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岑河镇"活雷锋"李发国:在坚守和奉献中成就出彩人生

来源: 荆州日报 2019-04-17

  沙市岑河镇的人都知道,镇文化站长李发国是个“活雷锋”。

  平头短发、个不高、微胖,今年54岁的李发国普普通通,眼睛却炯炯有神,谈吐间流露着质朴与淳厚。

  这位25年来专注于乡镇文化传播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喜欢被称为岑河镇文化志愿者。再低调,也遮不住他头顶上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荣誉: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北省最美文化站站长、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火炬手、荆州市最美志愿者、荆州楷模……

  日前,记者走近这位基层文化工作者,了解他荣誉背后的坚守与奉献。

  26年坚守 对岑河文化爱得深沉

  如果不是源于热爱,基层文化工作是难以坚守下去的。李发国,在岑河文化站已工作了26年。

  1993年,当了11年民办教师的李发国由小学校长一职调任岑河镇文化站站长。新官上任,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道难题:无站址、无经费、无工资的“三无”窘况。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文化工作不能停。给自己打打气,李发国开始走访单位探访乡村,对镇文化工作进行调研摸底,根据省市区要求,积极谋划镇文化工作框架,梳理一年的文化工作计划。有了“计划表”,他开始规划“路线图”,找“帮手”。文化工作千头万绪,他齐力推进,但着重从发展群众文体工作中寻求突破。没有节假日,不分早中晚,李发国一边向各单位各村传达上级文化精神,一边号召他们组建文体协会,培养文体骨干,发掘岑河文化魅力。

  岑河乡镇文化魅力何在?鼎鼎大名的唐朝诗人岑参就出生于岑河。多方考察和学习后,李发国决定岑河镇文化宣传要打岑参牌、念诗歌经、申报“中华诗词之乡”,叫响岑河文化品牌。26年来的推动落实,岑河镇村村已有独特的一诗一赋一画一联一故事,配套一座文体广场、一座百姓舞台、一个图书室、一座乡贤馆。

  为记录岑河镇的变迁和荣耀,岑河文化站承担起《岑河志》修编任务,李发国组织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成立“地方志办公室”,耗时5年,历经29次清样,推出了95万字的《岑河镇志》,后被纳入中国名镇志丛书,享有“湖北乡镇第一志”美誉。

  如今,说起岑河,岑参故里、一门三相、革命老区、文化强镇、艺术之乡、诗词之乡等20张文化名片让人目不暇接。

  无私奉献 让志愿服务惠及百姓

  文化传播是个“慢活”,要满腔热忱,更要乐于奉献。

  李发国最津津乐道的一个身份是岑河镇志愿者协会会长。传播文化,不能停在口头浮在表面,而要实实在在落到群众心里去。怎么做?李发国认为,要将文化送到群众中去,让大家看得见、享受得到。

  2015年,李发国发起成立岑河镇志愿者协会,全镇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445名志愿者相聚一起,分成了39支小分队,渗透到全镇各行各业开展志愿服务。

  在李发国的带领下,有时,他们是宣传员,深入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社区村组,宣传文化下乡、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政策;有时,他们是巡查员,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安全生产巡查等;有时,他们是文明劝导员,进行交通疏导、信访维稳等;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活雷锋”,不定期为社区、村组老人免费剪头、按摩体检、表演节目等,用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3年多来,在李发国的带领下,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加入岑河镇志愿服务队,该队也从400余人发展到近千人,有能力帮助更多群众。(记者荆文静)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