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沙市老地标载入名人画集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9-06-14

  油画:家乡小巷(1974)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张良波 保龄)这幅油画上的塔楼在老沙市人的心目中驻足了几十年,你知道它是什么地方吗?它就是沙市觉楼街上的觉楼,1928年为纪念北伐革命的成功而修建的公益楼,取名觉楼有唤醒民众觉悟之意。它是当时城区中最高的建筑,顶层设有一个瞭望室,有专人对城区进行监视,一有火情,四楼的大钟就会响起。

 

  这座老沙市的地标式建筑,也给77岁的沙市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博导吴正斌留下了满满的乡愁(岳母家就住在觉楼附近),他的这幅四十多年前的写生作品就收入在近年出版的画集中,今年5月21日,吴正彬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吴正彬在沙市的一家宾馆讲述他的画集

  吴正斌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1957年初中毕业后,考入中南美专附中,直到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等。吴正斌美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有三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分别是油画《阳台》(并被选入馆藏精品)、水彩画《轮回》(入选全国美展,获最高奖)、水彩画《圣殿》。

  油画:阳台(1982)中国美术馆收藏

  “改革开放后,油画《阳台》令人感到画面洋溢着生活的朝气,以清纯明丽的色彩表现春绿的生命和阳光的和熙,令人向往生活的温暖。”(郭绍纲) “《阳台》属于改革开放早期的作品,素描是俄罗斯的功底,色彩有印象派的影响。形象是中国的,情调是典型的,生活是真实的,平和而阳光,温馨而美丽。”(尹定邦)

  水彩:轮回(1994)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4年创作的水彩画《轮回》在全国及省展获最高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建国六十周年又被选为馆藏精品展出,可以说达到了再现性色彩艺术表现的高峰——看似热烈的色调其实洋溢着沉静的气氛,昏黑黯淡的庙堂里透射出澄明的光辉,对光和色恰到好处的控制和表现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陈卫和)

  水彩:圣殿(1995)中国美术馆收藏

  “吴正斌没有为展览而画,也没有为市场而画。他是为西藏人民的纯朴和圣洁,为西藏青年的勇敢与豪迈而全情投入和呕心沥血。因此,画面上没有过分的拘谨和刻板,更没有招摇与卖弄。一切都笔随意走,意随情生,顺呼自然。”(尹定邦)

  油画:高原盛会(1988)

  吴正斌热爱西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都要带学生到西藏写生,退休后,竟被美院延聘了13年,如今,他仍然被学生们邀约一起到西藏去写生。因此,西藏已成了他创作题材中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水彩:朝阳(2009)

  上世纪70年代,吴正斌“常回家看看”,留下了不少家乡的写生作品,下面写生的一些地方你不一定都熟悉,但从画面中,也许能隐隐约约透出往日故乡的意蕴。

  油画:家乡小院1973年(现沙市胜利街后院)

  油画:沙市中山公园花棚1975年

  油画:长江午后1972年(沙市附近江面)

  油画:水乡,背光的池塘1973年

  油画:堤边的柳树林1973年(原长江边沙市柳林洲一带)

  吴正斌的作品并非都是传统的实现主义风格,不少作品也融入了印象派的色彩和特征,在他身上,很能体现老一代向新一代画家的过渡。但不管表现形式如何变化,也不管创作中增加了哪些新的元素,他仍然喜欢坚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为导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油画:鸳鸯林(1984)

  油画:拍岸(1965)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