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长江大保护的荆州答卷:江陵退田还湖 再现"四湖"胜景

来源: 湖北日报 2018-03-27

  图为:江陵县城区鸟瞰

  图为:龙渊湖省级湿地公园

  图为:长江湿地

  2月27日,阴雨绵绵,春寒料峭。江陵县沙岗镇党委副书记聂良荣带人来到白鹭湖退渔退田还湖核心试点区域,查看水面连通情况。堤岸、田埂早已被挖掘机、推土机“消灭”,淤泥也被清理走,只待再下几场雨,低洼处的水面就会一点点扩大成湖泊。“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所在流域称为“四湖流域”,江陵地处“四湖流域”腹部。1959年,随着四湖总干渠、五岔河、十周河开挖和疏通,人们在湖中筑堤围坝,把湖泊改成鱼塘、农田、圩垸。2016年洪涝中,四湖流域成为重灾区,水位居高不下,居民安全受到威胁。一年多来,江陵县响应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号召,推进退田还湖,努力恢复“四湖”胜景。

  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研究部署

  2016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灾后重建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提出:“尽快恢复白鹭湖、三湖等已消失的部分湖泊,提高湖区防洪调蓄能力”。

  同年11月,新任江陵县委书记刘勇到岗后,调研退田还湖工作并明确要求,白鹭湖、三湖要坚定不移实施退田还湖,要及时组织专家论证退田还湖具体区域及面积,尽快启动实质性工作。

  2017年初,江陵县委召开专题常委会,决定启动还湖。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成立县长韩旭为组长的退渔退田还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及乡镇(管理区)职责;成立退渔退田还湖项目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

  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谭振介绍,江陵县政府从水利局、交通局等部门抽调6人到指挥部办公,调剂专门场所作为指挥部办公室,靠前指挥。同时,县政府调整部门预算,为指挥部增加工作经费和专项资金,获得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增加预算资金530万元。

  退渔退田还湖需要反复论证,科学决策。经充分调研,江陵县政府组织专班,编制完成《荆州市四湖流域恢复三湖白鹭湖退渔退田还湖实施方案》。

  江陵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谋松介绍,《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2020年4月前完成三湖、白鹭湖、景堂湖的退渔退田还湖任务。其中,三湖还湖面积2.8平方公里,白鹭湖还湖面积19.69平方公里,景堂湖还湖面积0.447平方公里,合计近23平方公里。

  因地制宜推进老百姓搬迁安置

  “今年要完成搬迁安置任务,然后逐步清理湖底、建设堤防护岸、水网连通。”谭振介绍,项目可行性报告从挖除湖区内堤、拆除挡坝,新建防洪堤和护岸,新建泵站水闸等9个主要建设内容进行概算,估算投资29亿余元,其中移民征地补偿21亿余元,设计建设工期3年。

  显而易见,退田还湖的难点在于老百姓搬迁安置。为顺利推进退田还湖,指挥部参照江陵县园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和荆监一级公路建设等拆迁补偿标准,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和青苗补偿等内容制定试行标准,并报请江陵县政府批准,在先行试点还湖范围试行。“首先得掌握还湖范围基本情况,管控基础设施建设。”谭振透露,白马寺镇、三湖管理区、沙岗镇相应成立了退渔退田还湖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组织专班走村入户摸底,了解民心民意。“老百姓对退渔退田还湖十分支持。”谭振说,走访中大家发现,在还湖范围内居住的多数是老人,年轻人要么常年在外打工,要么已主动搬到集镇、县城。得知政府要还湖,将他们搬迁安置,十分高兴。聂良荣也证实说,只要有办法维持生计,老百姓们都愿意搬。

  原来,当地地理位置较偏僻,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老百姓住得分散,上学、就医都得去近10公里外的集镇,加上养鱼、种田收益都不高,大家早就想搬到其他地方过日子。现在赶上还湖搬迁安置的机会,他们十分配合上门调查摸底的工作人员。

  日复一日,专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给当地老百姓做思想工作,许多人同意搬迁,退田还湖有了实质性进展。

  创造条件在核心区域先行先试

  “退田还湖稳步推进,沿湖通道、建设通道必须提前打通。”聂良荣介绍,在白鹭湖还湖区域,从沙岗集镇黄义河村起,沿五岔河北岸到彭家台村和平桥,需要建设一条沿湖通道,全长3公里;另要修建一条1.9公里长的建设通道,预留给今后施工时大型机械通行。

  仅这两条道路的建设投资就需要770万元,还有居民搬迁费用,桥梁等配套设施建设费用,岸堤、田埂平整等工程施工费用,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没有上级项目资金和政策配套的情况下,这些钱从哪里来?

  一方面,县乡两级财政克服重重困难,加大了政府投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资本,不仅积极与北京、深圳等地的投资部门接触,还到广东顺德与意向客商商讨合作,有力推动了退田还湖项目的实施。

  现在还湖已初显成效。三湖管理区南片2平方公里,一年前就完成了水域和耕地流转,搬迁渔民、农民79户,转移人口373人,已经恢复为湿地,实现水域连通。三湖北片已完成土地流转1200亩,涉及搬迁房屋53栋、人口159人。景堂湖计划通过“PPP”模式,按照“农旅一体化”标准还湖。

  在还湖面积最大的白鹭湖,沙岗镇计划在与潜江、监利交界的核心区域先行还湖1400多亩。该区域内有渔民、农民123户,目前已搬迁渔棚38户,拆迁固定房屋5户,流转500亩土地,沿湖通道和建设通道已动工建设,区域破界和水面连通已完成,待雨水积蓄后就能恢复成湖面。“2016年洪涝时,五岔河水位涨到路肩了,再高一点就要溃堤。”沙岗镇党委委员江杰感慨说,小时候自己经常和同村的小伙伴们一起到白鹭湖戏水、挖野藕、采菱角,记忆中人们几乎感受不到洪水的威胁,但湖泊随着自己长大一点点“消失”,后来每隔几年就会发一次洪水,现在湖泊有望渐渐恢复,希望以后再无水患。

  江陵空气优良天数排名荆州市第一

  湖北日报讯江陵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禁三治”,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标达到83.6%,排名荆州市第一。

  秸秆垃圾禁烧。江陵县组建工作专班,指导、督查秸秆垃圾禁烧,各乡镇、管理区相应组建专班督查巡查。秦市乡、熊河镇、沙岗镇、资市镇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将其收储发酵还田,或鼓励老百姓将其卖到专业公司,进行生物质发电。

  淘汰燃煤锅炉。江陵县制定了淘汰方案,按时完成34家企业的锅炉全部改造任务。比如,汇锦宾馆的燃煤锅炉淘汰,城区部分烧烤、油烟摊点使用清洁能源替代。

  禁止燃放鞭炮。除了城区禁鞭,江陵县还强力推进乡镇禁鞭,积极组织禁鞭活动,如各种节日集中巡查整治,取得明显实效。熊河镇、资市镇、三湖管理区和六合垸管理区也扎实禁鞭,划定禁鞭区。

  工业污染治理。江陵县始终坚守招商引资“绿色门槛”,凡是新引进的项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项目评审,实行环保和安全一票否决。同时,江陵县加大了对工业污染的执法整治力度,2017年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十小”企业5家,拆除“十小”违法生产线3条,有效地打击和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推进扬尘治理。江陵县对各单位下发了5份相关通知、通报、任务交办清单。对城区所有在建项目加盖绿纱网,对造成建筑扬尘污染的行为进行打击。坚持早晚不间断在城区主干道洒水、雾炮降尘,对粉尘排放较重企业,实行原料封盖、排气降尘技术处理。机动车尾气治理。江陵县成立了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公司,划定黄标车禁行区域,按要求完成黄标车淘汰工作,实现机动车尾气检测率100%。

  江陵实现长江沿岸“见绿不见砂”

  湖北日报讯江陵县长江河道67.2公里,长江港口岸线49.5公里,按照省市要求,积极整治非法采砂、非法码头,率先在荆州市完成码头综合治理,全市现场会在江陵召开。“江上无非法采砂、江边无非法码头、码头无违法建设、港口无隐患趸船、沿江无乱停乱靠,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江陵县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祝亚华介绍,江陵境内共有采砂船只8艘、运砂船舶4艘,已清理登记;对外籍船舶,则进行集中驱离。“在岸边开车、利用望远镜巡查;在江中开巡逻艇,现场巡查,全天候不间断打击。”祝亚华说,1月19日晚,巡查专班在江中巡查时天降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最终大家在江面过夜,次日下午1时才回到岸边。正是这样高强度的执法,确保了整治目标的实现。

  码头综合整治,江陵县同样付出了努力。2017年5月,江陵县政府发布码头拆除通告,长江海事部门发布禁航通告。该县组织执法专班,实行断水、断电、断路、断航,24小时巡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同时,县财政拿出近千万元对搬迁企业进行补助,有力推动了码头综合治理。

  目前,江陵县7处非法码头已全部取缔,10家港口企业全部关停,进入规范提升阶段,其中1家企业已完成原址提升,9家企业完成搬迁、清场。这9家企业中,有6家进入江陵郝穴砂石集并中心,3家进入江陵马家寨砂石集并点。通过非法码头清退治理长江岸线5公里,沿江岸线初步复绿。下一步,江陵县将加强岸线复绿,加大长江生态修复建设力度,建设长江绿色走廊,实现沿江见绿不见砂。

  江陵保护水资源获省政府奖励700万

  湖北日报讯在2016年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江陵县考核等级为优秀,日前获省政府700万元资金奖励。这不仅在荆州市是唯一,在全省也不多见。

  2017年10月,荆州市水利局会同经信、环保、农业等6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对全市9个县市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显示,江陵县在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管理体制、严格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整体推进,出色完成了4大项17分项工作任务,综合考核得分92.6分,评为优秀等次。江陵县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保持荆州市排名第一。

  江陵县水污染防治行动围绕“三污同治”和水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建设了滨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造升级了污水处理厂,开展了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

  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意见,江陵县畜牧兽医局2017年5月关停畜禽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要求非禁养区所有畜禽养殖场全部还田资源化利用,做到“零排放、无污染”。目前,江陵县212家养殖场全部完成治污设施升级改造。该县鸿发农村能源有限公司,在熊河镇、普济镇、马家寨乡建立直接运营沼气工程四处共2100立方米,与16家畜禽养殖场签订了粪污无害化处理服务协议,解决农业面源污染。

  策划:荆州市委宣传部

  组稿:付承德杜聪黄建军

  供图:江陵县委宣传部、江陵县摄影家协会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