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水利“丰碑”荆江纪念碑亭

来源: 荆州发布 2015-11-25

  公元1952年,举世瞩目的荆江分洪工程热火朝天开建。10万水利工程兵和20万民工合力经过75个昼夜的奋斗,便完成了主体工程荆江进洪闸(北闸)、节制闸(南闸)的施工,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高速施工奇迹。

  其中的进洪闸(北闸)为54个进洪孔,总长1054.375m;设计进洪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可有效吞蓄洪水总量达54亿立方米。

  为纪念这一人类壮举,紧接着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和纪念亭。位于沙市荆江大堤上的一处单碑双亭,为广大荆州市民所熟悉,并被留存地名“荆江亭”。但事实上荆江分洪工程系列纪念建筑以同样风格,分别建于沙市荆江大堤、南闸、北闸三地,共有五碑六亭。今天让我们集中领略这批“红色”纪念物的独特风采。

  五座纪念碑造型特点一致,其中沙市一座、南闸两座、北闸两座。纪念碑展现出建国初期的“红色”文化特色。沙市碑体为四方造型,分为上下二层,顶端铁杆撑起一颗耀眼的红五角星,与它相伴的是几羽和平鸽。

  上层碑体一面为开国伟人毛泽东主席、另一面为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毛主席题词为:“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周总理题词为:“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充分彰显领袖们的为民情怀。

  另两面为时任中共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题写的诗文,和荆江分洪工程总指挥唐天际、总政委李先念合写的碑文。权威记录了该特大水利工程胜利完工的卓越成绩,是重要的史料信息。

  下层碑体以浮雕形式,生动展示了当年广大军民进行施工劳动的各种场景。

  一幅工农兵三大群体代表的形象展示浮雕,是当年的英雄模范经典造型。其中的一位肩扛锤子的女农民代表,人物原型是本土松滋籍人氏辛志英。

  聪明、细心的辛志英在荆江分洪工程南闸施工中,发明了“鹞子翻身碎石法”,并迅速推广到工地作业。为高速、优质完工,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因而也获得了诸多奖章、奖状,成为新中国早期的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的典型人物。

  她先后四次出席全国人代会,并曾作为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接待。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亭共有六座。沙市荆江大堤、南闸、北闸均为双亭。

  诸亭均为琉璃瓦盖顶,翻拱造型,六角立柱形态。亭子中有的配有碑文,将荆江分洪工程英雄、劳模人物名垂青史。有的用五角星、镰刀锤头、红旗等“红色”元素点缀亭身。

  五碑六亭虽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至今依然风光无限。人定胜天的宏伟水利工程及其衍生的系列纪念建筑,何止是一片“丰碑”,也是一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一群水文化景观,更是“红色”文物瑰宝。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