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别策划:荆州人的“传家宝”

来源: 荆周刊 2014-07-12

  文/本刊记者刘青海实习生郭科理周媛媛匡亦君

  常听到老人对子女说:“我什么也没有能留给你的。”老人口中说的就是自己百年之后,给子女留下的传家宝。

  传家宝,顾名思义,就是家庭中代代相传下来的宝贝。

  然而对于传家宝的定义,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有些人眼中,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才是宝物;也有一些人则抛开金钱的观念,看中的是家传宝物中的精神价值。

  于是,一本破旧发黄的老族谱能让后人爱不释手;一张老一辈留下的荣誉证书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奋发上进;一句家风古训促使着后人秉承祖训始终坚持……本期《荆周刊》在全城“搜索”荆州人的“传家宝”,我们选取的物品可能有些人不屑一顾,但这些持宝人却真正把它们视为宝物,因为他们代表着祖辈们含辛茹苦、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并发扬光大。

  杨润海、赵升琴夫妇

  传家宝:军功章

  杨润海、赵升琴夫妇各自拥有着自己最为珍贵的一枚勋章,两枚勋章来自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俩老希望,军功章能像两盏明灯,给他们的子孙指明前进的方向。军功章犹如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

  青春热血换来珍贵军功章

  家住市拥军路老干所宿舍的杨润海、赵升琴夫妇是一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各自拥有着一枚来自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不同奖章,这便是他们最为珍贵的传家宝。每当家人团聚时,他们都会拿出这两枚军功章,为儿女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赵升琴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卫生兵,1950年考入了军校,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她还没毕业就奔赴到了朝鲜的战场。那时候的伤兵都被安排在一个茂密树林的防空洞里,敌人的飞机直接就在头顶盘旋,如果被敌人发现,随时都有可能扔炸弹,导致生命危险。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赵升琴仍然临危不惧,由于在上甘岭战役中表现出色,立三等功并被授予军功章。赵升琴的老伴杨润海今年已经88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获得了一枚朝鲜人民共和国的三级国际勋章。杨润海是志愿军十五军文工团的指导员,任务是在前线演出,给士兵鼓劲。杨润海说:“当时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团结战友,战胜敌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斗的胜利。我经常向大家宣传《谁是最可爱的人》,号召大家向那些最可爱的人学习并争做可爱的人。”

  爱国主义才是真正的传家宝说起传家宝,杨润海认为并不仅仅是两枚军功章,“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吃苦耐劳,学会艰苦奋斗,当好革命的好后代,立志报效祖国,把部队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是我和老伴真正要代代相传的!”杨润海告诉记者,值得让他和老伴自豪的是,儿女们都继承了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回国之后继续发光放热

  抗美援朝结束,赵升琴回国后先后在陆军总医院、161医院、131医院工作,1971年后调到荆州军分区卫生科继任。赵升琴并没有忘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为病人服务。2000年荆东社区居委会将创办全国首家“雷锋互助社”,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赵升琴马上报了名,谁知这一干就坚持了很多年。赵升琴说:“我所做的只是尽我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罢了,虽然我的力量很小,但是能够感染大家,将各自的力量都汇聚起来就是大爱。”

  杨润海归国后在武汉军区荆州军分区工作多年,为部队和民兵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杨润海坚持“离而不休,余热生辉”,在荆州军分区干休所当管委会主任15年,将干休所管理的井井有条。杨润海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为党争光,决不能给党抹黑,以前我们在战场上拼搏,回国后又要在不同的岗位上继续放光放热!”

  子女们今天的成绩,也都是在老两口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取得的,而这种精神也会传给他们的下一代。谈起子女如今的成绩,赵升琴说:“子女们非常懂事,很有孝心。如今,他们都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两儿一女都是军人,长子杨波是解放军八一跳伞队运动员,曾荣获世界团体花样跳伞比赛冠军,荣立二等功;老二杨萍在单位是业务骨干、优秀党员;老三杨涛曾获省级模范。”小小的军功章,不仅记录了杨润海、赵升琴夫妇光辉的过去,还承载着两老对党、国家和人民那份诚挚的爱,也正因为这份爱,这两枚军功章才越发光鲜亮丽。

  俞秋凤

  传家宝:劳动模范证书

  一张劳模证书是俞秋凤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写照,如今,这张证书被她的二女儿精心收藏。俞秋凤的子女们也继承了她热爱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各自的努力,取得了累累硕果。

  克己奉公的传承

  爱岗敬业

  解放前,上海的纺织工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黑天进,黑天出”,每天下班之后还要接受屈辱的搜身,夏衍笔下的《包身工》则是那个时期纺织工人最好的写照。

  1949年上海解放后,纺织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人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俞秋凤正是那个时代的纺织工人,解放后,她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去上班”。

  “在那时候,增产节约是最主要的话题,每个工人的心中都有这个想法。”俞秋凤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原材料,每个人都积极想办法。

  俞秋凤的工作是绕纱,就是把一些小纱团接在一起。她发现,传统的绕纱方法浪费严重,如何才能避免浪费?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俞秋凤发明了“无指绕纱操作法”,改变了过去绕纱打结时的浪费情况。最初,这种工作方法在俞秋凤所在的工厂推广,后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正因为发明了这种操作法,1954年,俞秋凤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与此同时,俞秋凤也意识到自己文化上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每天下班以后就到夜校学习,补充知识。吃饭、工作和学习成为她每天的主要内容,因为学习积极刻苦,俞秋凤还被评为上海市学习模范。

  1956年,俞秋凤和爱人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主动要求到石家庄国棉四厂投身建设。 1968年,当时的沙市成立沙市棉纺织厂,俞秋凤和爱人又离开奋斗了12年的国棉四厂,来到沙市投身沙棉的建设。

  精神传承

  在子女的眼里,工作就是俞秋凤的重中之重。在俞秋凤的影响下,她的子女们均通过自己的努力,克己奉公,在各自的岗位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俞秋凤的大儿子和大女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知识青年下乡,在农村里辛勤劳动,后来分配工作时,没有利用父母的关系,而是根据政策分配到生产第一线,成为普通工人。

  俞秋凤的二女儿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她的教育下,班上的学生多次在奥赛中获奖,而她自己也被评为高级教师,荆州市骨干教师。11年前,她生了一场大病,当身体稍有好转时,马上投入教育工作。

  俞秋凤的小儿子也是通过学习分配到武汉工作,后来为了支持沙市的建设,主动放弃了武汉优越的环境,选择留在荆州。现在,他虽然已经走上了领导的岗位,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像他的父母一样,从不占国家的便宜。

  如今,俞秋凤的子女们也相继到了退休的年龄,而她的模范带头作用又影响了孙子辈,4个孙子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在俞秋凤看来,廉洁奉公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自己要做到,对子女也是同样要求,自己的路要自己走,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回来的果实才是最甜的。

 

  周工农

  传家宝:毛主席纪念章

  周工农经历过文革那个动荡的年代,毛主席纪念章也曾是他的必备装饰。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迷上了毛主席纪念章收藏,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为了收藏这些小小的纪念章,他走遍大江南北。20多年过去了,他始终坚持这一爱好,为的就是将一份红色记忆传承下去。

  纪念章中的红色传承

  偶然起意爱上纪念章

  周工农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之余,整理他的藏品是他最开心的事。今年55岁的他经历过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在他上初中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佩戴毛主席纪念章。文革过后,家中的纪念章都不知道收到哪去了。

  1990年,周工农有一次和朋友去古玩市场,看到有人在卖毛主席纪念章,这让他又回想起以前的那个年代,他就买了几个回家放着。后来,他发现,虽然同是毛主席纪念章,但有多种不同的种类,这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他开始专门收藏这些小小的纪念章。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是纪念章都收回来,不论品相和种类,后来通过和朋友们的交流才知道,这些纪念章不仅分种类,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套装。”周工农说,后来他开始分门别类的收藏。

  两赴郑州只为一套纪念章

  毛泽东像章,最早出自1937年东北抗日联军颁发的银质毛主席奖章。1942年延安制作出第一枚延安毛泽东像章。毛泽东像章热,则产生于“文革”期间,最早从部队开始。继而,北京各学校红卫兵纷纷仿效。大串联时,全国形成戴毛泽东像章的风气成为热潮。“文革”期间,人们用各种材质“精制”,小到几毫米、大到几百毫米乃至2米巨型像章,据有人粗估:“文革”期间全国制作毛泽东像章在80亿枚左右。

  2011年,周工农到郑州参加红色交流会,会上,他得知一位藏友有一套展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毛主席纪念章,共有21枚。周工农看了之后就被深深吸引,当时他就表示愿意购买,虽然几经沟通,最后仍然未能成交。

  回到荆州以后,周工农依然想着这套纪念章,他开始四处打听,希望能把这套纪念章集齐,一直未能如愿。

  2012年,郑州再次举行红色交流会时,周工农再一次踏上了郑州之行,这一次他只带着一个目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那套纪念章带回来。到了郑州之后,周工农第一时间联系上那位藏友,和他交流,最后那位藏友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最终,周工农以4000元的价格把那套纪念章买下。

  像对待孩子一样爱护藏品

  20多年来,周工农收藏的毛主席纪念章由于数量太多,具体的数字他自己都没仔细清点过。从最初用箱子装,到后来用纸盒装,由于有些藏品需要经常翻看,集中装在盒子里容易损伤,周工农就动起了脑筋,他专门找人订制了30个盒子,用来保存纪念章。

  周工农工作之余,把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收藏上,经常细心地清洁,整理。按他自己的话说“比对自己的孩子还用心”。

  如今的周工农不仅自己收藏,有时候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家里办展览,在观赏的同时,就把不同时期的历史讲给孩子听。他的儿子在家有时候也会问他,每个纪念章各有什么纪念意义,周工农都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周工农说:“孩子们经过这些年的耳濡目染,对毛主席纪念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希望通过他们,把这段红色历史和记忆传承下去。”

 

  关业清

  传家宝:《关氏族谱》

  关羽与荆州有着难解难分的渊源。在荆州,关羽的直系后代亲属也非常多,关业清是关羽64代嫡系孙子,历时17年,关业清完成了《关氏族谱》的制作。在他看来,关公精神不仅是关氏后人的“传家宝”,还是荆州人的“传家宝”。

  关公精神历代相传

  撰写族谱是关氏后人的责任

  作为关羽第64代嫡孙,关业清从小就深得祖辈教训,要发扬关家千百年来的优良家风,他也明白,作为关羽后人,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1986年,刚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关业清被已经高龄的父亲叫到身前。关业清回忆说:“父亲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三世不修谱,为之不孝也。”年少的关业清并没有完全理解父亲的意思,于是老父亲向他详细诉说了自己的意愿。

  父亲告诉关业清,他们家的《关氏族谱》最后一次修葺还是在1925年。1925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关氏族谱》不仅没有得以续谱,还在十年文革时期险遭毁坏。“文革时期流行破‘四旧’,《关氏族谱》在当时就是‘四旧’之一,要不是因为父亲革委会委员的身份,族谱可能早就被烧毁了。”当时,因为父亲的关系,《关氏族谱》得以幸存,想到这里,关业清至今觉得万幸不已。

  整整60年,《关氏族谱》没有进行续谱工作,导致许多关氏后人已经忘掉或是不清楚自己的排行和字辈,这对家风甚严的关家来说,可以说是一场“灾难”。父亲对自己的殷切期盼以及作为关氏后人的责任感,使得关业清立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关氏族谱》的续谱工作。

  于是,从1986年开始,关业清跑遍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寻觅关氏后人的下落,并不断搜集、整理资料,终于在2003年完成了《关氏族谱》的制作。在关业清编写的《关氏族谱》中,除了有对所有关氏子孙生平的记载,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关羽的生平以及功德的介绍,这套《关氏族谱》内容可谓十分完备。

  在编写《关氏族谱》的同时,关业清还完成了对历史误区的考辨,例如,《三国演义》中记载关平,称其为关公义子,但是关业清在查阅全国各地72套《关氏族谱》后发现,没有任何一套族谱有“关平是关公义子”的记录。反之,所有关氏族谱中都记载:关平为关公的嫡长子。后经关业清持续考证,他得出结论:关平确是关公嫡长子,且荆州一代的关氏后人,都属关平的后代。耗时17年时间,关业清完成了《关氏族谱》的制作,其背后付出的大量心血却是常人难以预知的。关业清告诉记者,关家历代都是家风甚严,起名排辈从不会乱分寸,而且,在中国,任何姓氏都存在通婚现象,但是关姓是绝对不存在通婚的。“就是这样严谨的家风,让我不得不完成老祖宗交代给我的任务,完成续谱工作义不容辞!”关业清说。

  关公精神永相传

  关业清告诉记者,关家历朝历代都一直遵循关老爷的祖训:做好人、行好事、读好书、说好话。这也是关家后人为人处事的准则。“关老爷这四句话对我们当代人也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我希望关家祖训也能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风气。”在关业清看来,关家祖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祖训无论处在哪个时期,都是一种主流社会精神,永不会过时。

  “如果说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五彩缤纷的大花园,那么,家谱就是其中一朵最鲜艳的奇葩,如果说尊宗敬祖的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史册中最光辉的一页,那么,我们纂修《关氏族谱》就是使这一页再放异彩的具体实践。”关业清认为,《关氏族谱》的出炉,正是对关家源远流长的历史的献礼和致敬,也是他自己身体力行,在寻根问祖的过程中,发扬中华民族尊宗敬祖传统美德的一次尝试。 “我通过制作《关氏族谱》,也进一步体会到了老祖先代代相传的‘忠义仁勇信’精神,我觉得,这种精神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衷心希望,关公精神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在关业清眼中,关公精神正是关家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传家宝,他也希望,这种精神能永世永代传承下去。

 

  张培元

  传家宝:张居正家风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这是张居正的后人始终秉承的家风,几百年的消磨没有使之落寞,是因为一代代儿女的薪火相传、恪守家训,张居正的高风亮节已然成为了张氏后代的家风。

  好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家风在无声地延续

  张培元为张居正第六子张静修的后人,祖籍在荆州,现居于江苏省兴化市。身为张居正十三世孙的他在30多年前发现自己是明朝宰辅张居正的后裔。30多年来,他不断寻根考据,并在张居正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在荆州市张居正宗亲联谊会成立后被聘为副会长。

  张培元说,1977年,他从父亲那得知,家中残损的《昭阳百忍(太和)堂张氏宗谱》记载,他家是张居正的后裔。当时的他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兴奋”一词好像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澎湃。他在家谱中翻找并通过多方证实,确认了这一说法。张培元表示自己很荣幸是名相之后,从那时起,张培元就对家谱古籍潜心研究、笃志好学。1988年7月,张培元首次到荆州寻根觅祖,他亲眼目睹了《汉川张氏家谱》。之后他每年都会回荆祭祖。2010年,张培元向宗亲赠送了修撰于2000年的《昭阳百忍堂张氏宗谱》。

  张培元告诉记者:“要继承祖辈优良传统,在张居正的众多警言当中,有一个观点阐述的是才学的重要性,要注重教育。所以他的后人更要以此来激励自己。”张培元从2001年开始写文章,发掘家族历史,了解各种家族的姓氏文化,如今在江苏省兴化市图书馆从事研究古籍家谱工作。同时他也是兴化市文史专家,兴化市姓氏文化联谊会秘书长。张培元说:“祖传的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这句话就可以概括为我的家风,至今备受感染。”他认为这句话是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只要忍让,家中就有和气、平安。所以他在才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中将家风无声地延续了下去。

  一句话却要终身去力行

  不仅是张培元,他的儿子张其鉴非常自豪于自己是明万历首辅张居正的第十三世嫡系后裔,似乎是祖先的优秀基因传承给了他。2006年考入北京工商大学,表现优异。张其鉴说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了他这句“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并且以此来激励他。他说“勤奋”是他终身要勉励贯彻的一项准则。

  张其鉴谈到自己未来的理想,就是和祖先张居正一样从政,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他说:“‘纯忠正气’四个字是万历皇帝赐予祖先的,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志秉纯忠,正气垂之百世;功昭捧日,休光播于万年’流传百年,同样在我心中有着深刻的含义,让我鞭策和警醒着自己,更是需要我传承的精神。”

  2012年张其鉴毅然地踏上了援疆之路,在那片高海拔高寒的边疆之地工作了两年,至今未归。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非常艰苦,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感受。体验这种清苦的生活也会丰富我的人生经历。”他说:“我不仅属于我自己、属于我的家庭,还属于这个国家,我会不断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奋斗,正如祖先张居正的名言‘苟利国家,死生以之’”。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这仅是张居正精神的一隅,却被秉承相传,世代延续。简单的一句家风背后却要终生去力行,张居正后裔在一举一行中让家风愈发灿烂。

 

  朱正杰

  传家宝:98抗洪照片

  1998年,朱正杰作为荆州军分区政治部正营职干事参加了抗洪救灾,他们最早进驻抗洪一线,却是最晚撤出的队伍。为了抗洪,他五次经过自己家,却一次也没有回去过,除了参加救灾之外,他用手中的相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九八抗洪精神永传

  奋不顾身下水解网

  1998年7月的一天,长江又一次迎来了洪峰,石首市合作垸有险情,其他官兵都在紧张抢险之中,在没有多余人手的情况下,朱正杰接到命令,带领一个营的战士前往救援。

  那时,要想到达合作垸已经没有路了,只能坐船前往。“当时坐在船上一眼望去,满眼都是水,方向都分不清,只能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摸索前行。”朱正杰说,洪水已经淹没了很多房屋,留在水面上多数都是屋顶和大树的树梢。

  正当他们努力前进时,船突然停下了。原来他们的下面是一个鱼塘,村民在洪水到来之前,为了保住鱼塘里的鱼,用1米多高的网围住鱼塘四周,后来因为水势过大,鱼网也被淹没,船桨缠到网上转不动了。他们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船所在的位置正是急流经过之处,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由于不明水情,许多官兵都不敢下水,朱正杰二话没说,脱掉衣服,投身水中。经过几次沉浮,朱正杰摸索着在水底割断绳索,把鱼网解掉,队伍才得以继续前进。

  随时准备救援灾民

  他们前往合作垸的途中,发现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独居在一个偏僻的小屋里,洪水已经流进小屋,老人的处境很危险。一位战士立即跳入齐腰深的水中将老人背到船上,并将干粮和矿泉水送到老人手中。

  因为水情紧急,许多村民来不及转移,他们只好一边自救,一边等待救援。朱正杰说,在途中他们遇到一户居民,他们把粗树干捆在一起,上下两层,两边再用绳索固定在附近的大树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浮动的家。官兵们发现后,连忙过去准备救援,没想到这位村民却说:“现在我在这里还算安全,如果你们要救的话,先把那些更危险的村民救上去,再来救我都可以。”无奈之下,朱正杰只好给他们一些食物和水,然后踏上救灾之路。

  24小时不间断推石头

  当他们抵达合作垸时,水势已经非常危急,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筑一条子堤。20多艘铁驳船24小时昼夜不停地调运石块,朱正杰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石块运达之后第一时间把石块推进水中。

  200多名官兵被分成几班,每当有船运石块到达,当班官兵立即投入工作。有时候几艘船同时到达,200多人则同时上阵。

  由于药物供应不足,为了让官兵们免患疾病,只能用大蒜头来杀菌,并且作为硬性规定分配到每个士兵,每人每餐3只大蒜头,必须吃掉。只要走进他们的临时住地,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大蒜味,但那时候已经顾不上了,为了保证身体,免受蚊虫叮咬,不想吃也要吃。

  就这样,朱正杰带领着这个200多人的队伍,在那片孤岛上坚守了22天。

  “九八抗洪精神”指的是,以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为灵魂;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至上的大局意识为核心;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为纽带;以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旗帜;以自强不息、贵公重义、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坚韧不拔、自尊自励等传统美德为血脉为营养。朱正杰说:“98抗洪,展现的是军民一心,迎难而上的精神,全体军民体现出来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直保持,代代相传。”

 

  马俊镠

  传家宝:奥运火炬

  2008年,马俊镠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奥运圣火在荆州的传递,她传递的那个火炬成为自己个人收藏品,她说:“现在,我们家最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就是这个火炬了。”在她看来,奥运火炬对于她是一份荣誉,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

  奥运精神代代相传

  没想过奥运火炬还能收藏

  凭着信念和业绩,马俊镠从一名普通干警干起,历任荆州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科长、公诉科长、政治处主任、副检察长,现任荆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每次见到马俊镠,她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这种自信和乐观,让她从书记员成长为主诉检察官,使她战胜癌症创造业绩,走上基层检察院的领导岗位,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代表。

  2008年,她成为荆州208名奥运火炬手之一,参与了那场全世界瞩目的盛事。 “其实在奥运火炬传递之前,我和许多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以为只有一个火炬,每人拿着跑一段,没想到在传递前的晚上,组委会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火炬,火炬传递结束之后才知道,这个火炬是由个人永久收藏的,当时心里非常开心,这是我一生中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宝贝了,我一定会好好保管。”马俊镠说,能参加奥运火炬传递对自己就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而火炬则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

  女儿远在异国他乡也心系火炬

  奥运火炬传递时,马俊镠的女儿和同学们早早地等在她必经之路旁,等着她的到来。当她作为第5棒接过火炬时,女儿和同学们高声欢呼,好像是她们自己在传递一样。

  火炬拿回家以后,马俊镠的家人激动万分,家里亲朋好友都来了,都要摸一下奥运火炬,说是要沾一下喜气,纷纷拿着火炬拍照留念。马俊镠的女儿和同学更是拿着火炬冲出家门,再次来到荆州城东门,在火炬传递的起始点合影留念。

  此后,马俊镠把火炬连同现场服装精心收好,存放在家里,轻易不拿出来。后来,马俊镠的女儿到澳大利亚留学,虽然离家万里,依然牵挂着家里的火炬。马俊镠说:“有一次我们家里搬家,女儿从国外发来信息,‘妈妈,搬家的时候千万别把火炬丢了。’我当时就对她说,放心,别的东西都可以丢,唯独火炬不能丢。”

  希望女儿传承奥运精神

  在马俊镠看来,奥运火炬对于她是一份荣誉,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是一种精神象征,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当时,有人说奥运火炬可以拍卖,可以卖30万元,马俊镠对此毫不动心,这个念头从未在她的脑海里出现过。

  马俊镠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要努力学习,为荆州乃至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奥林匹克”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在于它体现着人人通过自我锻炼、积极参与,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人文”与“奥运”的结合,更是包含着乐观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对人类先进文明的崇尚和发扬。马俊镠说,2008年奥运火炬荆州传递非常成功,整个过程也是秩序井然,这也正反映了荆州人素质的提高。奥运火炬在荆州传递的圆满成功,是荆州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精神的体现,也说明了荆州人是可以办大事的,也是能办成大事的。这种精神应该像奥运精神一样,值得我们每一位荆州人永久保持下去。

 

  赵楚辉

  传家宝:荣誉证书

  在赵楚辉孙女眼里,爷爷是一个散发“光环”的人,不仅因为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和一枚枚奖章,还因为爷爷身上坚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精神上的财富足以让后人富足

  对赵楚辉而言,他的家中可能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作为从事了一辈子文化工作的他,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和一枚枚奖章就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如今,最让赵楚辉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孙女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翻看我这柜子里的奖章,一放学回家就爱抱着看,还让我讲得到奖章的故事。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有时候回到我这里就爱把这些证书奖章拿出来整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无形的力量,在她的心里,也想变成我这样,拥有属于她自己的荣誉。我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都是这样长大的。”

  一张张证书是对他的肯定

  在赵楚辉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柜中陈列着满满的奖章荣誉,一张张证书一枚枚奖章被有序的排列,保存完好,这一面壁柜是赵楚辉几十年经历的见证。

  当年,作为沙市文化宫副主任兼荆州市职工文化体育总会的秘书长,自1976年以来,赵楚辉一直亲身参与和组织全市职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1980年参与创办荆江之春市职工艺术节、1991年创办荆江之秋市职工体育节以来,一直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评审工作。组织策划了90多个全市性大型文体活动,使“两节”成为荆州市文体活动的重要品牌。

  赵楚辉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个人业余生活中对摄影和写作一往情深。这两项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守着的爱好,先后多次获得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摄影和征文比赛的各种奖项。工作上的突出表现,赵楚辉在1994年获得“全国工会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的关荣称号。对于这些荣誉,赵楚辉很珍惜并为之自豪,他说他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因为自己的所为能给职工们带来快乐,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和幸福的。这些荣誉的获得应该归属于他多年来用汗水灌注成的一股坚定的力量,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

  孙女爱上了摄影书画

  赵楚辉至今仍在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体育报、湖北日报等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发表理论文章和文学、科普、新闻、摄影作品。

  现已退休的赵楚辉饶有兴致地参与荆州市各种社区的活动并协助拍摄,有时也会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

  受他的影响,赵楚辉的儿子、孙女也对摄影情有独钟。特别是孙女,特别喜欢摄影和绘画写作,全然是从小在这样一个艺术文化丰富的家庭里受到熏陶使然。受到赵楚辉的影响,孙女是荆州市的美德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6年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写作大赛,并获得银奖,荣誉虽小,背后承载的却是辛勤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赵楚辉说,他的传家宝虽不如别人家的价值连城,但这种精神上的激励足以让子孙后代“富足”。

  

 

  邓嗣明

  传家宝:书籍《三楚名镇梦华录》

  2013年,古稀之年的学者邓嗣明出版了新书《三楚名镇梦华录》,记录了沙市过去历史风貌。他跑遍沙市大街小巷,只为记录还原一个他儿时的生活乐园,同时也让他的后代以及更多的后人了解沙市的历史。

  以史为镜,才能走得更远

  记录旧时楚地风流谈起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关于沙市过去城市风貌的书籍,邓嗣明表示这也和他的文学创作是息息相关的,在写这本书之前,他正在创作一本大型叙事文学《红尘子陌》,这本书是以他从小在沙市生活的经历为蓝本的,他说:“我出生于1941年,新中国1949年成立,其间还经历过一段民国时期。那时的沙市和现在截然不同,所以我就想要写这样一本书,介绍沙市的繁荣,唤起我儿时的回忆。”但邓嗣明后来在创作中才发现,许多儿时记忆中的地方都已经在城市的建设中消失了,甚至许多后人都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存在。于是他突发奇想,便决定先创作一部记载关于老沙市风土人情的书,邓嗣明说:“沙市的过去其实是很繁华的,甚至不亚于上海,中山路是个灯火通明的地方,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这些也只有我们老一辈人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这些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但是沙市的过去,也一定要为他们所知道。”中山路的繁华仅仅只是沙市过去的一个缩影,沙市的很多地方现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所以它给这本书取名为《三楚名镇梦华录》,“三楚名镇”便是人们过去对沙市的爱称,之所以成为“梦华录”是因为沙市过去的面貌和繁华早已只是邓嗣明记忆的一部分了,就像梦里的场景一样。

  三楚名镇风貌尽显

  《三楚名镇梦华录》全书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千年街巷、胜迹处处以及商旅争雄,每一章都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沙市的过去,许多至今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有的还即将被拆除,但是由于邓嗣明的抢救性记录,从而保留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和图片,他跑遍了市档案馆、建委、图书馆等地,尽可能全面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最后共收集了360多幅珍贵的老照片。

  在邓嗣明的笔下,沙市的每条小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比如李白曾在青莲巷居住过,李白号称青莲居士,所以那条小巷也以此得名,除了李白,杜甫、陆游等文豪大家都曾在沙市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沙市的历史悠久,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别之处,通过邓嗣明的《三楚名镇梦华录》,可以全方位的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三楚名镇,这就是我们的祖辈父辈生活的地方,虽然时代变迁,我们却不能忘却。邓嗣明会经常向孙子提起关于沙市过去的事情,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孙子对于这些也十分感兴趣。他说:“等孙子长大了,也可以向他的后代介绍祖辈父辈曾生活过的地方。这便是文化的一种传承,我的书就是传承这种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邓嗣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了解沙市过去的历史。邓嗣明说:“我的这本书就是传家宝,一方面让我回味过去的日子。另一方面,让我的子孙后代了解沙市的过去,更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根。”

  寄语后辈传承历史

  谈到关于沙市的古迹保存现状,邓嗣明说:“以前的大部分老路、古建筑等已经消失殆尽,只有少数几处保存得还算可以。很多古巷在我收集资料之前还在,后来就被拆除了,我也感到十分痛心,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去的沙市完全是盲区。而我写书的目的也就是让我的孙子知道,让更多的后人知道。很多老读者看了书之后,还跟我打电话,说这本书就好像是他们的童年,里面的古巷老地方,他们都曾去过。还有的老读者买很多本留给自己的后代。”每每有这样的读者,都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正如《三楚名镇梦华录》最后的提词“图文并茂第一部楚地风流,词境闳约镌刻着名镇荣华,探隐抉微显先辈风仪”,邓嗣明希望后人不应该忘记过去,追根溯源,以史为镜,才能走得更远。

 

  传家宝传递正能量

  传家宝承载好家风

  引领新风尚

  特约评论员/传薪

  家风,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在家庭的传承,是家庭道德观的浓缩规范,是全体家庭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精神准则。好的家风,意境高远,教人向上、向善,清白做人,老实做事。好家风内涵丰富,有忠孝节义、兄友弟恭、清正廉洁、勤俭持家、诚信务实、戒奢戒懒,好家风培养正直、诚信、善良、节俭、勤奋、和睦的品格,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好家风彰显道德力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也是社会风气的微缩、社会公德的坚实基础。

  古往今来,我国诸多名人都十分重视家风。岳母刺字,教儿精忠报国;毛主席送儿子上前线,壮烈殉国;周总理要家人谦虚谨慎,不打着他的旗号办私事;朱德要求子女不怕吃苦,与群众打成一片;鲁迅先生教育子女不做空头政治家;陈毅教育子女“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习仲勋教育子女坚持真理,不说假话。首富李嘉诚先生要求子女勤勉苦读,求人不如求己……好家风惠泽家人,他们的子女儿孙皆成栋梁,用行动诠释了好家风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荆州口口相传的关公文化,强调忠义仁信勇;还有我们先人筚路蓝缕、一往无前、不怕困难的创业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整个民族最可宝贵的家风和精神财富、无价之宝,须臾不可抛弃。

  有一首歌唱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与家,有些地方是相通的。国无国法国则乱,家无家规家则散。家庭是国家的小细胞,细胞决定肌体健康,家风就是细胞的免疫力。家风正、民风纯、国风清。千万个家庭家风正,国家必然国泰民安,海宴河清,国家兴旺,人民幸福。为此,我们必须弘扬好家风,把好家风当作道德新标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好家风成就好民风

  特约评论员/李昌林

  渊远流长的家训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瑰宝,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励志勉学成才报国的,有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有正身率下治家谨严的,有勤劳俭仆力戒恶习的,有审择交游近善远佞的……这博大精深的家风家训,孕育着丰富的哲学思辨和道德伦理,具有积极的人生与社会价值。孟母三迁、墨子家规、孔融让梨、颜氏家训、岳母刺字、国藩治家……中华文明史上涌现出无数优良家风家训的典范,至今依然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用家风家训激励后人,教育子女为人重德行处事讲道义。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秀父母的潜移默化胜过无数的政治说教。而今,独生子女的为我独尊,“富二代”、“官二代”的自以为是,不仅无益于家庭,而且有害于社会,更需要优良家风熏陶优秀家训警示,让他们不沉迷于享受,要懂得勤劳、奋斗与拼搏,知道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好家风就是好传统。好家风好家训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基石。优良家风孕育优秀家庭,优秀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与文明的习惯,成长为对他人、对事业、对社会与国家富有爱心与责任心的人。好家风成就好民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无言的力量。千万个优秀的家庭就是千万个文明的窗口,千万个文明的窗口汇集成全社会的文明之风。家风清则民风正,家风浓则国家兴。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我们很有必要从家风家训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家庭培育良好家风、传承传统美德,在好家风的浸润之下,营造勤劳节俭、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感恩包容、大公无私的民风!

  重拾好家风,培育好德行

  特约评论员/朱长虹

  传统家训作为社会文化的体现,在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的灌输和培养方面有相当的推广作用,对现代家庭的教育也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家庭环境是人们最早,最直接的生活环境,人的社会化一般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人的自我意识首先也是在家庭环境中萌发和形成的。可以说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就来自长辈的言传和身教。所以家长的素质,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工作态度,都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过程的本身就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第二,孝亲敬长,长幼有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现今社会,因为独生子女的问题,父母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父母只知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生活需求,只知花钱上各种培训班,而忽略对孩子做人的道理的教育,孩子不懂孝道,不懂艰苦,不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不懂长幼有序,没有直面人生的勇气,终究难成为栋梁之才。

  第三,奉行勤俭,量入为出。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普遍追求生活品质,而忽略了勤俭节约美德的教育,大中小学生存在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所以每个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品德思想教育,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做到德才兼备。

  第四,刻苦学习,志存高远。立志高远,励志勉学。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应大力提倡人生必须建立起自己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并始终坚持与梦想同行,方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每个家庭如何利用好传统的家训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既是时代的拷问,也是我们不得不做出的答卷。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