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流传至荆的七夕节:看不同年代的荆州人如何过七夕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4-08-03

  昨天(8月2日),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浪漫来袭,街头也被商家装扮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晚霞的余温还未散去,街头开始人头攒动,不管是不是情侣,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七夕节由来传统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在之后也渐渐演变成了东方情人节。

  不同年代过七夕

  七夕像个万花筒,不同年代的人看它是不同的模样。

  40、50年代

  携手走过大半辈子的人,能看到的只是时光在他们脸上刻下的痕迹,看不见的是他们携手互相扶持走过一生经历的艰辛。老人没有过过情人节,说那是年轻人赶的“时尚”。

  上世纪40年代的人,他们出生在中国特殊的时期。那时候对于七夕的记忆都是葡萄架下牛郎织女的故事。农村的生活虽然困难,但是到七夕的时候还是要拿出瓜果祭奠织女娘娘,一大家子的人围坐葡萄藤下,听着那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却还是觉得听不厌。特别是有女儿的人家,更是要向织女乞巧。传说在葡萄藤下许的心愿会被织女听见。

  老人们不认为七夕是情人节,在他们的心中,那一直是家人间欢聚,留下温情记忆的节日。

  60、70年代

  唐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年轻的时候要打拼事业,和妻子结婚了觉得都是老夫老妻的也不好意思过。虽然那时候已经有西方的情人节传过来了,但60年代人骨子里的传统,让他们还是不能接受情人节,并且那时候七夕还不是情人节,一家人这天也只是普通的过。

  现在上了年纪,孩子也自己在外面工作,有了自己的生活,家里就只剩他和妻子两个人。感谢妻子这么多年的付出,七夕这天他会亲自下厨做几道菜,和妻子对饮小酌,就算过节了。“出去过就算了,还是不要和年轻人凑热闹了。以后退休了再好好出去旅游玩吧!”

  80、90年代

  街上手牵手捧着花的大多是年轻的80、90后们,他们有的已经工作,有的才进入大学,对七夕变情人节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是迅速的,不管东方西方,只要是节日都可以。他们的包罗万象,才让这些节日有了市场,近年来商家更是大肆炒热一些节日。

  鲜花、礼物、美食、电影等娱乐活动组成了年轻人的情人节。而有些情侣则另辟蹊径,在这个日子一起上街摆摊卖东西。他们认为不是一定要吃喝庆祝才算过节,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彼此间最好的礼物。

  七夕欢聚好时光

  本次七夕恰逢周六,给了很多上班族一起出来聚的机会。即使不是情侣,也还是可以借着这个日子出来联络感情。工作了大家都忙起来了,聚起来时间更是难以配合。

  饭桌上的肆意谈心,KTV里的默契合唱,觥筹交错间恍若回到了最美好的时光。公园也是聚会的好去处。

  传统七夕更浪漫

  某网站上公布七夕的热搜词不敌情人节高,而在我国西方的情人节的热度似有超过传统七夕之势。江苏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蔡,对这一现象也谈了些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传统的七夕节更有内涵。我们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情比金坚;有“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的美好希望;还有“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凄美婉转。七夕的美好都能在这些古诗词上体现出来,不同人千姿百态的情感,更能体现七夕的多元。

  七夕的含蓄和美好的传说,给这个节日更增添了几分不可意会的复杂感觉。每个中国人都是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的,即使他们的结局并不完美,一年只能见一面,他们感情体现出来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也是现在的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感情。

  不管七夕怎样过,以什么的性质过,它都是中国人最美好的一份记忆。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