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新型柔翼无人机沙市机场秀“特技” 可人工消雾

来源: 楚天民报 2014-03-10

  每年冬春,受大雾影响,各地经常出现航班、船只停航现象。8日,由中航工业航宇研制的柔翼无人机在沙市机场进行了消雾剂空中点火演示试验。昨日,专家建议,应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就柔翼无人机性能优化、消雾剂研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方面展开专题研究。

  无人机消雾剂点火演示试验

  8日上午,阳光明媚。沙市机场草坪已泛绿,国内首款柔翼无人机在此进行飞行和消雾剂空中点火演示试验。

  柔翼无人机由中航工业航宇研制。这架柔翼无人机外观不像飞机,机身系着“滑翔伞”(图1)。机头底部装有高清摄像头,两侧挂有8枚吸湿性焰条。

 

  (图2)

  “动力系统正常,翼伞正常……可以起飞。”上午11时30分,3名工人拿起“滑翔伞”,微型货车前行约60米后,柔翼无人机腾空升起,时而贴地面,时而爬升。同时,柔翼无人机上的摄像头实时拍摄的画面传回遥控操作平台(图2)。

  飞行约1分钟,挂载机身的吸湿性焰条被点燃,红色火焰与白色烟雾清晰可见。11时40分,柔翼无人机缓缓降落地面,滑行近1米后,发动机熄火。至此,飞行和消雾剂空中点火演示试验结束。

  昨日,“柔翼无人机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在襄阳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单位21位专家认为,SYW—1型柔翼无人机具有载荷量大、操作简单、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人工影响天作业的新型空中平台,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柔翼无人机用途较为广泛

  为何叫柔翼无人机?中航工业航宇高级工程师郭海军指着无人机上的绳索说,它连接着“滑翔伞”,“滑翔伞”虽与机翼外形不同,但确实是无人机的翅膀,叫柔翼。柔翼无人机飞行时,操控员控制绳索长短,改变柔翼形状及无人机航向。

  郭海军告诉记者,柔翼无人机重200公斤,有效载重80公斤左右,机舱装有飞行控制系统,燃料箱等,机尾装有发动机,靠螺旋桨给推力,翼伞提供升力。柔翼无人机一次加满汽油可飞行3小时。当微型货车以40公里/小时前行时,遥控启动发动机,柔翼张开,当推力和升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柔翼无人机便可自动脱离发射架升空。当它飞行到一定高度后,根据消雾作业需要,遥控操作人员可遥控点燃吸湿性焰条。此时,被点燃的吸湿性焰条所产生的大量盐离子开始吸湿,可让其两侧几十米范围内的雾凝成水滴落地。

  郭海军说,柔翼无人机时速约4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几米至1000米,即便动力在空中发生故障或发动机停机情况下,仍可靠“滑翔伞”滑翔降落,不会对设备和地面人员造成损伤。柔翼无人飞机可在平整公路、草坪等地起飞,即便在雾天,牵引车以40公里/小时前行几十米就可起飞,可遥控播撒消雾催化剂。

  人工消雾系统项目工程师王文凯称,柔翼无人机采购及维护成本是同量级固定翼无人机或无人直升机的1/3至1/5,使用成本是其1/10,未来设计有效载荷最高可达700公斤。去年4月,针对消雾作业需求,柔翼无人机已进行近100飞行小时的试验考核,验证了无人机除能消雾、人工增雨作业外,还可用于电力巡线、农业播撒、抢险救灾、航拍航测等领域。

 

  人工消雾付诸实施还要试验

  每年冬春,多地因雾让航班、船只停航,高速公路封闭。荆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付小平介绍,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和小冰晶的集合体,由水汽凝结而成,成分是水滴或冰晶,多发生早晚。雾也有冷暖之分,冷雾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雾,温度在0℃以上的为暖雾。江汉平原的雾90%为冷雾。民间消雾常用办法是在农田撒施草木灰,以此吸收局部的地面水分,减少水分蒸发,达到降温目的,减少大雾。

  付小平认为,目前,人工消雾成本相当高,采取人工方式消雾多是因举办重大室外活动,才对周边空域进行人工消雾,如1984年空军在北京西郊、南苑机场用飞机播撒盐粉作吸湿剂消云消雾,确保了国庆35周年庆典的顺利进行。人工消雾是影响天气的一个努力方向。

  据了解,消冷雾主要是根据“冰云和水云混合产生降水”的理论来操作的,相对而言消除暖雾难度较大。无人机人工消暖雾采取的是空中播撒盐、尿素等吸湿质粒作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让水汽凝结成大水滴,让暖雾消失;将干冰、液化丙烷等催化剂播撒到雾中,产生大量冰晶,促使雾滴蒸发而冰晶不断长大降落地面,使冷雾消失。不过,人工消雾主要对付的是雾,对霾还没好办法解决。

  参加襄阳“柔翼无人机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的专家建议,SYW—1型柔翼无人机应尽快与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在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地的人工消减雾试验,争取早日完成技术鉴定和列装;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在国家或各级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就柔翼无人机性能优化、消雾剂研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记者李波涛)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