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赏析《还乡之旅》六人画展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9-02-10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张俊 山玉之子)他们都是同一个时代(1955年至1960年)出生的;他们都是普通家庭(教师、职员、铁匠、家庭妇女)的子弟;他们都经历了动荡的“文革”十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在沙市的老街写生、作画;“文革”结束,他们几乎都以专业前几名的成绩考进美院;他们还是街坊邻居、同校同学,今天,他们又一起回到故乡,在荆州图书馆共同举办了《还乡之旅》沙市籍六人画展。

  

  初一下午《还乡之旅》画展开幕后,来看画展的人络绎不绝。今天(正月初五)春寒料峭,仍有400多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展览大厅。一个妈妈带着孩子专门从武汉赶来看画展;一对老年夫妇,男的腿不方便在家,女的来到展厅,打开手机的视频通话,一一扫过,进行现场转播;还有个女工,节日要加班,每天下午下班赶到市图书馆时都快到闭馆时间,于是她就每天赶来看一点,一连来了三次,今天终于将全部展画细细看完。

  

  这次画展取名为《还乡之旅》,其实是一次向家乡的报告之旅、一次高水平美术作品的展示之旅、一次文化艺术交流之旅。他们中有的已在中国画坛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为办好这次画展,他们选出了最好的作品,下面将分别介绍并展示他们的部分代表作品。

  

  郑强:1955年出生于湖北沙市,1970年沙市三中毕业,后插队到洪湖沙口当知青,1972年招工到沙市装卸运输公司当工人,1978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任教于沙市美校。1985年调入湖北美术院。后任中国画创作研究室主任。2003年调入深圳画院。现为深圳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城市水墨研究院研究员。

  郑强前行-之十

  关于郑强《前行》系列绘画:也许是一种安排,也许是一种规定,一生下来,脚还不曾着地,还在母亲的臂弯里,就已经开始前行。向着一个不可琢磨,不可预测,又是一定会到来的未知前行。不管起得来还是起不来。也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天刚亮,新的路程就已经开始记数,前行。夜幕低垂,万籁无声,已经倒在疲倦的床上,但时间载着你我,继续前行。想轻松一些,无奈梦魇缠身。想利索一点。又有万千羁绊,想飞,没有翅膀。想深刻,大脑一片空白。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沮丧,焦虑和迷茫。是必须接受的赠与。朝日和夜雨,彩虹和风雷,是一路上不能挑选的随行风景。前行,狂风如刀,已经被扯裂,又把它缝补上。眼看命悬一线,又摇摇晃晃地站稳了,喘口气,继续前行。个人如比,人类亦如此。前行,前行。

  郑强天空下——遮蔽(2016年)

  郑强天空下——弥漫(2016年)

  刘布尔:1955年出生于湖北沙市,1974年沙市向阳子弟中学毕业,后插队到公安县郑河大队当知青,1976年招工到沙市客车公司政工科做宣传工作,1977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在沙市床单总厂设计室做美术设计工作。1993年后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与美术教育工作。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

  刘布尔长江刁子鱼

  《我用水彩画鱼》:水彩画于19世纪末自西方传入中国,经过了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革新期,在中国得到了普及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的特色。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古代云梦泽淤塞分割而成的众多湖泊,淡水鱼资源丰富,地处“江汉湖群”的荆州,作为中国“淡水鱼之都”,鱼类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的鱼类,是创作水彩画的好素材。

  刘布尔桂花鱼

  我从小就爱好在湖泊野钓,对各种鱼的习性、形态非常熟悉,用水彩描绘鱼的形态、色彩、动感是最佳的表现方式。"有水则灵",水彩画的精髓是用好水。在用水彩画鱼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水彩颜料和水彩纸的特性,水与色的交融流动会产生淋漓酣畅、自然酒脱的意趣,把鱼的鲜活、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布尔黄咕鱼-2

  

  刘子建:1956年生于湖北沙市。1970年毕业于沙市便河路二小,1975年毕业于沙市一中,之后在沙市工人文化宫当了四年美工,1979年考入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7年调深圳大学美术系,现为深圳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新水墨画院副院长。

  刘子建天衍-1

  我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神秘浪漫,这一点得之于楚文化的影响,并最终成为我水墨创作的精神追求和美学主张,而非追摹楚的样式。我用水墨创作不是要去表现楚文化,楚已是个过去式,而我的水墨早已杂揉进了许多新的内容:文人画在水墨境界上的哲学解释,来自西方抽象主义的影响,现代天文物理学对应下的新神秘主义与宇宙观。显然,楚文化于我只是一种记忆与想象,一面朝向浪漫主义方向的旗帜,但艺术创作面对的却一定是现代。

  刘子建天衍-2

  我的气质里有楚人的本能,我更多是凭直觉感悟的楚文化,这正是我艺术创作上的优势。于是,楚文化中奇谲丶玄幻丶怪诞、奔放所构成的自由想象和浪漫精神,就成了我艺术思想的源头,而从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中我只需择取所需就行。  

刘子建焜耀-23

  具体到作品本身的来说,水墨流变的丰富性对应的是楚文化以浪漫为表征的自由本性。黑色对应的是楚文化以巫涵盖下的原生态学术的神秘性。抽象的宇宙图式对应的是楚文化“世叙天地”的传统。而楚美学作为血脉与根基,我首先想到的是屈原的楚辞,楚国的丝绸、漆器和青铜器,这几乎是华夏文化神密与浪漫的源头及所能达到的颠峰。而雄强与灵动则得力于对水墨的理解与娴熟的应运。而作为一种现代性的表现,一脉相承的是深藏在古代经典中的创造性与意志力。

  

  石鸣:1958年生于湖北沙市,1971年毕业于沙市东方红小学,1976年作为知青下放到公安县,1977年病转回城安排在沙市东风印染厂图案设计室,1981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染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江汉大学艺术系任教,1992年调入广州市工艺美术职业高级中学,1997年调入深圳,现为深圳市福田区劳技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石鸣女人与猫-4

  构成石鸣重彩人物画风格的三个特点:一是厚重大气,二是飘逸生动,三是绚烂之极。这又得力于构成画面的三个元素:一是肌理,二是结构,三是色彩。石鸣充分发挥了高丽纸正反两面都能画的特点,让画面布满冰裂纹。正是这种斑驳的肌理,使画面看上去既厚重又充满自然的意趣。石鸣擅长从表现对象身上抽取装饰性元素,正是装饰性和抽象性保证了画面动荡飘扬的意象。

  石鸣:蝶梦蹁跹-2

  石鸣用色非常秾丽,色感来自对民间美术的理解,雅致与贵气则受益于学院的色彩训练,她是靠色彩错置法避开艳俗,从而创造了她画面抒情的风格。石鸣作品的主体是女人,她们总是被花和蝴蝶的意象所包围,这意象正是她作品的灵魂。把女人想象成花,那她的每一幅作品就都是一朵正在开放的花。

  石鸣溢彩

  陈运权:1958年生于湖北沙市,1972年毕业于崇文街小学,1977年毕业于沙市二中,197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大桥局,1985年调入湖北艺术学院,先后在中专部、师范系、中国画系从事教学至今。2001年评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陈运权日暮秋风

  艺术是灵魂的慰藉物。我的画就是我灵魂的安慰。我不仅愿她托负起我的精神、梦幻和理想,也希望通过她给观众带来精神、心灵的安慰。

  陈运权江湖行走

  宋画,我以为正具有这种品性和精神。我偏爱宋画的境界,那么一种物之哀的情愫,以及它的精工,我也偏爱现代西洋画的色彩和构图,那么一种洋洋洒洒的气派。因而,我的画就成了现在这么一种形态。

  陈运权金谷碧流

  作为画家,只要不衰竭对美的感悟与追求,艺术上自然会有成就的一天。但它的成功并不是一幅画作的获奖和肯定,而是众多作品所体现出的一种风尚,一种品格,一种意味的聚合,这才是一个艺术家和他的艺术品能够被时间珍爱的原因。

 

  罗彬:1960年出生湖北沙市,1967年就读于沙市东方红小学(沙市四小),1973年毕业于反帝小学(沙市五小),1976年毕业于沙市三中,1979年从公安官沟公社考入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83年毕业分配到沙市工艺美校任教,1987年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筑系,1994年调湖北省美术院。2004年调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教授,院长。

  罗彬钟馗出巡小鬼开道

  罗彬的戏剧人物追求简约。他的造象样式经过了长久的摸索和历练,并非舞台“造型”的直接简化,也非矫揉造作的求奇求怪,而是根据“剧情”和“我见”进行裁夺,寻绎出一种最为合适的“离形之象”,为此,须有一痕一迹的安顿与组构,正敧纤秾、动静顾盼,颇费推究。(钟孺乾—著名中国画家)

  罗彬淮河营

  罗彬的戏曲水墨,既有着艺术理解的当代背景,同时也发散着文化传统的渊源气息,它通过某种游戏性水墨语言的随机运用,却提供了一些明晰而确定的、能够激发历史想象的视觉诱惑。罗彬巧妙地跨越了近代以来有关水墨画的种种伪问题,他借取折子戏的场面情境,以传统大写意笔法直击即兴抒情的绘画本质,反而获得了现当代艺术所致力追求的个性化目标。(沈伟—艺术史博士、湖美史论系主任)

  罗彬花和尚演武

  罗彬经常直接读戏本,援文作画,省略了“表演”的中间环节,化舞台为一种象征。罗彬爱读史,也爱读学者们对历史的解读。他以戏的方式画史,并以学者的方式来读史。这个过程中,他浓缩了作为画家的多重身份——文人身份、学院身份和民间身份。罗彬的画起始于叙事,其目的不在叙事。他一面赋形,一面“作注”。这是“戏”的态度,遵循了艺术的个性和快乐原则,同时也确保了独立思考的视觉迹象化过程。道义和人情之间的是是非非难以尽说。他以情为本,赋予道义江湖以沉重的意义,用新的观念来思考那个曾经的社会世界,将之作为现实世界的镜子。(占跃海—艺术史博士、理论家)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