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一年可消化秸秆等废料近20万吨 减排效益明显

来源: 湖北日报 2018-09-14

  9月11日,铲车正在为电厂锅炉储备燃料。荆州理昂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稻壳和树皮等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也为周边企业提供热源,灰渣还成为制肥原料。预计一年的运行,上网电量可达1.5亿度,消化秸秆等废料近20万吨,减排效益明显。

  相关报道:

  过去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农村污染的一大问题,在以前,每到收割季节,农民普遍一把火烧掉秸秆,既污染了空气又浪费了资源。近年来,随着荆州秸秆禁烧工作的持续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为了让农民学习到更多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9月7日上午,荆州市秋季秸秆综合利用集成技术展示会,在沙市区岑河镇召开。

  活动现场通过秸秆收储、秸秆打捆、虾稻连作、再生稻种植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展示,让大家了解到秸秆的一系列用途,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位于岑河镇白渎村的秸秆综合利用集成技术展示作业现场,记者看到农机正在将田里的秸秆进行收割,这些秸秆将会去何处呢?沙市区谷丰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理事长赵绪平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约1000余亩,产生的秸秆都卖到位于岑河镇的荆州市田园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平均每亩田产生的秸秆收入在100元左右,据统计,这些秸秆可创收20余万元。过去他们对秸秆的处理方式是焚烧,不仅没有收入还对空气造成污染,现在除了创收,还对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荆州市田园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范后平表示,今年他们合作社已经和岑河镇签约的秸秆收储面积为45000亩,目前设备已经准备就绪,将按时间节点、按质量要求完成全部的收储打捆任务。随着现在秸秆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他们的秸秆主要销往公安、荆门,以及省外的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用于板材生产、饲料喂养、电厂燃料、蘑菇生产等领域,实现了秸秆多渠道、多元化利用。

  据统计,2017年,到合作社卖秸秆的个体农户达170户,其中销售额过两万的有18户,同时,他们还聘请周边贫困户来合作社工作,月工资可达8000元。今年他们合作社进行设备投入近500万元,场地投入近450万元,增加了一系列硬件设备,来保障秸秆快进快出不积压,确保农户快捷售卖。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摸底工作,9月中旬开始对农户的秸秆进行回收,他们今年的主要目标为让卖秸秆的农户从岑河镇辐射到周边地域,比如江陵三湖、资市镇等,进一步扩大规模。

  图为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付明

  “现在秸秆除了常规的五化利用之外,包括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全市上下还在大力推广再生稻模式和虾稻共作模式,来进一步合理利用秸秆。”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付明告诉记者,种植再生稻的优势在于头季稻于8月收割完毕,秸秆可全部做肥料还田,作为再生稻第二季的养料,保障了第二季的产量。而第二季水稻收割后,到来年才开始种植,不需要进行抢种,可将秸秆全部用来肥田,所以再生稻对于秸秆利用是非常充分的,两季的水稻加起来每亩有1900到2000斤产量,效益规模产出更好。

  

  另外,虾稻共作模式也可以很好的解决秸秆利用的问题,将秸秆切碎还田后,可作为小龙虾的饲料,秸秆腐烂后也可培肥地力和水体,增加水体中微生物量,利于小龙虾快速生长。虾稻共作产出非常高,平均下来一季水稻达1000斤,虾子产量达300斤,虾田每亩纯收益可达3000元,不仅收入可观,也能合理解决利用秸秆。

  据了解,荆州农田面积接近700万亩,水稻面积接近600万亩,付明告诉记者,下一步经过推广,力争我市再生稻模式和虾稻共作模式稻田达到450万亩以上。通过采取种植再生稻及利用虾稻共作模式,进一步合理利用秸秆,让秸秆变废为宝,产生出最大价值来为农民增产增收。(记者肖琦)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