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坚守

来源: 荆州广播电视台 2018-11-26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佘国俊)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生活,发端民间,非遗的载体是人,传承人对于维护非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非遗的强烈热爱以及全身心的投入,才是非遗能够存在并得以延续生命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也有实力支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我们这40年》,今天播出《一个非遗传承人的坚守》。

  黄有志,1971年出生于江陵县,祖父、父亲都是篾匠,自小耳濡目染,他对制作竹木器有异常的天分。高中毕业后,他就职于荆州博物馆,从事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当时,荆州博物馆的楚文化专家滕壬生馆长准备编纂一本《楚系简帛文字编》,但出土的楚简文物收藏于国内不同的博物馆,且都是国宝级文物,不易轻动,因而需要大量复制。这时,黄有志的天分被滕壬生发现,有幸加入编纂工作,从此,他与简文摹写、简策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10多年的深入学习和反复实验,黄有志在制简、制墨等方面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科学的工艺流程,并得到文物保护界专家的认可。从2001年至今,黄有志先后为荆州博物馆、荆门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复制了上千枚出土的竹简,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郭店楚简和里耶秦简。

  2016年,黄有志被湖北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简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有志说,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才使诸多类似于楚简制作技艺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与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荆州厚重深邃的文化基因,记录着荆州先民筚路蓝缕的跋涉历程,见证着荆州古城的发展历史,代代相传。

  黄有志说,文化是一棵树,不是一架机器,需要极其细心地照料和精心的呵护。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民族传统,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非遗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永远无法恢复和再生。现在,黄有志除了复制楚简外,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下一代楚简制作技艺传承人上,并开始着手创建国内第一家楚简博物馆。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