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为创新型湖北提供重要支撑 荆州科普展教能力提升

来源: 湖北日报 2018-11-30

  图为:通山县扶贫村小学生高兴地参加科普体验活动

  图为:“科普号”地铁列车吸引武汉市民眼球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在黄冈作探月工程科普主题大型报告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8年9月6日上午10时。首都北京。

  2018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宣布了第十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调查结果: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8.47%。湖北省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8.48%,位列第9位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2015年的5.47%提高了3.0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55%,领先中部地区。承担此次调查工作的中国科普研究所指出,湖北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呈现出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特征,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跟着走”到“中部领跑”,这是一个令人瞩目却又极为不易的跨越!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高度的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全省各地和有关部门的认真履责、协同推进,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奋力拼搏、苦干实干!

  科普与科技创新的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

  研究资料表明,西方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都在10%以上。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就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为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将“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作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再次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成果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科普工作的环境条件不断改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工作。2017年8月3日省科协九大隆重召开,大会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重要的科技和智力支撑。省有关领导还专程到省科协调研科协工作、听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情况汇报,出席“全国科普日”湖北主场活动,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科协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各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定期调研科协工作,听取工作汇报,组织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目标责任检查督办,从政治上、组织上为稳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和良好环境。

  科普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省科协积极推进“互联网+科普”建设,精心打造“楚天科普”信息化品牌。着力搭建多个网络平台,2017年10月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开展科学传播战略合作,由集团旗下荆楚网开设科普频道、全新改版并同步维护“湖北科普网”;开通“智豆”手机版和《湖北手机报》,为省内800多万个手机用户提供即时科普服务;打造“江城科普快车”一、二号线,开通“科普号”轻轨列车,向市民群众推送科普信息;利用武汉东湖绿道的电子大屏,每天向游人轮播科普知识视频。2016年以来,已投入近千万元推进省市县科普信息化,促进“科普中国”“楚天科普”落地应用。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在官网开设专栏或发布动态信息,常态化传播、普及科学知识。

  科普展教能力明显提升

  大力实施以科技馆为主阵地的科普基础建设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馆建设高度重视,把科技馆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规划建设。省科技新馆建设稳步推进,将于2020年开馆。市县中小科技馆建设蓬勃发展,武汉、黄石、十堰、荆州、黄冈、恩施、仙桃等科技馆运行良好,襄阳、荆门、咸宁新馆在建,宜昌、鄂州、孝感、随州将新馆建设纳入规划;44个县级科技馆;5个县市区正在重建。2018年我省10个科技馆获中央财政免费开放补贴3115万元,24个县市级科技馆获得省财政免费开放补贴600万元,完成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项目56个,资金共计144万元。科普大蓬车、流动科技馆在全省日常巡展活动持续开展,城市街道、社区、乡镇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青少年活动室等基层科普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武汉市科技新馆科普展教功能突出,每个开放日接待参观人数上万。黄石市成功举办两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积极打造全域科普示范市。襄阳市、江陵县、郧阳区等在全省首创科普主题公园,为市民群众的休闲、健身注入科学的美妙经历和体验。

  科普基地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各类社会资源投入科普事业,积极促进科普的专业化、社会化,命名了一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促进社会科普资源有效释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2017年始改革奖补方式,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项目资金,调整优化湖北特色科普项目建设,按照“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科普助力”的要求,确定全省60个特色产业项目,资金累计3000万元。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学校和科普惠民社区建设,完成中小学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项目15个,项目资金90万元;完成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项目32个,项目资金210万元。每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神农架林区“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着力加强林区科普条件建设,提高林区科普服务能力。

  科普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十三五”以来,全省各地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求,突出工作主题,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采取科普报告、挂图、宣传资料、“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推动主题科普活动进学校、社区、机关、农村。大力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主题活动,各市县通过举办“科普之夜文艺晚会”、重点人群专题科普课等,为全省城乡群众集中提供“科学知识套餐”,营造“感知、关注、享受科普”的浓厚氛围;针对禽流感、艾滋病、地震、洪涝灾害、转基因等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省科技厅、教育厅、省科协主办、省机械工程学会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大型主题科普宣讲,走进省内高校、企业、机关作科普报告36场,取得广泛社会影响。

  科普内容建设进一步增强

  坚持“内容为王”,紧贴公众需求,着力开发优秀科普栏目、优秀科普图书等。2017年以来,省科协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市场主体,与国内互联网科技类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科普大讲堂、科普100问、科学竞技场、健康咨询吧、科普游楚天科学大观园等6个科普栏目,科普内容做到每日补充更新,并与“科普中国”和国内有关同类型网站进行链接,“楚天科普”微信公众号、“智豆”移动端等同步发送,给我省公众提供更多选择,拓宽科学知识传播的渠道。2018年,省科协与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定合力打造精品科普作品计划,培养科普创作人才队伍。

  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2016年,省市县逐级签订《“十三五”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印发《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加强考核评估和表彰奖励,省政府发文表彰了50名第四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105个市县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或科技相关规划,91个市县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省市县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各地将科普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与“十二五”相比普遍有了显著增长,90%以上的市县人均科普经费投入达到或超过1元钱。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督办及监测评估,2016年、2018年两次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调查,促进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制落实,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大力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十三五”以来,全省各地和有关单位按照《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落实责任分工,组织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各市县按照《纲要》要求,组织实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党员干部与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积极推进科普书籍进党校工作,定制《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发给党校、行政学院,请专家为党校学员开设前沿科技知识专题讲座,着力增强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科学认知及决策能力。省委组织部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将科学素质建设推进到乡镇、农村等基层党组织。省教育厅、省科协鼓励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各类校外科技和科普活动。省妇联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提高留守妇女科学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卫健委、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等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乡村环保科普行动”、健康湖北等科普服务。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积极开展“荆楚工匠”“最美青工”评选活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职业技能、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能力。

  向建设创新型湖北和科技强省目标奋力前行

  2017年7月19日,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10%。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要求、综合分析研判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要求,作出的战略决策和长远规划。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新气象,新作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将会不断推进领导体系、组织动员、工作机制、方式方法的创新,为建设创新型湖北和科技强省续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北篇不懈奋斗!

全省17市州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概览 

  图为:咸宁市全国科普日“科学秀”—《冰与火的青春》

  武汉市:擦亮“百万市民学科学”品牌,掀起“科普热”,各类活动年逾500项,年超100万人次参与。整合“科普助推行动计划”,培育市级科普示范社区、基地、学校近700家。坚持“基地开放日”机制,科普资源共享有突破。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增至近90家。武汉科学家科普团百名院士专家走进近千所学校,受众50余万人次。打造“江城科普快车”载体,受众逾千万。

  黄石市:以构建“三项保障体制”为核心,以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引领,围绕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主题科普活动平台,开展科普工作;实施“互联网+”行动,建设217个科普e站,拓宽科普传播渠道;高质量举办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科普报告会等活动,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地矿科普基地。

  十堰市: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党委重视、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精心组织科普日、科技周、扶贫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开展惠民科普行动,把科普宣传与惠民行动相结合,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科技新馆纳入市政府建设计划。全市已组建80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拓展科普宣传渠道,与市电视台等联办科普电视专栏。

  宜昌市: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着力推进科普信息化,远安县“科普在线”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着力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枝江、宜都等地新建科技馆,当阳、宜都、秭归、五峰等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连续16年举办青少年科技节,每年有300多所学校、20多万中小学生参赛;在乡村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等8000余场次,惠及农民300多万人次。

  襄阳市:积极推进群团改革工作,开展科技人才之家建设、学会服务能力提升建设、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技馆新馆建设工作。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建设“科普襄阳”云信息化平台,利用“科普中国”的优质资源,将上级的资源与本地的特色资源相结合,搭建襄阳特色的科普中国应用矩阵管理系统。开展全市科技周、科普日、青少年科技节、科普大篷车巡展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鄂州市:出台《鄂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区、一类新区、街道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市直所有部门的科学素质工作纳入《鄂州市直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评分细则》。紧盯“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坚持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社会性、群众性主题科普活动。

  荆门市:市政府印发“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调整领导小组,制订考核办法,强化督办检查。落实重点活动。建设186个青少年“希望家园”,23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1个青少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训农民22.23万人;建设建设42个科普荆门e站,打造融媒体宣传体系;辖区科技馆相继纳入国家、省免费开放试点。

  孝感市: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制定了《孝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孝感市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专题会议。强化财力保障,确保《纲要》实施工作顺利推进。坚持以科普活动促科学素质提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

  荆州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签订党政双线《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和保障机制;实施“七个全覆盖”工程,打造集文化、科普教育、湿地保护为一体的科普公园;着力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创建社区科普大学分校8所,农函大分校8所;发挥科普信息化的引擎作用,打造“六位一体”科普信息化传播平台。

  黄冈市: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科学素养一体化为目标,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会议,市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打造微信科普品牌“科普黄冈”,推动科普e站建设。以科技工作者日、科普日等为载体,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成功举办第13、14、1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市20万人次学生参与,参赛作品超过1.5万件。2017年成功承办“湖北省全国科普日”启动式暨主场活动。

  咸宁市:加强社会动员机制,建品牌、建平台、建阵地、建队伍,不断完善科普公共服务。利用科普日等特色科普活动品牌,开展科普活动;建设线上线下全媒体传播平台,精准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推进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e站等科普阵地建设;加强科普志愿者、辅导员和信息员队伍培养,努力推动人人参与科普、人人传播科普良好氛围的形成和科普公共服务的不断拓展。

  随州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夯实创新土壤。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突出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支撑作用。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知识点”列入《随州市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读本》。

  恩施州: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广泛开展好主题科普活动,努力提升公共科普服务能力,突出重点,带动全面,不断推进州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新台阶;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显著提高;五大基础工程颇见成效;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仙桃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市政府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32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各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稳步提升,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潜江市:政府办印发《潜江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工作任务、重点、目标。在全市22个区镇处中建立科协组织,确保各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在一线落地生根。突出重点,积极实施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搞好科普阵地建设,实现全市各区镇处与城市社区“四个一”标准的科普活动站建设的全覆盖。

  天门市:以干部教育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领导干部科学素质行动,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开设科学教程内容;以科技培训为抓手,积极推进新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着力提升农村劳动者科技致富能力;积极推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深入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以科学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神农架林区: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意见》,将纲要工作纳入区直单位、乡镇目标考核,实行过程管理。搭建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平台,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开展科普活动。修建神农架传奇印象中心、科普活动站、科普画廊等科普设施建设。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