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湖北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 "龙腰"日益壮实

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6-10-27

  编者按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省市,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

  近两年,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沿线11省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为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提供交通运输支撑。中国交通新闻网今日集中报道长航局、上海、江苏、江西、湖北、重庆在航运转型升级、上下游航道畅通、航运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敬请关注。

  长航局

  一站式信息服务航运升级

  跨区域、跨部门、跨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提升航运通过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推动现代航运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主导力量。

  点一点鼠标,看一看电脑屏幕,船舶动态尽收眼底。借助于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九江振兴轮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宏宇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能找到货源、船员,同时还能查看公司载货船航行到了哪里。“以前航运交易主要靠熟人相互介绍业务,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搭建这个平台后,有助于我们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交易范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包宏宇说。

  为节约人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成本,长航局建立了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沿江港航企事业单位免费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该平台可免费为用户提供船舶、船员、三峡通航、安全、水位气象、水情、水深等公共信息,以及货源、空船期、船舶交易、人才招聘等配套服务信息。港航企业还可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船货状况,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随着越来越多的港航企业加入,长江航运物流数据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步实现了信息流、货物流、人才流的高效运转。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形势下,长江航运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机遇期。为此,长航局加强智能服务系统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长江航运”行动计划,长江干线数字航道、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的建设,打破了信息壁垒,逐步实现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物流信息的共享与对接,极大提升了长江航运公共服务能力。

  “十三五”期,长航局提出构建“云上长航”,主要包括一张网、一个数据中心、三个应用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政务服务平台和物流平台)和四个支撑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最终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信息服务高效便捷和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上海

  提高通航能力带动腹地发展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居龙头之位,通江达海,交通区位得天独厚。要形成上下游一体发展的格局,必须要增强上海对长江经济带腹地的引领辐射作用,而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相互衔接是其中重要一环。

  9月28日,随着跨圆泄泾的沪杭铁路老桥水中墩全面拆除,历时7年的杭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上海与浙江杭嘉湖地区“水上高速”形成。今后,浙江安吉、湖州等地1000吨级船舶或90标箱集装箱船可直达黄浦江,将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内河航运业发展,助力航道沿线腹地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上海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构建连接江浙、对接海港的内河航道网络,强化对长江经济带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杭申线全长123公里,是杭州至上海最便捷的内河航线。为全面对接浙江省三级航道,上海将杭申线航道由原本的四级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同步改建不达标的跨航道沪杭高速公路大蒸港桥、沪昆铁路圆泄泾大桥,嘉兴、安吉等地集装箱船舶进入上海,不再需要进行大船到小船的转运。

  据统计,每年有30万艘来自江苏、浙江等地的集装箱船舶抵达上海港外高桥港区;截至9月底,上海今年在海港方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61.3万标箱,其中75%服务于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提高干线和支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全力推进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以及平申线、长湖申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使内河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标准化发展,提升内河运能。

  江苏

  绿色发展呵护长江美

  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不仅是经济共同体,也是生态共同体。

  10月1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强调江苏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借助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被列入全国交通运输九大改革试点的契机,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全方位整合沿江港口锚地、岸线、集装箱航线资源,引导推动沿线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今年以来,江苏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开展沿江港口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有效推动岸线资源集约使用。截至目前,列入整治范围的118个非法码头已全部停止作业,其中41个已拆除。修订《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时,江苏交通运输部门还核减了港口岸线72.6公里,原规划的港口岸线调整为饮用水源岸线、城市生活和旅游景观岸线。

  江苏交通运输部门将船舶、港口污染治理纳入工作重点。大力推进长三角水域江苏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工作,严格船舶燃油使用标准,积极推进船型标准化,推动节能环保型船舶加快发展,积极推动使用岸电和清洁能源。同时制定实施港口防污染专项行动方案,全面加强沿江港口水污染防治,开展粉尘防治综合改造,加强港区危化品储罐风险防控,强化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环保监管和船舶溢油风险防范,严防重大污染和安全事件发生。

  目前,江苏沿江港口水污染防治设施已完善710个,占沿江泊位总数的61%,计划2017年全部改造到位。

 

  江西

  消除航道“断点”有机衔接干支

  解决长江经济带中游航道“梗阻”问题,强劲主动脉航道通过能力,以主带支、以支带面,有利于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5年年底,九江口岸成为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打通了粮食进口快速通关通道,改变了以往江西进口粮食只能从上海、南通等口岸进境再散装转运的局面,企业成本大幅降低。”九江海关审单科科长张建国介绍。江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打通鄱阳湖主要支流连通长江的出海通道,是粮食快速通道畅通的重要条件。

  为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2015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鄱阳湖主要支流连通长江的出海通道,形成以长江九江段一级航道、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赣江赣州至南昌和信江贵溪至都昌三级航道为主,干支有机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5月,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运合作联席会,就加强省际航道建设、港口合作发展、水运规划对接等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省正合力推进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长江武汉至安庆6米、宜昌至武汉4.5米深水航道),整治完成后,江西北大门的出海口九江港可通行万吨级海轮。

  “要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还要解决部分航道‘断点’问题。”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计划基建处副处长艾冬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江西在赣江上游规划建设6个航电枢纽,已建成石虎塘、峡江和万安3个航电枢纽,新干和龙头山航电枢纽正在加快建设,井冈山航电枢纽获批复,加快航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抓手。

  按照规划,到2020年,江西全省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95公里,赣江赣州至南昌三级航道全部打通,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启动,使赣江全线可通航千吨级以上船舶。

  湖北

  立体交通走廊连通上下游

  湖北交通枢纽地位突出,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通道,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客运“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长江的综合运输效益。

  “原以为武黄城际铁路只是拉动旅游发展,没想到操着黄石口音到武汉医院看病的人也增加了很多!”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引导服务的工作人员将武黄城际铁路形容为“健康快车”。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是武九客运专线的一部分。武九客运专线是国家规划“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中下游沿江城市的快速通道。“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服务好”的武黄城际铁路开通后,武汉、黄石两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范围逐步扩大,异地就业、置业、消费、就医的现象日益增多。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湖北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长江经济带的“龙腰”日益壮实。目前,武汉沌口、荆州公安等长江大桥建设步伐加快,石首、嘉鱼、青山等长江大桥已经开工;(武)汉宜(昌)、武黄等高速(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黔(江)张(家界)常(德)等高速铁路、干线铁路相继开工,江汉平原等铁路支线建设加快推进;“一主五支四通用”机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控制性工程、第二跑道已经启用,三期工程主体工程今年年底基本完成,神农架、十堰、武当山等机场建设稳步推进,宜昌、襄阳等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进行。

  湖北还大力完善航运综合服务功能,启动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5市的港口整合工作,组建武汉港航发展集团,努力打造运输能力、港口规模、港区物流园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发展的“港口航母”。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设立了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推动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建设。

  重庆

  有了定制保险,船东更有底气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业,需要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个性化、全面化的保险产品可以分担航运业务经营风险,有助于提升内河航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河航运安全受人为、环境、船舶等因素的影响,船舶事故屡屡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在长江上工作了几十年的长航凤凰重庆货运公司总经理粟道康说,船东要承担很多未知的风险,因此特别期待有一个政府主导的提供规范化保险服务的平台,让内河航运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4月18日,重庆船东互保协会正式成立,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会员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承保、理赔、防灾防损、海事担保、法律援助和投资理财等专业服务,以再保或分保的方式对外转移赔付风险。“现在感觉有了主心骨,我们有底气多了。”粟道康告诉记者。

  重庆船东互保协会为会员提供船舶险、货运险、保赔险等所需险种,通过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保险条款和安全管控方案,构建便捷及时的理赔机制,制定完善行业规则,进一步降低了会员的保险成本,拓展了会员的风险保障范围,提高了会员抵御风险的能力。

  “重庆船东互保协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内河无船东互保组织的空白。”重庆市航运交易所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底,重庆船东互保协会已吸纳会员企业40余家,投保船舶108艘。目前,重庆船东互保协会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代表机构,外地计划入会船舶约为400艘;与瑞士再保险公司在沿海船舶再保险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有效转移了协会自身的风险,为航运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个性化的保险产品。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