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近代沙市的“城市之父”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7-08-23

  1946年王信伯与夫人及孩子在中山公园前的留影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 保龄 编写)过去,我们只晓得沙市有“小汉口”之称,不晓得沙市何以那么出名。原来,一座城跟一个人有关。80多年前,他设计了五条大马路:中山大马路、三民路(今解放路)、克诚路(今新沙路)、便河路与临江路,在方圆八百里平原上设计建起了第一座公园,使沙市步入了现代城市的行列,他就是被誉为城市之父的王信伯。

  1934年6月建成的中山大马路

  王信伯是浙江鄞县人,1897年生,家境贫寒,曾在上海一家营造厂当学徒,后学习绘图,并靠读夜校修完上海交大的建筑专业课程,1921年,应聘到汉口景明洋行工程设计事务所,完成了汉口大华饭店、汉口中国银行、汉口堆栈等工程的设计,但他不甘于在洋设计师手下工作,毅然决然创办了自己的工程设计事务所。

  图为王信伯与他设计的沙市纱厂厂房模型

  王信伯在荆州承接的第一件工程“作品”就是1929年动工的沙市纱厂,沙市纱厂主厂房的屋面跨度大,为此王信伯设计出了锯齿型屋盖,使主厂房的采光、通风和屋面排水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他设计的主厂房在当时长江沿岸同类厂房中居于领先水平。

  图为1930年王信伯(右)在纱厂大门建筑工地留影

  三年后沙市纱厂落成,出席剪彩仪式的英方代表在《汉口商务》报上赞扬:“沙市纱厂的建成,在经济方面不仅对长江中下游产棉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纺织厂房的建筑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贡献”。沙市纱厂造就了沙市第一代产业工人,也成就了沙市成为名震中外的轻纺工业重镇。

  图为1935年王信伯(着西装者)在交通路(下堤到码头的必经之路)监工

  从此,王信伯与荆州结下不解之缘,他的“作品”也一发而不可收。1934年,王信伯任沙市市政整理委员会工程股副股长兼设计组组长,实际负责整个城市的规划、市政设施事宜。他对沙市城区原有的街道、民舍布局和近郊荒地进行了更详细的勘测,针对原有道路狭窄残破、闭塞不通的状况,首先对七里庙、九十铺、李公桥等地段进行延长拓宽。

  图为1934年建成的三民路(今解放路)

  几经寒暑,终于建成中山大马路、克成路、三民路、临江路、便河路等五条龙骨干道,使城区内横竖道路第一次形成连贯网络,一个全新布局的沙市就此形成。他还相继设计了沙市第一菜市场(民乐菜场)、第二菜市场(三清观原址)、沙市体育场、沙市中山公园、沙市中山纪念堂、沙市法院大楼、临江路大教堂等等。

  图为1947年几位穿着旗袍的妇女在公园镜漪亭(蜈蚣岭上)前留影

  特别是中山公园的兴建,倾注了王信伯的全部心血,中山公园由王信伯亲自设计,还请木匠将园中景点按缩小的尺寸做成模型,1933年正式动工,到1935年4月初步完成,共建成楼阁馆堂18座,桥梁12座,占地面积18公顷,总投资5万多银元。使昔日荒野之地,顿成仙境。

  1935年在公园建成的涵荫草庐(原址在现中山亭后)

  解放初期,王信伯曾受聘上海华东纺织学院,主持学院创建时期的建设,1956年退休,1969年病逝上海,终年72岁。1988年,当时的沙市市建委张俊奉人大主任之命到上海探望王信伯的遗孀及子女,并带去嘉奖证书,嘉奖王信伯在沙市城市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和卓越功勋。沙市的父老乡亲应该永远记住这位为沙市城市建设付出毕生精力的人。

  (有关资料取自张俊、邓嗣明的著作)

  王信伯绘制的沙市纱厂全景图

  王信伯(中)在中山大马路排水砖沟工地监工

  王信伯(左一)设计修建的市政亭,现为中山亭

  王信伯与他的设计事务所同仁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