米,是阴湘城的近二十分之一,城内清理灰坑174座,房屋基址13座,陶窑4座,瓮棺8座。

  还发现水稻田遗迹,大型祭坛遗址,城内壕沟等。城内文化层堆积深厚,最厚达3.5米,东部从里到外是,大溪文化层-屈家岭文化层-石家河文化层和西周层。大溪文化层厚达1.5米,需要多少岁月的积淀啊。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阴湘城,承载着、见证了史前母系氏族环壕聚落古城聚落的演变进程。

  20余年前,为配合荆江大堤加固工程,第一次发掘阴湘城,初步认定城垣最早建于屈家岭文化早期,是在大溪文化的濠沟之上筑成的,其上被石家河文化遗存叠压。西周时在其内外两侧修补。

  城垣主要是用黄褐色生土和灰褐色土夯筑,有的部位掺杂有少量青灰色淤泥土和草木灰烬,大部分夯层较清楚,厚薄不一。城内的文化堆积一般在2.5米左右,局部地段可达3.5米以上。东部较厚,西部较薄。

  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介绍,1995年3月至5月,1996年3月至5月,第二、三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日联合考古,做了详细调查、测绘、试掘等。

  在东、西城垣内侧发现壕沟,宽15米,深2.5米,东壕沟内出土大量木棒、竹竿、篾席、草绳、植物茎叶和果核等。——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手编竹箕、竹席!

  西壕沟内出土大量陶片和草木灰。

  这一阶段发现房址、灰坑、陶窑、墓葬和翁棺葬等。共发掘房屋遗迹13座,多属大溪文化,少量属于屈家岭文化。但大溪文化的房址破坏严重,形状不清。屈家岭文化的房址保存较好,最具特色。

  阴湘城10号“样板房”,东西长10米,南北宽7米,一堂两房,总面积70平方米,厅堂约2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实为“小康”之家。其平地起屋,坐北朝南。推断为木骨土墙。

  房子西南设有走廊,走廊东头的房间向西开了一门。灰坑——5000年的垃圾堆中发现的都是宝贝哦,不乏焚烧过、已炭化的稻米或稻谷,说明屈家岭文化时期普遍种植水稻。也学会了使用火。这是长江中游稻作农耕文明的起源实证之一。

  阴湘城里的灰坑还蛮讲究,清一色的圆形或椭圆形。

  1997年至1998年1月,第四次发掘,继续解剖城垣、壕沟等。在东城垣西南部内侧开了一个大探沟,初步弄清了城垣、壕沟不同文化时期的厚度或宽度。

  并发现大溪文化壕沟埋在城内4米地下,最深处6米开外,走向与城垣大体平行。壕沟中可见大溪文化晚期的文物,如土簋、细颈壶、圈足盘等磨光黑陶器。

  发现两件大溪文化晚期漆木器,疑似漆木簪,残长7厘米一端镂空圆孔;竹箭杆,红漆,黑色直线曲线纹饰。一件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漆木,类似木剑,疑为钺柄,全长60厘米,黑漆地,红漆点彩,色泽艳丽如新。——这也是目前全球最早的漆木器,中国新石器时代惟一的一件保存完好的漆木器,使长江中游漆工艺的时代提前了2000多年。

  壕沟中出土大量竹篾器,有竹席、竹箕。出土动植物可判明有鹿、猪、螺、河蚌、龟鳖、烤鲫鱼,有暗黄色稻穗,有荷叶、菱角、竹子、树枝树叶,有的叶子还是暗黄色的。

  第五次发掘在2000年10月到2001年1月,在城东北发现屈家岭文化大型祭坛1处,以及大溪文化的壕沟局部。

  出土陶罐、瓮、三足盘和响球(乐器或是警笛?),有簇、钻、针、笄等,还有锸,玩具木陀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木陀螺。5000年前的陀螺!

  考古得知,阴湘城母系氏族人最初在遗址东西两侧定居,到大溪文化晚期,形成了两个环壕聚落,到屈家岭文化晚期古城兴建,两个聚落合并成为一个城堡。“双核聚落”,长期相安,和谐共生,多么令人向往!

  村民的感伤与期盼

  熊荆州说,前些年,常有外宾和专家乘坐大客车来到荆州的“西伯利亚”——马山阴湘城。如果能保护好,并适度向普通游客开放,该是何等美事。

  熊荆州只是一乡土村民,见识见解却不俗。他在家养鱼喂鸡,出门到过大上海,却最留恋家乡阴湘城。他在网络上关注到雾霾封城,很荣幸自己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这里空气清新,江水碧湖水蓝,虽然,雾霾也不时蹿来,江湖也在富氧,时有蓝藻水华,时有冬季断流,但还是比城里强!马山民歌的诞生地今天有些偏僻,因此引进不到多少污染企业,福兮祸兮?他的小鸡场近年年年受到“禽流感”误伤,损失惨重,为何鸭司令,鸡老板没有一人感染禽流感?

  春天,油菜花金黄;秋天,他家池塘边的桔园将挂满金桔,欢迎城里人来游阴湘城——这是母系氏族的城,也是母亲的城。也是田园农耕的城,是江湖生态的城。

  记者手记

  城市被视为文明的标志,当城市过度膨胀之后,它就变形了,不适合人居了。人类文明成也城市,败也城市!

  中国史前古城都临水,都是土城,水是生命,土是地气,人是精魂。金木水火土,一三五生万物。人类童年,金石未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返璞归真,从水泥森林走向乡土,从高楼大厦走向小茅棚,你还需要纠结多久呢?从工业化回归农耕,人类还要迷途多久?

  世界早已在文化朝圣,在回归乡土。从荆州沙市城区,走向阴湘城,这是5000年的回望,也是5000年的归途。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