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穿越50年!终圆知青回乡梦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8-10-30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李世然 山玉之子 保龄)近年,正当我市一些中学的老同学举办毕业50周年纪念联谊活动的时候。有一个学校的学生却想到了另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生大事,下乡50周年。

  

  10月27日,晴空万里。原沙市六中200多名老知青回到他们阔别50年而又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荆州区李埠镇,怀想他们与当地农民朝夕相处、情深意浓的那些日子。为了这一刻,许多同学还是特地从祖国各地甚至从海外赶回来的。

  

  这天,老知青程岩(右一)和他的同学们来到了沿江村五组,见到了他们多年未见的农民老朋友,让他们激动不已的是,这些老朋友还能认出他们来,回忆起那些往事,他们不胜感慨。同时引起他们唏嘘和怀念的是,当年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一些老农和生产队长,已相继离开人世。

  这里(上图)曾经是知青们住过的地方,当年的土坯房不见了,如今建起了新居。房主人热情地欢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在这里定居的知青“原住民”。

  

  1968年底,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沙市六中数百名知识青年下到荆州区李埠镇务农。50年过去了,风华少年都已年近古稀,如今的李埠农村也今非昔比,当地农民在知青们曾经耕种过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农场,并特意命名为知青农场,这让回乡的知青们更感亲切,这次回乡的主会场,就设在知青农场的礼堂里。

  

  位于引江济汉起始点和李埠港附近的知青农场地理位置优越,他们种植的特种水果无花果在市场上的销路好,每斤价格卖到30元以上,每亩可收益3万元之多,是其它农作物无法比拟的。农场总经理(上图右)还让知青们采摘已经成熟的无花果,品尝美味的无花果新品种。

 

  上图为知青们在曾经住过的房屋前合影。在这里,他们度过了成长期最具挑战性的时光,艰苦磨砺的过程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感恩当年农民群众对他们的关心培养,知青们在农民家门前表演节目。

  

  怀着对自己曾经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知青们来到装有喷灌设施的田间地头参观。

  上图为参观知青农场的大棚蔬菜基地。虽然知青们后来的境遇不尽相同,但那久违的知青岁月,依旧是同学们心中最深重的情结。今天,他们相互邀约重走下乡之路,

  

  为了这一天,老三届的学友们还分班排练了30多个文艺节目。他们用自己的切生体会创作出了《我们的青春》、,《刻骨铭心的记忆》、《什么是知青》等诗歌,进行了热情洋溢地朗诵。有的将当年挑堤打夯的当地民谣进行了演唱,从而将同学们又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年代。

  

  知青曾经住过的老房子已整修一新,成为知青农场的标志建筑

  

  走在李埠农村的田间和路上,同学们心潮澎湃,难掩激动之情。李埠已改变了原有的模样!笔直宽阔的公路有了直达公交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民们的新居分立两旁。现在的李埠镇家家户户已通电通水通网络。村民们科学种田、电商销售,使这里成为荆州市著名的蔬菜供应基地。知青们为李埠的今天骄傲!也为知青的回乡梦画上圆美的句号。

  (程岩、郑尚谦供稿)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