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交通环境改天换地 石首百年"长江大桥梦"即将梦圆

来源: 荆州日报 2018-11-29

  石首,上承巫山云雨,下引白云黄鹤,素有“鄂南明珠玉石首”的美誉。万里长江在这里九曲回肠,两大平原在这里交汇交融,麋鹿和江豚在这里和谐共舞,14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机勃发。

  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石首,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麋鹿之乡、中国江豚之乡、中国建筑防水之乡,蝶变为一座正在振兴崛起的滨江工业城市、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旅游城市、一座蓄势待发的现代物流城市。

  新时代、新征程。当前的石首,正秉承“生态、开放、包容”的理念,破旧立新,加快推动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谱写“换道超越、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工业经济历史性突破——全市税收过千万元企业达7家

  一组最新数据,直观标示着改革开放

  40年来石首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上半年,石首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7.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亿元。2017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石首的地区生产总值仅是个位数。

  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然而,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样发展工业?考验着石首决策层的智慧和能力。

  发展,绝非一帆风顺。石首市委、市政府深入“全身体检”之后,认为经济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短板”:“一企独大”现象突出,导致经济抗压能力差;产业结构单一,在支柱产业受挫时,地区经济发展所受影响会立竿见影且在所难免;大项目少,缺少重大项目支撑,纳税上千万元企业不多。“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如何实

  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一届石首市委、市政府提出: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

  石首掀起绿色风暴——倒逼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楚源停产整顿长达9个多月,尽管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影响,石首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环保不达标坚决不生产”。

  有破才有立。破立之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时不我待。近年来,新兴绿色经济体在石首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体育产业、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旺盛生长。

  石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第一、工业第一、园区第一、项目第一、招商第一”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创新“五位一体”项目帮办服务亲商与安商。随着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开发区三维建模顺利完成,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以园区为中心的调度体系成熟运转,让石首“一区三园”的工

  业格局尘埃落定。

  干事创业的激情点燃,石首在自强不息中书写新答卷。

  绿城体育项目投资5亿元建设一条年生产1000万平方米人造草坪及1000万平方米悬浮式拼装地板生产线;晟弘体育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塑胶跑道新材料生产线;保马体育项目投资1亿元,新建年产30万台(套)体育设施生产线……华中体育园花开石首。

  卓宝、首云、润全、天佳、万桥、嘉盾6大工厂全面开建,回归经济炒热石首防水产业,“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名副其实。康睿木业、科瑞斯材料、中民筑友等新投产企业逐步发力,中国建材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园、亿迅云网络科技等一大批大项目落户石首,为石首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石首工业结构从“独木难支”已然实现“全面突破”。 2017年,石首市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达7家,其中过2000万元的达3家,实现历史性突破。

  踏进石首市天鹅洲长江故道这块神秘的土地,麋鹿的蹄印清晰可见。路上不时有野鸡穿过,一点也不怯人。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也印证了石首良好的生态环境。

  天鹅洲湿地生态保护的核心,是湿地面积的恢复和长江水质的改善。因此,石首市通过搬迁安置、转产扶持等方式,解决天鹅洲湿地人与麋鹿争土地、人与江豚争水面的矛盾,恢复了天鹅洲21公里故道水域的原生态。

  如今,石首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已从引进时的几十头繁衍到一千多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天鹅洲长江故道是江豚的生态乐园,自1992年设立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石首江豚已发展到80多头,并且每年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

  取得成绩的同时,石首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原因,长江石首段一些地方无视长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非法采砂、布局高污染企业,长江生态系统警钟不时敲响。

  如何使长江石首段永葆生机活力?古人云,“对症下药”。开好方先要把好脉,把好脉先要找准病灶。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必须祛除“生态毒瘤”。

  石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法治保驾护航生态长江建设,不断织密制度“笼子”。从2015年起,相继启动非法砂石码头和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成立河道采砂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河道采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日巡查、周督查、月整治、全覆盖、无缝隙、不间断……

  2017年9月20日,随着最后3处砂石码头完成复绿,石首长江岸线39处砂石码头已经全部关闭并完成绿色植被覆盖,昔日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逐步恢复生机。

  石首开全国之先河,成功收回全市44个湖泊承包经营权,所有湖泊做到了“三个一律”:一律停止生产性投入;一律无条件终止发包承包、收回经营权;一律无条件实行人放天养、清水养鱼,恢复生态养殖环境。

  从铁腕重拳抓治理,到“六治并行”护生态,近年来,石首严格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书写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石首作为。

  交通环境改天换地——百年“长江大桥梦”即将梦圆

  9月7日,石首长江大桥建设工地,232米高的南北主塔静静矗立在江心,直冲云霄。前不久,大桥南北岸主塔封顶以来,大桥建设进展顺利,整体转入了斜拉索、钢箱梁吊装施工阶段。

  隔江相望,南北主塔一江之隔,形成820米超长主跨距离。石首长江大桥项目全长39.7公里,大桥全线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路标准。截至目前,石首长江大桥累计完成投资额58.6亿元,占概算批复投资额75.21亿元的78%,是湖北省投资规模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长江大桥项目之一,大桥综合施工难度位居世界同类桥梁前列。

  石首长江大桥的建设,只是石首交通环境改天换地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大桥、高速、铁路、国道、港口,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让人应接不暇。该市新建县乡公路77.8公里、村组公路9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2520公里。过去交通的盲区,正在加速向“忙区”转变。

  蒙华铁路石首段完成投资6.3亿元,工程完成85.6%;S221高陵至南口段8.67公里大修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城区至桃花山镇段按一级公路标准启动建设,S220挖口子至赵家湾公路路面基层及桥梁工程全线贯通;上津湖产业路等7条县乡公路启动建设;G234梅家咀至高基庙段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城区主干道路、渡口周边环境整治及项目建设已全部完工……“路多了、宽了、畅了,更加快捷、安全了!”谈及石首交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很多石首市民和外地来石首的游客都有相同的感受。喜看“盲区”变“忙区”,随着石首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放大,必将为石首经济发展换道超越铺就一条新的“腾飞之路”。

  民生福祉挂心间——城建升级打造市民幸福高地

  江滨,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宽阔靓丽,人车秩序井然……金秋时节的石首,生态好、环境好、城市管理好,令人印象深刻。

  漫步石首街头,不经意间,就能走入“绿肥红瘦”的街头小游园。近年来,石首在中心城区打造了近20处别致的小游园。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些游园有的是高墙围住的机关院落,有的是残破的违章建筑,甚至有的是杂草丛生的荒地……”爱好摄影的熊丰见证了这些小游园的变迁,他收藏了不少以前的老照片,新老照片一对比能看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巨大的变化,源于石首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源于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石首累计投入38亿元,新建和升级改造15条城区主干道。建宁大桥成功合龙,陈家湖公园和12处街头小游园游人如织,山底湖、蔡家潭、廖家渊公园开园在即,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档升级,城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如火如荼。

  2017年,石首累计争取项目资金31亿元,G234国道、乡镇污水处理厂等4个PPP项目陆续签约开建,智慧石首、调弦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火车站场、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文体中心等民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医院完成整体搬迁,文华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一路疾行”的石首,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生态保护与建设(湿地型)示范区建设评估全国第一、省级文明城市称号,省级森林城市已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今天的石首,山在城中、城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文化、魅力、生态”名片熠熠生辉。(记者 郭江峰 特约记者 郑云 车荣华)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