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别策划:那些年 我们追过的荆视主播

来源: 荆周刊 2014-08-01

  文/记者刘青海周娟实习生郭科理周媛媛赵楚蕾

  这个夏天,伴随“荆州新天地·荆州新主播”荆州电视台主持人选拔赛的火热进行,荆州刮起了一阵“主播风”。

  随着一个个“新主播”的诞生,也勾起了荆州人对活跃在不同年代电视屏幕上老主播们的记忆。

  从上世纪80年代本地电视节目诞生至今,荆州电视台先后诞生了一批50、60、70后主播,而后进入80后90后主播挑大梁的时代。面孔的新老更替既是时代更新的自然法则,又是青春荆视一代又一代主播奉献荧屏的壮丽传承。从当初的严肃、庄重到如今的亲切、有活力,这些主播们不仅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了自己的新闻梦、记者梦、主播梦,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与发展。本期,在“新主播”带来的震荡中,《荆周刊》与您一起拜访那些曾经或至今仍活跃在荆视屏幕的主播们,唤醒荆州人的共同记忆。

  荆视第一代主播代表:石楠、路莎

  他们是当时的大众情人荆州电视台是全国首批开播的城市电视台之一,由原沙市电视台、荆州地区电视台两大地市级电视台合并而成。上世纪80年代,荆视有了自办新闻节目,随之有了第一代电视主播:崔建华、张远远、石楠、路莎等。

  “楠主播”:大家好,我一直就在你身边

  人物档案:石玲伟,艺名石楠,1985任原沙市电视台主播,在主播台上工作18年。

  人物印象: 24岁走上主播台,42岁退居幕后,如今53岁的石玲伟依旧工作在他热爱的媒体岗位上,谈话时的连珠妙语和标准的主播腔,是18年主播生涯在他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方向对了,只管一往直前

  走上主播台之前,石玲伟有一副先天的好嗓子,他一开口就能“语惊四座”,当时,经常有人跟他打趣说道:“你的声音是不是练过啊,挺有磁性的,真好听。”那时候的石玲伟根本没想过靠先天的“好嗓子”吃饭,更不敢奢望走上电视屏幕。

  也许是说的人多了,石玲伟自己也在心中盘算起来:既然自己很喜欢这个行业,而且自己的先天条件也不错,为什么不试试,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就是凭着这股热爱,风华正茂的石玲伟学了播音专业,24岁正式走上主播台。每天早上5点提前到达工作岗位,6点40正式播出天气预报,连着进行新闻、警视、影视介绍、书刊介绍、城市专题介绍……当时几乎所有的栏目都有石玲伟的身影,他也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

  播新闻,不是那么简单

  石玲伟说,当时荆视不具备很好的技术硬件条件,所有节目全是录播。除此之外,衣着和化妆也较为单调。石玲伟风趣地说道:“那时的衣服只有几种色彩,全部是由最朴素的颜色搭配而成。”

  成为主播后,石玲伟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随着名气的增大,石玲伟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嘴”。

  作为荆视第一代主播,石玲伟在播音上也闹过不少“笑话”,据石玲伟介绍,他播音的时候把“孳(zi)生地”说成了“nie生地”;把四川“涪(fu)陵榨菜”读成了“pei陵榨菜”导致重新录制节目,耽误了不少时间。在石玲伟看来,“九八抗洪”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事。那时荆州电视台并没有现在的播出条件,他每天都要值班赶做节目,所有节目都跟抗洪有关,工作人员全部都夜以继日去完成这一件事。除了播报新闻,石玲伟还亲自跑到现场采访、拍摄,把抗洪抢险一线的最新动态播报给大家。

  退居幕后,仍不吝啬自己的“好声音”

  2003年,退居幕后的石玲伟仍然在他热爱的媒体行业奋斗着。多年来,他一直在主持和播音方面培训学生,把自己的“好声音”传授下去。

  18年的主播生涯让石玲伟至今坚守做主播时的信条:作为一名播音员应该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2008年,石玲伟录制了一则电视专题片《幸福的港湾》,随后长沙潇湘电影制片厂推出。当时录制这部记录片时,录音师还曾佩服地说道:“没见过有人一口气配音这么久的,真是太厉害了。” “新主播选拔展示了选手的精神和活力,让表演形式多样化。”谈到如今热火朝天的荆视“新主播”选拔赛,石玲伟说,一些选手表现得好,如果经过一番打磨,将来一定能在荆视的舞台大展风采。

  石玲伟寄语新主播

         要有责任心,为人要低调,做平凡人。

 

  路莎:我是选拔出来的第一代女主播

  人物档案:胡亚莎,艺名路莎,1983任原沙市电视台主播,1999年病退。

  人物印象:相对于如今通过“新主播”选拔赛走上荆视舞台的主播们来说,胡亚莎是他们的“师姐”,她是荆州电视台选拔的第一代女主播。

  说起“路莎”这个名字,在荆州大概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老一辈的人一定对路莎的声音不陌生,很多80后也是听着她的声音长大的。路莎是胡亚莎的艺名,从1983年开始,她就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胡亚莎出生于1963年,在做主播之前,她一直是沙市群众艺术馆朗诵队的一员。胡亚莎回忆到:“群艺馆里有跳舞的,有唱歌的,因为爱好,我加入了朗诵的队伍,平时大家都很认真刻苦。”日积月累,胡亚莎的播音水平得到了提高。 1983年,当时的沙市电视台以公开竞选的方式对外招主播,参赛的有七八百人。“我很感谢在群艺馆里的一位老师,因为他的提醒和指引,我有勇气去参加电视台主播的选拔。当时是他鼓励我去试试,说我有这个条件,那时我怀着一腔热血也就去了。”在胡亚莎的心里,老师就是她的指路人,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在激烈的竞争中,胡亚莎非常努力,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份她热爱的职业。

  播音十六年毫不懈怠

  “当时的沙市电视台就是一栋两层的老房子,周围都是一些杂草。刚进台里的时候只有六七个人,只我一个人播报,所以不管是新闻还是广告和专题都是我一个人承担,没有所谓的轮班。虽然工作量大,但是干得很起劲。”

  1984年,胡亚莎被送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为了节约钱,我在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才找到价格合适的房子。每天早上八点上课,我五点就起床了,因为步行去学校要两个多小时。那个时候真的很苦,但是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不觉得累,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觉得是一种幸福。”回忆起那段时光,胡亚莎很感谢领导的栽培,给了她一个机会。通过学习,胡亚莎在播音专业上获得了更大的提高。

  除了主播工作,胡亚莎还要外出采访,令她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采访美国当时的国务卿乔治·普拉特·舒尔茨一家人。那次采访大家都很紧张,胡亚莎说当时整个团队的成员都很团结,相互帮助。采访之前胡亚莎查资料提前做好功课,做好备注,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用了很长时间。才有了采访时行云流水,轻松愉快的好效果。

  在那个年代,科技不发达,设备也不够先进,演播间是一个十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面很简陋,就只有一台摄像机,也没有现在的提示器,那个时候的备稿比如今要复杂困难得多。胡亚莎说:“夏天的时候特别热,加上几盏照明的灯,每次播完稿子全身都湿透了。因为是录播,录完后要去审核,如果有问题有错误又得重新录,所以我每次都争取不要返工,一次成功,一来是播音间里面太热了,二来也是不想给其他工作人员增加负担。”

  1999年,因为身体缘故,胡亚莎申请病退。“当时觉得很遗憾,由于某些原因要终止你热爱的工作,是很无奈的。”一直到现在,胡亚莎都很关注电视节目,关心着荆视的发展变化。

  说起荆视新主播的比赛时,胡亚莎赞不绝口,“现在的年轻人综合能力很强,我们那时候过于单一,这就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人才济济。这次比赛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也希望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赞美归赞美,提醒也是有的。胡亚莎认为虽然如今的风格和过去的不一样,但是播音员的基本素养始终如一。“年轻人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比如用气对不对,状态够不够积极等等,方方面面都要细心,不要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最基础最关键的东西。我觉得播音员虽是公众人物,但是也是普通人,不要傲气。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分工不一样,大家都是在为社会服务。”

  胡亚莎寄语新主播

  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不要过于注重了形式,而忽视了最基础最关键的东西。

  荆视第二代主播代表:任前方、李徉

  好主播与好栏目一同成长

  上世纪90年代,荆视的自办节目中,出现了一批品牌栏目,如《荆州新闻》、《江汉风》等,这些栏目的主播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明星”。

   任前方:我和“新主播”又回来了

 
任前方(右)

  人物档案:任前方,1994-1997年任荆视《荆州新闻》、《江汉风》主持人,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

  人物印象: 2008年,随着荆视第一届“新主播”的选拔,阔别荆视11年的任前方回到荆州人的视野。这位昔日的荆视女主播如今已完成了华丽转身。无论是曾经的主播,还是如今的大学副教授,任前方说,“主播”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历练,让她成长。

  不当老师,她选择了电视

  1994年,任前方从原荆州师范学院毕业,虽然当时有机会到武汉一所学校任教,但是由于她一直喜欢播音主持这份工作,大学时也一直在校广播电台做播音员,最终她放弃了当老师的机会,而是去了潜江电视台做主播。

  1994年底,荆州电视台面向社会招考主持人,任前方报名参加了考试。“那时候的考试和现在大不相同,我记得初试的时候是读一篇稿件,复试的时候是录新闻。”任前方说,当时考试的形式相对简单些。

  得到荆州电视台的认可之后,任前方留了下来,作为荆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荆州新闻》和《江汉风》等栏目。 “以前播新闻没有提示器,有时候遇到紧急事件,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记住新闻稿,对人的记忆力是个考验,感觉压力挺大。”任前方说。

  专教外国人学汉语

  1997年,任前方考虑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她去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读新闻专业,毕业以后,她继续攻读研究生,专业就是自己的老本行,播音与主持,毕业之后她留校任教。之后,她在职又攻读了博士研究生,这一次她选的专业并不是她的老本行,而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现在,任前方主讲的课程是国际汉语,她的学生几乎全部是外国留学生。随着汉语在国际上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而任前方之所以选择语言学,目的就是推广汉语,另外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体验。“过段时间我就动身去美国了,可能会待上一两年,主要任务就是推广汉语。”任前方说,现在自己教的外国学生里有很多学生的汉语说得非常好,也有些学生会前往全国各地参加一些选秀的节目,看到自己的学生能用流利的汉语交流,她觉得非常欣慰。

  因新主播重回荆视舞台

  2008年,任前方收到荆州电视台的邀请,作为评委参加了第一届荆视“活力新主播”选拔赛,“当时我的孩子出生不久,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只好把孩子带在身边。选拔赛中,很多参赛选手都让我眼前一亮,他们的专业性和舞台表现力都很出色。”任前方说,以前,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特别少,主持人选拔中遇到的多数是在社会上有工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选手。然而,现在全国各地均有高等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师资队伍也逐渐成熟起来,越来越专业化。从参赛的选手身上就可以看到这些,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和一些细节,均显示出他们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任前方说,现在,电视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与以往不同,节目的形式决定了采用什么样风格的主持人,节目附载的内容也更多,也愈加丰富多彩,这就要求参赛选手要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

  任前方寄语新主播

  放松心情,展现出最好的自我!

 

   “李主播”:谁说“名嘴”不能戴眼镜?

  人物档案:李徉,荆州电视台首席主播、新闻频道副总监,主持栏目有《荆州报道》、《行风面对面》、《江汉风》等。

  人物印象:戴着眼镜,准时出在下午5:30直播的《江汉风》主播台,这是大家对李徉的印象。15年的主播生涯,李徉由当初的青涩逐步成熟起来,他那充满磁性的声音被荆州人深深印在了脑海,成为荆州的“名嘴”。

  自学普通话模仿配音

  李徉在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播音,每当在电视上看到赵忠祥和罗京的身影,他就不自觉地模仿他们,赵忠祥的《动物世界》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自己的这个爱好,李徉在初中的时候就自学普通话,等到他读高中的时候,普通话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从高中开始,李徉积极参加学校广播室的播报,一直到大学,他都是学校广播室的播音员,这也为他以后从事播音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毕业以后,李徉没能成为播音员,而是到一所学校做了英语教师,虽然如此,他依然在寻找机会。 1998年,当时的荆州电台招聘主持人,李徉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播音员。虽然在学校里从事过播音工作,但那毕竟是业余的,正是在电台的半年工作,李徉得到了专业训练,使他更系统地认识了主持人这份工作,播音主持水平得到飞跃提高。

  成为主持人让他一夜走红

  1999年,荆州电视台招聘主持人,李徉报名参加,最终脱颖而出,留在了荆州电视台。当年6月,李徉作为荆州电视台第一档民生节目《荆州报道》主持人出现电视屏幕上,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极大的反响,而李徉也一夜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后来,荆州电视台栏目改版,李徉成为《江汉风》栏目的当家主播,他的名字也响遍了荆楚大地。

  回想起当初刚开始做节目时,李徉感慨变化很大。“以前的节目都是录播,工作室的条件比现在差很多,当时都是采用热光源,就像探照灯一样照在身上,再加上空调效果又不好,每次录节目都是汗流浃背。另外,当时的技术手段也不能同现在相比,没有提示器,所有的新闻都靠稿子,很多还需要背下来。记得第一次录节目的时候,由于经常出错,也有其他突发情况,15分钟的节目,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录完。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正在录节目的时候,我的眼镜突然掉了下来,拿起来一看,眼镜架不知道什么原因断了,为了继续录节目,不得不找同事借了一副眼镜继续工作。”李徉说,记得有一次录节目时借了一件西服,由于西服是新的,拿来之后袖标都不敢拆,后来有观众看到电视后反映说,主持人的西服上为什么还有袖标,不是连西服都不会穿吧?现在直播间里有沙发,工作台,工作环境很好,李徉说,以前录节目的时候都是站着,条件很艰苦。

  选手的个性和特色很重要

  从事主持人到现在,15年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李徉渐渐淡出了主播台,主要从事新闻管理工作。但荆州电视台的三届主持人选拔依然牵动着他的心。 “荆州电视台举办的三届主持人选拔赛,参赛选手的水平都很好,经过专业院校的培养,选手们显得更专业。有些优秀选手如果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李徉说,现在电视节目的形式多样化,对主持人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主播是不可能戴眼镜的,如今电视台对主持人要求更体现在个性和特色上,一位主持人能不能为自己的节目增色,被观众喜欢并记住,这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对选手的考查项目,最主要的是要选手体现自己的内涵,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

  李徉寄语新主播

  看淡名利,因为名利是从观众那里得到的,只有观众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荆视第三代主播代表:王惠、汪云

  她们让观众眼前亮起来进入20世纪,荆视的主播台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批形象亮丽,气质好的女主播为荆视的屏幕增添了时尚的色彩。

  王惠:干主持是个华丽的挑战

  人物档案:王惠,曾在荆视《新时尚》、《同一首歌》、《女人街》等栏目担任主持人,如今是湖北卫视主持人。

  人物印象:从荆州电视台走出去的王惠如今已是湖北卫视的“当家花旦”。从略显青涩到逐步成熟,从被戏称为“花瓶”到被称作卫视“当家花旦”,王惠依靠勤奋和聪颖,成长为一位独挡一面的优秀主持人。不是在录节目,就是在去录制节目的路上,这几乎是王惠这几年生活的写照,繁华背后是寂寥,属于主持人的,不仅有热闹的舞台,还有夜半独自回家的孤独。

  “调皮鬼”成为“当家花旦”

  王惠从小就个子高,是小伙伴中的“孩子王”,调皮捣蛋的事都是她带头,而她的父母也没让她去学这琴那琴、唱歌跳舞什么的,只是任其“自由发展”。

  高考后,家人本希望王惠将来从事法律、会计之类“正儿八经”的职业,而她偏偏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空乘专业,毕业后想当一名可以“飞来飞去”的空姐。可是,大学还没毕业,暑假回荆州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惠与荆州电视台结缘,从此“触电”,一发不可收。

  2000年,荆州有线电视台公开招聘主持人,王惠的一个同学想去应聘,就叫上了她一起去参加考试,正是这一次无心的尝试成就了王惠与电视的缘分。“我当时还没有毕业,纯陪同学去的,不过真的很感谢那次莫名其妙的机会。”王惠如是说。在荆州电视台做了三四年的主持人,2004年底,王惠又被湖北电视台“挖”去了。有了如此高起点,王惠的主持事业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这些年,她主持的《超级星秀场》、《综艺大满贯》、《大家来唱歌》、《牛气冲天》等综艺类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很多重要的大型晚会都缺不了她的身影。

王惠与张宇搭档主持

  除了热闹还有孤独

  也许是靓丽的外表让王惠轻松地获得了做主持人的机会。但是在这个光鲜的职业背后,其实也要经历很多的历练和波折。刚开始做主持时,羞涩和紧张让王惠经常出错。王惠说:“最初在节目录制现场,我连脸上都在抽筋。”

  不断地面对镜头,不断地面对采访对象,王惠越来越适应主持的工作。而且她对工作有着一种执著的劲头,许多大家都认为很有难度的采访任务,她都能想尽办法完成。耀眼的舞台灯光,喧嚣的音乐,充满激情的的观众,对这一切,王惠已是轻车熟路应付自如,但王惠也常说:“华丽的场景设置,张弛有度的剧情编排,风趣搞笑的台词对白,炫丽的舞美化妆,无不凝聚着同事们的心血。”

  要把自己当一块海绵

  第一届、第二届的荆视新主播选拔,王惠都曾专门回到荆州,参与了评委工作。今年,王惠虽然由于工作,实在抽不开身回荆州,但也通过荆视的老同事,关注着新秀们的动态。而面对想进入主持行业的新人后辈,她有些什么可传授的经验?王惠坦率地说:“做主持人这一行,首先是要做个真实的人,绝不仅仅只是个专业学习的问题。”其实做哪一行都有他的辛苦,主持人也不例外。“说不累是假话,但是我觉得要看这个累你能不能承受,这种辛苦你可不可以担当。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状况,身体条件不一样,或者说心理素质不一样,第二就是你做的这些事情,你这么累值不值。”王惠说,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真的很值得。“因为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挺骄傲,每次听到别人夸奖我们的节目,比夸我最近变漂亮了还要开心。”王惠如是说。

  王惠寄语新主播

  善于从每一个搭档身上学习,把自己当一块海绵,拼命吸取别人身上的一切优点。

   汪云:荆州“最美”女主播

  人物档案:汪云,荆视《荆州新闻联播》、《国际空间站》、《馨云气象》、《文化荆州》、《新闻夜总汇》等栏目主持人。

  人物印象: 2006年,汪云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全国综艺节目主持人选拔,最终止步于第11名,随后参与了央视多档节目的录制和主持工作。当年底,载誉归来的汪云舍弃了多家省级电视台的邀约,成为荆州电视台一名主持人,以清新自然、深度睿智的风格,赢得荆州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机缘巧合,她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

  虽然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播音主持,但汪云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在大学之前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汪云说,自己能就读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还是一个机缘巧合。汪云高中毕业前,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师兄到她所在的高中招生,当时学校里有一些准备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他们中很多人都参加了考前培训班,接受一些训练,包括普通话和专业技能等。但那位师兄看了之后,觉得不是很满意,就问老师还有没有别的同学,老师就说,还有一个学生,各方面条件还不错,就是普通话说得不好,她就是汪云。师兄把汪云叫过来,经过测试之后,这位师兄对她很满意,就建议她报考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但汪云当时还有些顾虑,觉得自己的普通话不好,也没有经过训练,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师兄却告诉她,播音主持的专业训练都是从大学开始的,普通话也是可以练出来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这一席话让汪云打消顾虑,最终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深思熟虑,她回到了家乡

  2006年4月,汪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全国综艺节目主持人选拔活动,最终在总决赛中获得第11名。随后,她参与中央电视台《综艺快报》节目录制,担任外景主持,特别报道青年歌手大奖赛花絮。2006年9月参与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录制,是特邀评审团中一员。2006年9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国际挑战群英会》直播,担任带队主持。

  2006年底,21岁的汪云遇到了人生中的抉择时刻,当时的她已经接到一些省级电视台的邀约,而北京电视台的聘用合同只要汪云签字就可以立即生效,然而她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加入荆州电视台。提及原因,汪云说,自己一直向往着一种平实而简单的生活,也许留在大都市在别人看来很光鲜,实际上离自己向往的生活相去甚远。另外,选择留在基层电视台,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好处,毕竟身处基层第一线,可以接触到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自2006年11月加入荆视以来,汪云先后主持过《荆州新闻联播》、《馨云气象》、《国际空间站》、《文化荆州》、《新闻夜总汇》等栏目,还多次担任大型活动的现场主持;2008年4月,汪云被荆州市委宣传部授予“荆州宣传战线优秀青年人才”称号,2010年又被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2013年,汪云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提名奖,由于当时她有孕在身,没能去颁奖现场,只能在家里看电视转播。她至今记得朱军在颁奖典礼上说过的话,“能够拿到这个奖项的人,一定是在电视行业锤炼了10年以上……”,汪云说:“当时听到这句话觉得很汗颜,因为我入行仅7年时间,但这7年相当于别人10年,这些都得益于荆州电视台给予的打磨,才有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多年坚持,她成为真正的电视人

  自从2008年荆州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新主播选拔赛以来,连续三届大赛都有汪云的身影。2008年的选拔赛,汪云作为主持人参加,当时她穿着很高的高跟鞋,每次活动都要站立12小时左右,也就是在2008年,她落下了严重的腰伤。虽然身体上不舒服,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工作的积极性,也让她懂得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电视人。今年,“荆州新天地·荆视新主播”荆州电视台主持人选拔赛第三季正在火热进行中,汪云作为此次活动的评委和负责人,更是忙前忙后。不过说起今年的选手情况,汪云很高兴,“今年选手的水平与前两届相比,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很多选手在舞台上有很好的表现力,综合能力也很强,这是今年的一大亮点,也是让我们开心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们整个导演组也非常困扰,原因就是对选手很难取舍。”

  汪云寄语新主播

  比赛只是主持人生涯的起点,而不是终点,要在梦想的道路上稳扎稳打地走下去。

  荆视第四代主播代表:魏建明、崔建宾

  “新主播”活力来袭自2008年开始,从荆视“新主播”选拔赛中走出一批主播们,他们不仅为电视屏幕带来了新的面孔,也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建明妹子”:在荆州很滋润

  人物档案:魏建明,第一届荆视“新主播”选拔赛第一名,《垄上行》栏目主持人。

  人物印象: 2008年,新疆女孩魏建明通过活力新主播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她亲切朴实的个性让大家都爱称她“建明妹子”,并且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当年比赛的冠军。时隔六年,这个当初稚嫩的小女孩早已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女主播,深受广大乡亲父老的喜爱。

  新疆女孩荆州终圆主持梦

  魏建明和很多主持人一样,从小就拥有一个播音主持的梦想。魏建明说她小的时候表现欲就特别强,做过小主持人。后来上大学时,她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2008年,魏建明大四,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一次偶然在网上看到荆州电视台将举办活力新主播的比赛,她便决定来试一试。就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最终获得冠军。魏建明表示,比赛的时候比自己优秀的选手还有很多,但是她总是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有时为了准备一个节目或播报经常准备到深夜。正是因为踏实的准备,比赛的时候魏建明才不会觉得紧张。这也是她给现在的新主播们提出的一个建议,魏建明说:“紧张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努力了,坚持了,所以就不怕了。”她相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正是通过她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荆州圆了自己的主持梦。

  乡亲都叫她“建明妹子”

  比赛之后,魏建明进入到了《垄上行》栏目, 《垄上行》是一个面向于农民朋友的节目,由于节目性质特殊,经常需要上山下乡,到田间地头去体验农民的生活。虽然来自农村,但魏建明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刚开始还是让她有点吃不消。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下乡住农家去陪乡亲卖西瓜,夜里天还没亮就起床陪着乡亲摘西瓜,然后还要将西瓜运上货车,不知不觉就天亮了。西瓜运到集市上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魏建明就和农户一起顶着烈日卖西瓜,由于路途颠簸而且缺乏休息,差点中暑了。魏建明说:“我来自农村,就更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我们如果不走近农民,就永远无法切实体会到农民真正的生活,相比他们常年艰苦的生活,我们吃的苦又算得了什么。”正由于魏建明对于农民朋友的体谅之情,农民朋友对她也更是喜爱有加,她是个热心肠,不论到哪个乡镇村组,都能很快跟大家打成一片,家长里短,扯东聊西,这种自然熟,除了能够帮她快速完成采访任务外,还让她留下了极好的口碑,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大家亲切地叫她“建明妹子”。她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农民朋友的认可,更是在2011年的时候获得了“全国十佳对农主持人”荣誉称号。

  六年始终如一,寄语活力新人

  六年,魏建明在荆视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荆视的成长。《垄上行》由录播节目转变为直播节目,而且垄上电视台也在全省开播,这些对于魏建明来说都是切实的改变,节目组第一次有了精心布置的演播大厅,第一次给乡亲们看直播节目等。垄上频道开播之后,不单单是荆州的父老乡亲们,全省甚至周边省份的农村都有了她的粉丝。魏建明表示,现在荆视的硬件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唯一不变的是为农民朋友服务的心,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我也将一直在农民朋友身边,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魏建明说。 《垄上行》记者彭孟说:“建明就是一个很朴实、实在的人,给人以亲切感,对于工作很刻苦、认真,而且和她一起工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魏建明寄语新主播

  梦想是一条无止境的路,唯有坚持才能到达彼岸,坚持自己的梦想,总会有到达胜利彼岸的那一天!

 

  崔建宾:追逐梦想,心无旁骛

  人物档案:崔建宾,第二届荆视“新主播”选拔赛第一名,《垄上行》、《法案四组》、《垄上故事会》、《垄上气象站》等栏目主持人。

  人物印象:不是科班出生的阳光帅气大男孩崔建宾在第二届荆视“新主播”中过五关斩六将获得冠军。从主持《垄上行》到现在一天主持三个不同的节目,崔建宾在不断成长,同时也用自己最好的表现回馈给支持过他的人们。

  非科班出身选手获得冠军

  崔建宾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小时候每当放学的时候,他总拿走几支粉笔,回到家后将一面墙壁当做黑板,声情并茂地练习讲课。从小的这种锻炼,让崔建宾的口才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高中时,频繁接触电视的崔建宾,开始对主持人这一职业萌生了向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却没有选择播音主持专业,而选择了公共管理专业。上大学后,一个新的环境,让曾经低迷的崔建宾找回了自信,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主持梦,开始活跃在学校的各种舞台上,只要有节目就有他的身影。

  可是到了大三,崔建宾即将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那时候,他就在宿舍上网搜集各种关于招聘主持人的信息,结果后来真的就发现了荆州电视台正在招聘活力新主播的信息。在好友的支持下,崔建宾启程来到了荆州。海选的时候,崔建宾第一个拿到直接晋级牌,顺利晋级60强,这给了他莫大的鼓励。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他最终获得第二届新主播冠军。他说:“因为一想到别人都是学这个的,而我不是,就觉得自己太差了。但是到台上我就觉得自信心爆满,因为登上台的那一刻,觉得自己靠梦想那么近,觉得自己很闪亮,一点都不紧张,就会超常发挥。”

  主持生涯也有挫折

  比赛之后,冠军的主持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遇到过许多挫折,让崔建宾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上《垄上行》的直播了,那时候他感觉自己很紧张,完全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一紧张就说的快,前言不搭后语。第一次录直播所遇到的尴尬让他回去反思了很久。于是,他每天回到家后就自己练习,而且不断向节目组的前辈进行请教。后来再直播的时候,他也总结出了经验,就是主持的时候不要想别的,只需要想自己要说的内容就可以了,而且也不用刻意去表现什么,自然最重要。自从这之后,崔建宾说:“自己的主持慢慢走上了正轨,也体会到了主持的乐趣,每次在台上感觉时间一下就过了。”

  由于工作调动,崔建宾今年6月到了湖北垄上电视台工作,主持《法案四组》、《垄上故事会》、《垄上气象站》三个节目。但是唯一让他觉得困难的就是以前只有一档,现在有三档节目,而且三档风格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报天气,一个是娱乐脱口秀,一个是严肃的法制节目。一天要录三档节目,这三个节目的风格要及时转换,这也是对他的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崔建宾却说:“我热爱主持,其实并不会把这当做负担,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我对于主持的热情是不会熄灭的,反而会越来越强烈,我深深热爱着这个舞台。”如今,又是一年“新主播”选拔赛的开始,他也会在空闲的时候关注一下,崔建宾说:“主持这一行是尤其需要‘梦想’二字支撑,如果没有这个梦想,那就赶紧放弃,如果再次找到梦想,就一定要坚守梦想。”

  崔建宾寄语新主播

  主持这一行是尤其需要“梦想”二字支撑,既然喜欢这行,就要无怨无悔,追求要永不停止。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