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别策划:追求个性 微电影的荆州味道

来源: 荆周刊 2015-08-13

  文/本刊记者 何晓华 实习记者 赵楚蕾

  今时今日, “微”,俨然成为了一种时代气质。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颖的视听形式,以其制作巧、互动强、题材多、门槛低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欢迎。近年来,荆州本土的微电影文化日益浓厚,喜好微电影、拍摄微电影的人群队伍逐渐壮大,许多制作精良的微电影崭露头角。那么,荆州微电影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艺术性与商业化之间,荆州微电影的创作者们又将如何取舍?爱电影的荆州人又是如何追逐自己的电影梦?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探访荆州的微电影世界,力求为您呈现微电影世界里那种独特的荆州味道。

  荆州微电影,你了解吗?

  关于微电影的定义标准,当下众说纷纭。“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就是小,短、少之意,也有“精简”、“微妙”之意;“电影”就是在影院大银幕上放的长片。从字面上来看,“微电影”无疑指的就是在影院放的“短电影”、“小电影”。但事实是,微电影大都不是在影院播放的,在荆州也是如此。

  微电影的名与实“与此有相同内涵的称谓‘电影短片’从电影一诞生就有。我们今天所谓的‘微电影’和‘电影短片’既有承继关系,但内涵和所指已不很相同。因此可以说,‘微电影’说到底就是一个约定俗称的称谓,不能和名字对号入座。”荆州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肖绍东对于微电影的定义,他有着自己的看法。记者了解到,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微电影作为新兴的电影产物,定义并不一致,不过,大体的标准应该是时长少于60分钟,用数码设备摄制,主要是在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上播放,具有电影属性的视频短片。

  《喜剧之王2012》海报

  荆州人的时尚——微电影

   对于荆州来说,微电影历史是简短的,严格来说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2011年,是荆州微电影的“勃兴元年”,在荆州的微电影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就咧》、《一路上有你》等影片,引起了荆州网友的热烈反响。到了2012年,微电影社会影响达到巅峰,成为全民性时尚话题,《喜剧之王2012》等影片也备受关注和热议。

   荆州的微电影骤然风行,大赛数以百计,微电影网站不断涌现,相当多的微电影创作者因为拍微电影而名声大噪。在今年,更是成立了具有官方性质的微电影协会,民间组织和创作团体在搭建草台班子后很快成熟起来,对微电影创作和播放渠道更加熟稔。荆州的微电影因此而红火异常,成为荆州近年来最为引人瞩目的电影现象。

 

 

  7月8日荆州市微电影协会成立

  艺术微电影:行走间,初露锋芒

  荆州艺术微电影可谓本土微电影中的贵族,它以强烈的批判性、探索性、先锋性,以及不媚俗不媚众的高姿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微电影的大多数,是草根大众制作的娱乐短片,但是荆州的艺术微电影创作者有自己的个性化追求,是微电影这个“下里巴人”娱乐品大家族中罕见的“作者电影”。

  多地的奔走造出好电影

  《黑白间》是荆州微电影导演芦伟拍摄的第六部作品,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充满悬疑色彩的警匪故事。芦伟介绍,他的这部微电影,灵感来源于香港著名的警匪片《无间道》。作为本土的微电影爱好者,芦伟此前一直在荆州取景拍摄,而为了更好的学习微电影的制作,芦伟将此片的大部分场景设置在北京。

   在北京拍电影,人生地不熟,但很快,芦伟联系到了同样执着于微电影梦想的一群年轻人,在北京业界人士的帮助和热爱微电影事业的演员们的支持下,芦伟的电影在2013年11月18日顺利开机。由于没有多少资金,虽然演员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非专业演员,但芦伟说,凭着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和憧憬,大家还是坚持完成这部微电影的拍摄。为了能真实还原剧本中大毒枭的角色,芦伟还找来了一名俄罗斯演员客串,并去天津取景,而这位演员的敬业表演,也让芦伟十分钦佩。

  不仅做导演,更要做演员在微电影《黑白间》中,芦伟身兼数职,他不仅是导演、编剧、制片,还亲自出演其中一个极具张力的角色——快刀。拍摄这部戏期间,芦伟和其他演员不仅要连日赶夜场戏份,有时候还需要在零下十几度的恶劣条件下一连拍摄几个小时。但这一切对于芦伟来说,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与之前他拍摄的微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取景还是拍摄技巧,以及后期制作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微电影要有荆州味道

  2014年6月,芦伟执导的荆州本土的新媒体微电影《血盒》开机。《血盒》是一部悬疑恐怖片,一场人鬼催眠大战把欲望、贪婪、花心、正直,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芦伟说,当时在拍摄之前是看了电影《催眠大师》,就萌生出想尝试拍出有绚烂视觉效果的荆州本土电影。这部电影的角色都是荆州的一些电影爱好者,连影片中的一些道具也都是剧组自行制作,并且是在荆州很多特色景点进行取景,展现荆州旅游景点,融入了很多“荆州元素”。在他看来,荆州的微电影一定要有荆州味道。

  历时两个多月,《血盒》拍摄完成,在同年8月3日进行首映。首映礼上,放映厅内也是座无虚席。众多网友、市民抢着报名观看,力求先睹为快。对于自己的微电影作品,芦伟表示,虽然自己拍的很多微电影比较“个性化”,但都是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来传达自己的一些理念和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路上有你》海报

  芦伟,青年导演,集编、导、演于一身,早在2011年因对梦想的追求拍摄了《一路上有你》在荆州本土院线上映,2012年下半年编、导、演了《黑白间》。2013年导演、主演《屌丝男女》第三季,月点击率三千万。该作品被多家电视台及纸媒报道,2014《血盒》正式上映,在微电影行业中初露锋芒。

  商业微电影:在“媚俗”中寻找“不俗”

  广告微电影使原本浅白直露,具有诱惑性或霸王硬上弓式的“硬广告”变得含蓄委婉起来,摇身一变成为把商业诉求巧妙的隐藏起来的“软广告”。为了诱导和激发观众的消费欲望,广告微电影的创意是在“媚俗“中寻找“不俗”。对于荆州来说,本地的广告微电影正在日趋成熟。

  电影与广告的“商业联姻”

  鲁辉从事电影拍摄的时间已经近十年,2011年,在荆州微电影刚刚兴起时,在外地工作的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荆州,组建了自己的影视创作团队。同年11月,鲁辉拍摄了首部微电影《就咧》,由于情节精彩,拍摄手法新颖,当时一放到在网络上,就受到了众多网友们的热捧。一时间,鲁辉在荆州微电影行业中名声大噪,接下来的几年,鲁辉和他的影视创作团队执导了多部企业微电影的拍摄。

  一说起荆州广告微电影行业,鲁辉感触良多。“现在,荆州商业微电影和其他地方一样,大都是采用商业类型电影惯用的手法,动用高端设备,讲求视听语言的唯美与豪奢,场面的宏大与气派,服饰的考究与精美,追求极致的光影效果,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沉溺其中,而且运用爱情片、喜剧片、科幻片等的类型元素来让观众进入看大片的兴奋中。不过在我眼中,这是‘媚俗’。”鲁辉认为,荆州的广告微电影拍摄更应该去讲求创意的精妙,以及对广告内容高度粘合。

  “在叙事结构上,由于广告微电影大多数都比较短小,只有几分钟甚至1分钟,是真正的“微型电影”或曰“超短电影”,因此虽然在讲故事,但必须使叙事高度压缩,或者只是把故事的某个片段比如高潮部分放大,对于开头结尾甚至起承转合完全省略或者一闪而过,留给观众通过想象去填补。”在鲁辉的眼中,一部好的广告微电影应该类似国画的“留白”艺术,去追求“不俗”。而鲁辉也一直用行动支持这一观点,正如他公司的宗旨,“打着商业的幌子做艺术,打着艺术的幌子做商业”一样,只有在俗与不俗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广告微电影才能够更加精彩。

  个性化的“艺术品”

  鲁辉在荆州本地进行商业影视制作的同时,他的影像创作并没有停止。为庆祝荆州火车站的开通,他拍摄了《开往荆州的火车》,旨在表示一对小人物情侣,因交通变迁而产生的爱情变化,进而反映时代的变迁。

  “其实这并不是‘处女作’,”鲁辉告诉记者,2011年,在外地求学、工作十几年的他回来后发现,自己对于家乡存在陌生感,这里的人文生态及商业生态都让他极不适应。于是在居家的半年时间里,他创作出《就咧》的剧本,并将其拍成了十分具有本土特色的微电影。“没有任何商业赢利,纯靠个人情怀。”鲁辉告诉记者,“就咧”是荆州本土的一句话,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出来的是不同的情绪。娇嗔、果决、质疑、无奈、妥协等各种情绪都可以融入其中,这其实就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鲁辉说,他喜欢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而《就咧》,最终想传达给观众的,就是信心源于个人的内心。

  鲁辉表示,他将自己定义为从事影像表达的工作者,但是仅仅作为一个影像表达的工作者是不够的。2013年,他又建立了一家电影主题咖啡馆,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平台,供不同的人交流,而电影咖啡馆正承载着鲁辉这一梦想。电影艺术审美和影像表达上,鲁辉经历了两个时期。早期他喜欢镜头碎、剪辑节奏快、影像风格乖张的片子,而现在他更认同的是“平地起惊雷”的片子。真正的影像力量,一定不是创作者撩起袖子使劲干出来的感觉。很多时候,舒缓镜头里的平淡情节或者对话,方能彰显电影戏剧性的张力和导演的功力。现在的鲁辉,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以“玩电影”的平台。他认为,艺术从来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所能做出来的,特别是电影。

 

  稚真与青春的校园梦

  随着电影文化事业大发展,荆州早已涌现了一批以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原创“微电影”,通过传播普通人的生活习性或是善举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以生动的文艺方式来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城市的文明建设传播一份正能量。但是,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原创中,荆州的大学生们却自主引发了一股“新生命”——那就是校园微电影。身为荆州微电影的一部分,校园微电影又将带给人们哪些新奇的想法和观点?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兼微电影制作导演刘光达和他的朋友们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时间虽短,却历经“磨难”

  对于虽说有着专业影视制作经验,但却没有任何专业演员的普通大学生刘光达和他的朋友们来说,拍一部微电影考验的不仅仅是演员的选拔和后期制作,更多的是怎样在一部微电影的制作中去协调和应对各种情况,节约成本更是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拍《生如夏花》从开机到结束用了一个月,一般来说是用了25到30天。”刘光达一说起自己最近拍的微电影,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生如夏花》这部微电影是4月份开始筹拍,那时剧组虽然只有4个人,不过每个成员都很用心,光是剧本都用了15天,修改了3到4次才完成。“完成了剧本,才能确立微电影整个的拍摄机制,这个过程还是很辛苦的。”刘光达说,最初的选角就不容易,当剧组在学校发放角色招募的通知后,来面试的学生就有好几百人,多人现场对戏常常会让刘光达选角犯了难。

  “别看在电影中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可拍摄中却是要费很多时间的。”选角拍摄后,刘光达和剧组的每个人都要负责一段后期初剪,在电脑上合成效果,最后经过修片才能完成。他说拍摄过程中记忆最深的就是去荆州海子湖的一家旅馆里拍摄,按照计划,必须要拍一场男主看日出的戏。不过大家却发现现场并没有合适的拍摄背景,当天的拍摄计划只好“搁浅”。而且偏僻的地点,让住宿也成了问题,刘光达跑遍所有地方,直到半夜找到当地村委会会议室,这才不至于让大伙“露宿街头”。在刘光达的记忆中,那是他最难受的一晚,明明大家都那么精神地准备着,却什么也没做成。

  即使这样辛苦,这部微电影拍出来后也还是花了不少钱。学校给的资金有限,提供的东西少之又少,这更是大大局限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好作品,只怕有心人

  当全校的同学们站在操场上一同观看这部微电影时,刘光达正好踏上大四的毕业季。观影后,学弟学妹们的阵阵掌声,意味着大家长时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刘光达表示,每当一个新剧本出现时,他们所做的事就是不停地加以改动,后期的初剪也是每一个人都专门有自己的负责段落,这种“全民参与”的方式让大家在思想上碰撞出新的火花。剪辑完毕后合成到一台电脑上,经过转场、特效、调色、修片,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部完善的作品。

  刘光达告诉记者,这些复杂的工序相对于传统的微电影来说也是大不相同。大学生拍的就是一个新潮的范本。传统的微电影一般就只有30分钟左右,如果有好的制作公司包装,剧本写的一流,内容又大方得体,那就很受人们的欢迎。而学生拍的微电影本身局限就很大,他们本来准备以戏剧作为传承对象的都只能忍痛抛弃,继而转向了稍微好拍摄的校园微电影。而这些校园微电影又都是以普通院线电影院为模板,摄像机调制的规格都是完全按照标准来进行,这就大大的让校园微电影变得不是那么出彩了。就拿这部《生如夏花》来说,在内容上表达的是大学生在即将面临工作和感情的分叉口时是如何平衡的,题材上并不新颖。但创新了拍摄手法和剪辑形式,拍出来的作品也会同样“走心”。

  校园微电影,要对“习作”说不作为一名荆州本地的校园微电影爱好者和导演,刘光达认为,现在荆州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大多都印上了“习作”的烙印,对专业性高端微电影的临摹与效仿,对大电影形式与内容的继承与突破,对新领域新手法的探索与尝试,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叙事方式等都呈现出学步时的特点——稚真与青春并存,这既是本土校园微电影创作的优点,也是创作时亟需解决的瓶颈。

  此外,创作设备不足、优秀师资缺乏、盲目实践等都是今后荆州校园类微电影创作中需要规避和解决的问题。荆州的校园微电影就目前而言占市场比重较大,如果要使他们更好的传承,还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刘光达相信,这种种困难都在最后变得迎刃而解,只要自己有了更好的创新方法,更完善系统的设备和团队,就能够不断进步,为荆州的校园微电影添上精彩一笔。

  微电影的“质”与“量”

  好微影不能“粗糙”

  在荆州,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目前,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这也使得荆州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更易于新锐导演和演员电影理念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特定城市空间内的微电影彰显城市的追求,展示城市地理景观以及塑造城市群体形象,本土微电影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城市媒介地。”在荆州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肖绍东看来,尽管荆州近年来也不乏一些本土气息的微电影,但其大部分从脚本、剪辑、内容等方面还显得相对粗糙。荆州当下的众多微电影,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制作到播出,给微电影创造者提供了相当低的创作门槛,并且制作周期短,创作环境相对自由,因此内容质量难免良莠不齐。无论是剧本还是导演以及后期制作,不同的水平打造出不同的作品,而低水平作品必然会为荆州微电影市场带来负面效应。“荆州微电影如何在‘质’与‘量’的问题上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如何为更多的新锐导演新锐电影人提供一片沃土,如何在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立足点,都成为‘微电影’在内容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肖绍东对于荆州微电影事业发展的担忧。

  荆州太晖观

  而对于荆州众多爱好微电影的创作者们,肖绍东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无论是院线电影还是微电影,内容始终是衡量成败的核心指标。所以,在浮华之中,荆州微电影思考更多的不应该是多么华丽的外表,而是通过真正能加分的内容让影片出彩。”

  发展的根本是“草根”热情

   如何才能让荆州微电影越走越远?作为拥有多年微电影执导经验的鲁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我觉得荆州微电影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不过微电影应该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以期达到良好的制作水准,只有新鲜独特的创意,高质量的品牌效应,丰富的故事类型,微电影方能走得更远。只有在这些方面认真要求,积极创新,各方因素合力而为,以专业团队为主体,以草根阶层热情为根本,荆州的微电影才会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

  最近一段时间,酷热难耐,在荆州古城景区,总能看到一拨拨年轻人前来取景拍摄微电影。拍摄者们说,在这里拍摄微电影,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文化厚度,特别是一些微电影需要岁月的痕迹,这里无疑是最好的取景点。随后记者采访了解到,荆州大多数的微电影爱好者们都喜欢到荆州各个特色景点取景,展现荆州元素,拍出荆州味道。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