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10只成年中华鲟从荆州赴汉 坐“滑滑梯”入江(图)

来源: 武汉晚报 2017-03-03

  昨天上午,10尾成年中华鲟和1000尾中华鲟幼鱼坐了6个小时长途汽车,从荆州来到武汉长江边上,然后坐着“滑滑梯”,欢快地游进了长江母亲的怀抱。10尾成年中华鲟身上植入了定位追踪器,行踪随时能被科学家监测到。

  这是武汉首次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

  放流享受“贵宾待遇”

  3月1日,长江流域又进入了一年一度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至6月30日结束。

  昨天,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武汉市农委等,在位于武汉江滩三期的渔政码头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除了放流胭脂鱼1万尾、规格1斤至2斤的四大家鱼2000多尾,这次还来了往年没有的贵客、稀客,那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活化石中华鲟。

  为迎接贵客,趸船上架起了半米宽的放流槽。过去放流四大家鱼和胭脂鱼,就是简单地把装鱼的塑料水袋打开,直接往江里倒。

  吸着氧从荆州来汉

  10点左右,一尾黝黑皮肤、胖墩墩的中华鲟正躺在运输车里吸氧,被工作人员夹进担架里,搬到放流槽上。伴着槽中哗啦啦的流水,中华鲟一阵扑腾,滑进了长江,入江后使劲拍了拍尾巴,溅起水花,似乎在向船上的人告别,然后游向深处。

  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基地太湖试验场罗江介绍,这10尾中华鲟成鱼,最大的19岁,身长2.8米,体重300多斤,其他的6岁至10岁,一两百斤重。1000尾鱼苗都是4个月大。

  它们都是在荆州基地繁育的。从荆州到武汉,两辆各载着6吨水和氧气罐加5尾大中华鲟的专用活鱼运输车开了6个小时。

  体内植入了追踪器

  这10尾成年中华鲟来汉前做了个小手术,科学家在它们腹部开了个小洞,植入了编号不同、能显示水深的超声波定位器,电池可以用6年。

  追踪器呈圆柱形,约三分之一筷子长。通过这个内置小仪器,中华鲟不论游到哪儿,都能和人类“保持通话”。长江沿线建有多个监测站接收“鲟信号”,看看它们是不是入海了,是不是回来了。信号只能在淡水运用,中华鲟如果游进海里,便会失联。

  天敌其实是人类

  在人工基地生活了上十年,一朝被放养,中华鲟还能适应野外生存吗?市农委渔政处向军说:“鱼苗太小,生存能力可能弱一点,成鱼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它们的未来充满了艰难险阻。”

  “作为一亿五千万年前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鲟的天敌很少,适应大自然不成问题。中华鲟现在的天敌是人类。”向军说,投入大自然的中华鲟,面临的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从江到海,从海到江,几千公里长途跋涉,长江渔网多,近海捕捞强度也不小,加上饵料减少、水质污染、产卵场被破坏、误伤误杀,中华鲟生存不易。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