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1012头!濒临灭绝的“长江的微笑”数量正逐年上升

来源: 湖北日报 2018-10-31

原标题:还长江“生命”一个美丽的家——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的湖北探索

  图为:增殖放流,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琼瑶通讯员王玲田育新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今年以来,可爱的江豚“跃水图”时常刷爆朋友圈。最新科考显示,1012头!濒临灭绝的“长江的微笑”数量正逐年上升。

  水生生物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千湖之省的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淡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0种,省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0余种。

  连续多年,我省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增殖放流、濒危物种拯救和迁地保护等一系列举措,呵护水生生物资源,守护“生命”长江。

  一禁一放“母亲河”得以休养生息

  每年3月,洪湖市滨湖办事处58岁渔民李正红都会扎好渔船、收起渔网,因为他知道: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渔又开始了。

  长江禁渔期制度,已经延续16年。2002年,当时的国家农业部在长江中下游试行为期3个月的春季禁渔,2003年起,长江禁渔期制度全面实施。

  这项制度,源起长江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

  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过度捕捞、挖砂采石、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频繁,长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采访中,不少渔民直言:长江的鱼少了,小了,味道差了!

  选择春季禁渔,意在鱼类的繁殖季节,保护亲鱼产卵和幼体生长,以此增加水生生物群体数量。我省率先在长江、汉江实施了禁渔期制度,随后陆续扩大至多条支流,以及湖泊、大中型水库,目前基本覆盖了省内重要天然水域。

  每年禁渔期内,全省渔政、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严查非法捕捞行为,巡查水产市场和餐饮酒楼,做到“江面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江鱼”。

  守护母亲河,既做“减法”,又做“加法”。每年春季,一批批活蹦乱跳的优质鱼苗,被人为放入江中,这些源自长江的鱼类,肩负着繁育后代的使命。这样的增殖放流活动,我省每年都要举行上百次。据省水产局统计,近5年,我省先后组织开展各种放流活动550余场,放流经济鱼类近60亿尾,珍稀物种超150万尾。

  伴随“长江大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思路不断调整与完善。去年,我省印发关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的通知,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等83个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此举意义更加深远。

  图为:志愿者自发保护水生生物。

  精心呵护留住长江濒危物种

  每天清晨,51岁的丁泽良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可爱的江豚喂食新鲜小鱼。

  位于石首的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个对鲸类动物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丁泽良当了11年网箱豢养江豚的管理员,他的笔记上记录了江豚每天的情况。他告诉记者,实行24小时无间断巡护,饮食起居比对自家的孩子还用心。

  珍稀水生生物,直接映射长江生态状况。然而,许多长江水生生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资源正面临衰退。丁泽良打开电脑,一张伤痕累累、在岸边死去的江豚照片,深深刺疼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不止是江豚,“水中大熊猫”中华鲟野生种群现状堪忧,“长江第一鲜”刀鱼命运也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疾呼:再不采取有力举措,这些长江里的宝贝真的要消失了。

  精心呵护,留住长江濒危物种。省水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长江江豚和中华鲟拯救行动已经启动,实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等重大计划。

  保护区是水生生物休养生息的家园。我省相继建立13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4个;另外,我省还建立了6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每年启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组织爱心企业领办“为江豚奔跑”活动,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投放公益广告,各式各样的宣传深入人心。

  辛勤努力,换来回报。2016年,全国乃至世界首例“网箱豢养江豚”在石首繁育成功,为长江江豚的“保种”工程奠定坚实基础;2016年,宜昌成功监测到野外中华鲟产卵,获卵粒2000多颗。

  雷霆亮剑斩断罪恶的“黑手”

  今年6月的一个深夜,长江枝江百里洲段,一群身着黑衣的团伙,趁着夜色,在江中疯狂地电捕鱼。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早已潜伏在侧的执法人员,一冲而上,将他们逮个正着。

  此次行动共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4艘涉嫌非法捕捞船只,查获渔获物达799.55公斤,这是我省近年查获最大一起团伙非法捕捞案件。

  禁渔令之下,受利益驱使,不少不法分子仍顶风作案。

  全面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18”执法行动,斩断罪恶的“黑手”。武汉,拓展打击范围,渔政公安联手,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8起;孝感,成立渔政执法特勤队,有计划地开展重点区域、重特大案件的整治;荆门,结合农资打假,依法对违法销售电捕鱼工具的渔需经营门店进行立案查处,从源头进行治理整治;十堰,省际执法合作,与河南省淅川县开展水上联合执法巡查,共同护卫一江清水永续北流。

  一次次行动,一张张罚单,展现出打击非法捕捞的信心和决心。截至9月底,全省各级渔政执法机构和公安机关共查获违禁捕捞渔船688艘,取缔违规渔具12437部,查处电捕鱼器1204台(套),查处电鱼案件339起、毒炸鱼案件17起,没收非法渔获物14706.3公斤,没收违法销售渔获物2249.1公斤,没收“三无”船只365艘,行政处罚910人,移送刑事案件143起、刑事处罚212人,罚款148.99万元。

  成绩背后是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偷捕者一般都是夜间作案,行动隐秘,常常与执法人员玩“猫捉老鼠”,缉拿非法捕捞鱼者,并非易事。宜昌中华鲟保护区执法人员赵永胜告诉记者,偷捕者还常常暴力抗法,为了人赃俱获,他和同事们几次掉入冰冷的江中。

  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李明辉介绍,执法人员除了出警执法,平时要对产卵场、洄游通道等重要场所拉网式巡查,在交界水域、敏感水域、违规高发水域还要驻点坚守。

  正是这群忠诚卫士,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嚣张气焰,维护了长江渔业生态。

  图为:长江天鹅洲保护区饲养员在喂养江豚。

  润物无声捕鱼人转型当“保镖”

  “春季鱼儿们会生宝宝,这个时候捕鱼会阻碍它们繁衍生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鱼儿们茁壮成长。”在宜昌、十堰等地,许多小学把保护长江水生生物作为课间内容传授。

  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如果把保护意识转化为全社会的一种态度和习惯,绿色长江、生态长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周家喜曾是监利县朱河镇资历最老的渔民之一,祖辈靠打鱼为生。2015年,监利何王庙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核心区杜绝捕捞活动,渔民们何去何从?

  断了生计,周家喜也有过怨气,但经过多方开导,他逐渐懂得一个道理:过度捕捞,势必造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

  丢弃渔网,穿上巡护服,周家喜成为保护区8名巡护员之一,每天,他都会进行往返25公里的巡护,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像周家喜这样“转型”的人还有许多,长江保护民间力量在不断地成长。今年8月,嘉鱼县长江渔民护豚队成立,在40名护豚队员中,有34名曾是“捕鱼人”,现成为江豚的“保镖”。东湖的“民间湖长”柯志强和他的团队,10多年来开展“行走江湖”“保卫府河大调查”等江河湖泊水资源保护行动,带动上万名社会公众参与。金龙泉公司坚持10年护水节水,每年“世界水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爱水志愿者、线上百万网友为了同一个环保心愿集结在一起。

  共抓大保护,“共”是关键。巴东县水利水产局渔政站副站长黄骞有一个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现在社会监督的力量很强大,只要有人在江边非法捕捞,群众会立即打电话报警。

  据统计,近6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我省成功救护中华鲟30余尾、江豚5头、大鲵200余尾、胭脂鱼120余尾、珍稀龟类30余只。守护“母亲河”,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共筑社会坚实堡垒,为长江“生命”创造一个美好家园。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