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洪湖赤卫队》为何永不褪色?来看它的前世今生

来源: 湖北日报 2018-07-05

  原标题:周恩来说:“我活了65岁,才找到了这么一首革命抒情歌曲。”——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前世今生

  图为:1958年,主创和演员听老赤卫队员讲述革命斗争故事。

  图为:1989年版《洪湖赤卫队》舞台照。

  图为:1958年,主创和演员在洪湖体验生活。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至今传唱不衰。

  今年,是红色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作传播60周年。

  这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缘何在国人心中永不褪色?

  走进洪湖市档案馆,一幅幅泛黄的档案照片和文档,告诉我们这部歌剧的前世今生。

  “四下洪湖”,创作历时数年

  歌剧《洪湖赤卫队》,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水网地区,党领导的当地赤卫队与敌人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

  洪湖档案馆馆藏《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作传播编年(1949—2014)》里记载,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作历时数年,几易其稿。

  创作者们“四下洪湖”,其创作过程,就是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过程。

  1951年,在湖北省文联文工团编导组工作的张敬安等随“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老根据地慰问团湘鄂西分团”一行,首次来到洪湖地区进行采访。

  1952年,湖北省地方歌剧团成立,后更名为湖北省实验歌剧团(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张敬安、朱本和第二次到洪湖,参加洪湖地区的土改工作。张敬安作为土改工作队员下到洪湖的最基层,在燕窝乡草头村工作期间,诉苦大会上,有一名叫王腊香的妇女,痛说自己遭受湖主渔霸欺压之苦。张敬安记下了她的苦难身世,在《洪湖赤卫队》剧创作中吸收为韩英母亲的形象以及主要人物韩英的身世,即《洪湖赤卫队》剧第四场韩英唱《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曲中“娘说过二十六年前……”那一段。

  1956年,朱本和、张敬安、潘春阶第三次到洪湖体验生活,写出了9场歌剧《洪湖赤卫军》,这是《洪湖赤卫队》剧最初的文学稿。

  1958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党支部作出写一台歌剧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决定。张敬安、欧阳谦叔、杨会召、梅少山等第四次深入洪湖,到土京口、汊河口、简家口、峰口、瞿家湾、大同湖等地走访,与老赤卫队员、农民群众座谈。12月,在洪湖沙口区公所完成文学稿《洪湖赤卫队》。

  优美的旋律,素材来自民间

  定稿后,张敬安、欧阳谦叔便进入了音乐创作程序。

  在基层,张敬安收集了江汉平原流传的大量渔鼓、小曲、敲碟子、说鼓子、唱鼓子、跳丧鼓以及天沔鼓戏等素材。《洪湖赤卫队》剧音乐旋律,主要以天、沔、潜的语调及各种音乐素材为基础进行创作,并借鉴西洋歌剧气势宏大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洪湖水浪打浪》是依据吴群的《襄阳谣》一曲(乐曲仅四句)改写;《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以天门民歌和潜江民歌为基调而创作;《保卫苏维埃,保卫家乡》是根据沔阳渔鼓的单调创作,在音乐听觉上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轰轰烈烈的气势。

  在牢房一场中的唱段一段,原革命歌谣是“芦苇是我的房,菱角是我的粮,蒿草是我的床。”

  在剧中改成了“芦苇蒿草是我房,床板蒿排是我床,菱角野菜是我粮。”

  荡气回肠的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激起了多少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对美好家园的深情眷顾。

  风靡大江南北,至今演出一千六百余场

  1959年夏秋之交,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在洪湖县委大礼堂公演《洪湖赤卫队》,礼堂走廊上、窗台上都挤满了观众。

  演出结束,老赤卫队员的家属们挤上舞台,与演员们相拥而泣。

  剧组在洪湖一共演出7场,场场爆满,最后不得不在场外接上高音喇叭,让不能进场的乡亲们也能一饱耳福。

  《洪湖赤卫队》在洪湖产生了巨大影响。县委书记李金玉批示,要求成立不到一年的洪湖文工团学习排演,让洪湖人演自己的《洪湖赤卫队》。

  在洪湖,观看演出10场、20场的大有人在。有一位特别痴迷的观众梅正开,一共看了70多场。

  1959年,《洪湖赤卫队》作为我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好评如潮。艺术大师梅兰芳、老舍、曹禺、欧阳予倩、朱琳、张瑞芳等,都给予高度评价。

  紧接着,该剧在全国各地巡演,创下连演500场的纪录,风靡大江南北。

  周恩来总理非常关注《洪湖赤卫队》,他在谈到《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时,曾说:“我活了65岁,才找到了这么一首革命抒情歌曲。”

  曾长期领导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的贺龙说:“一定要拍一个彩色故事片。”

  1961年,由湖北实验歌剧团原班人马出演的同名歌剧电影《洪湖赤卫队》在全国放映,影响进一步扩大。

  歌剧《洪湖赤卫队》自公演以来,先后在1976年、1989年、1998年进行了三次复排。至今,已演出1600余场。

  同一剧团、四代演员传承创新,铸成活的经典,走进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记者周志兵通讯员王涛廖雪琴)(图片由洪湖市档案馆提供)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