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洪湖:水乡燃起星星之火 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来源: 荆州日报 2019-08-01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洪湖,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洪湖地区是湘鄂西苏区中心,东南濒长江与嘉鱼县、赤壁市及湖南省临湘市隔江相望,西傍洪湖与监利县接壤,北依东荆河与汉南区、仙桃市相邻。全市辖域总面积215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66.4%、水面占33.54%,人口95万。境内河汊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有“水乡泽国地,江汉鱼米乡”之称。

  洪湖,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

  歌剧《洪湖赤卫队》演出实景

  洪湖革命兴起

  五四运动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湖北传播。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紧邻武汉的洪湖地区,拓宽了洪湖民众的视野,引导洪湖有识之士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从武汉波及到洪湖地区。1919年7月,在武汉求学的洪湖青年,中华大学学生刘学章、湖北第一师范学生张望兴等12人结伴回新堤,成立了“觉民阅报社”(后改名“觉民社”)。为了唤醒新堤民众的爱国热情,他们组织了以学生为主体、新堤各界人士参加的“国货团”,走上街头,进行演讲,散发传单,鼓动市民“抵制日货”,并查封了“华洋”“裕华”“谊威”等6大商店的日货。新堤码头工人拒不起卸日货,10余户大商场组织国货陈列专柜,老闸河船民把已装载的日货卸下船。学生和码头工人的行动像一声春雷,在新堤引起强烈反响。

  新堤是沔南重镇,1924年7月,娄敏修在新堤以沔阳县第三高等小学代课教师身份为掩护,在青年学生中组织“青年互助会”,在工农子弟中组织“青年笃行会”,用集会、结社、言论自由等民主思想启蒙青年,发展教师刘植安、胡炎昌、郑崇实等人入党,于1925年5月正式成立中共新堤小组,自此,马克思主义在洪湖地区开始了有组织的传播。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洪湖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洪湖地区党组织建立初期,发展党员的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发展对象中,城区主要是工人,农村和湖区主要是贫苦农民和渔民,也吸收部分进步知识分子,主要是小学教师和乡村塾师。

  1921年8月建立的中共武汉地委及其后的中共武汉区委作为湖北党组织的领导机构,既为洪湖地区培养了一批党员,又对洪湖地区党组织的创立及其活动进行了直接领导。在武汉党组织培养的党员中,洪湖地区早期党员有熊传藻、赵文允、刘绍南、杨先洲、关兆南、张应南等。上述早期中共党员的涌现及其活动,在洪湖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洪湖中共早期党组织成立以后,进一步要求洪湖地区的党团员有组织地到码头去、到乡村去、到湖区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建党理论,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运动在洪湖地区的扩大,为洪湖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工农革命运动的兴起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及土豪劣绅为主要目标的大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华大地。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各地工农运动的开展。洪湖地区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大革命战争期间快速发展,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帮助国民党建立各县地方组织,推动国共合作,深入农村及城市各界,在许多区域建立了工会、农民协会和工农自卫武装。工农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推翻反动政权,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有力支援了北伐战争。

  随着北洋军阀统治在洪湖地区的土崩瓦解,新堤市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共组织迅速壮大,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掀起了洪湖大革命运动的高潮。

  在与土豪劣绅进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的过程中,洪湖地区各级组织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许多地方农会也成立了带有一定武装的农民自卫队。

  洪湖地区各地的农民运动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得以迅速发展。于1926年冬至1927年春,各地农民、渔民协会相继宣告成立。农民协会的建立,使得广大穷苦农民为反抗地主豪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有了组织上的依靠。

  诞生于湘鄂西苏区的红军部队

  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是活跃在洪湖沿岸和水上的一支群众武装。1927年4月,周逸群自湘西北返回洪湖,根据湖北省委1928年1月30日《工农革命军任务与组织决策》中“除工农革命军外,各县可成立赤卫队,赤卫队受当地苏维埃政府指挥,保卫当地治安”的指示,在群众斗争基础较好的地区建立了若干赤卫队。这些赤卫队,就是“洪湖赤卫队”的前身。其中,较著名的赤卫队有两支;一支是以洪湖为根据地的监沔游击队,活动在洪湖西岸,由段德昌、彭国材领导;一支是以白露湖为根据地的江石游击队,活动在洪湖东北岸,由段玉林等同志领导。同年7月,监沔游击队编为第一、第三两个大队,江石游击队为第二大队,各大队合并成立鄂西总队部,周逸群为总队长,段德昌为参谋长,正式组成洪湖游击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

  南昌起义后,党中央派贺龙、周逸群等人到湘鄂西,和当地坚持斗争的贺锦斋、段德昌等一起领导游击斗争。1928年7月中旬,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鹤峰正式成立。1929年12月,活动在洪湖地区的各县游击队在峰口整编为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亦称中央独立师,师长段德昌,党代表周逸群,下辖三个纵队,全师约5000人。1930年2月5日,红独立一师第一、第二纵队在监利汪家桥胜利会师,红独立一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1930年4月,中央将湘鄂边的红四军改称红二军。同年7月红二军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湘鄂西红三军,其前身为红二军团。1930年10月中央曾计划将全国红军重新编为7个军,湘鄂西的红二军团被编为第三军。全军共5000人左右。此外,段德昌所率九师亦属红三军编制,师长段德昌,全师共1000多人。1934年9月,红三军决定恢复红二军团番号。1936年7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其它部队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8年3月上旬,周逸群、贺龙等到达了贺龙同志的故乡——湘西北桑植洪家关,立即着手建立革命武装。3月下旬,湘西北特委由贺龙出面联络当地土著武装,先后在桑植、石门、咸丰、鹤峰等县建立了数十支土著武装及贺英同志领导的武装,总数达3000余人。打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进占桑植县城,组成了党的桑植县委,并建立革命政权,发动群众,改编部队。4月初,敌军进攻,未及整理,几经战斗,部队大部溃散,贺龙和周逸群又被敌隔开,联系受阻。贺龙亲往桑植鹤峰边界红土坪一带收集散部三四百人重组革命军,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间猛增到1500余人。红四军曾组织了著名的南岔、赤溪战役,歼湘军团以下2000余人,缴枪1000余支。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鄂西红六军是从洪湖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是洪湖第一支以“红军”命名的革命武装,前身系洪湖地区由周逸群、段德昌领导的几支革命武装,后合编成中央独立师,师长段德昌,下分两个纵队。1930年2月5日,按照鄂西特委的指示,鄂西中央独立师一、二纵队于监利汪家桥会师改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是由湘鄂西的红军合编而成的。其前身为湘鄂西苏区的红四军(1930年4月,改称红二军)和红六军,1930年7月3日,红二军和红六军在公安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红二、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军团总指挥贺龙,政委周逸群。1931年3月,红二军团遵照中央指示,在长阳县枝柘坪将部队改编为红三军,直到1934年9月,才又决定恢复红二军团番号。1936年7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其他部队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成为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戴家场暴动

  洪湖戴家场暴动,是在毛泽东同志领导湘赣边秋收暴动的第二天,1927年9月10日举行的。戴家场暴动首战告捷,打响洪湖地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揭开了鄂中区秋收暴动的序幕,建立了洪湖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为推动农民土地革命和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使洪湖地区成为人民武装起义的重要策源地。

  秋收起义首先从鄂中地区的沔阳、监利开始。在鄂中特委领导下,中共沔南区委书记刘绍南决定首先发动戴家场暴动。

  1927年9月10日夜,300多武装农民,手持大刀、长矛、梭标包围了大土豪涂老五的榨房及住宅,放火烧屋,一举攻入院内,全歼武装团防。随后,百十人暴动队伍镇压了大土豪,袭击了将军府,没收了唐府浮财,分给贫苦农民,捣毁了“功德碑”,扩大了戴家场暴动的战果。

  在戴家场暴动的影响下,洪湖沿岸农民、渔民纷纷揭竿而起。仅这次中秋暴动,洪湖沿岸就发动了大小80余次武装起义,有力冲击了反动基层政权,打击了敌人反革命嚣张气焰。

  戴家场首举义旗,虽然规模不大,但打响了湖北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揭开了鄂中地区秋暴帷幕”。它以暴动的形式打击武装的反革命,大挫了军阀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鼓舞了人民革命的意志和斗争信念;暴动锻炼了中坚,为组建工农武装作了干部和兵员上的准备,为进一步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红军、开辟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作出了极大贡献;建立了几支游击队,取得了武装斗争的初步经验,开创的水上游击战争。它是中国共产党继江西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在全国秋收暴动的时序上位列第三。它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建国后,洪湖市人民政府在戴家场建立纪念碑,开国元帅徐向前亲笔题写了碑名。

  洪湖地区秋收暴动全面开展并不断取得胜利后,建立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已提到鄂中南部特委议事日程上。

  秋收暴动的胜利,极大鼓舞了群众革命斗志。1927年10月10日,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支队伍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领导洪湖地区武装斗争所拥有的第一支工农武装。

  工农革命军的建立,标志着洪湖地区武装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为以后洪湖革命根据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奠定了基础。

  红六军的创建

  1929年12月初,鄂西特委趁敌混战及阶级矛盾尖锐之机,积极贯彻鄂西“二大”的各项决议,特别是力争扩大红军和发展游击战争,完成建立“数县联合政权”等任务。12月中旬,洪湖游击总队第一、第三大队取得了攻克沔南重镇峰口的胜利。鄂西遵照中央指示,在峰口将洪湖游击总队升级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

  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组建后,第一纵队活动于监利、沔阳等地,主力第二纵队活动于石首、江陵一带。为与红四军相呼应,进一步扩大红军的声威,特委限令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第二两个纵队于1929年12月底前集结于江陵。

  1930年1月,蒋、阎、冯军阀之间正酝酿大战,无暇以重兵作战。鄂西特委决定集中兵力拔除根据地内部的白点和消灭根据地周围的敌人。按中央指示,将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正式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

  红六军的组成,标志着鄂西武装开始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游击队到正规红军、由游击战到游击性运动战的转变,是鄂西革命运动发展的结果。

  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根据中央指示,红二、红六军合编为红二军团,并组成了以周逸群为书记的红二军团党的前敌委员会。全军团共1.2万人。

  二军团成立以来,经过两个多月的转战,打击了敌军包括反动“北极会”,扫除了洪湖根据地内大部分白色据点,发展了苏维埃运动。

  1930年9月24日,鄂西特委和三军前委在监利召开联席会议。为了统一对洪湖、湘鄂边等苏区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把鄂西特委和鄂西五县联县政府相应扩大为湘卾西特委和湘卾西联政府。会议产生了新的特委和前委领导班子。

  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洪湖地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业已形成。此时的湘鄂西根据地范围很广,除洪湖根据地外,还有湘鄂边、巴兴归根据地和松枝宜、荆当远和京钟等大片游击区,构成了统一的战略整体。在湘鄂西特委及联县政府的领导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不断扩大,湘鄂西党的组织、军队和政权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加强,日臻完备。

  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瞿家湾镇,星星之火从这里燃起,在全国燎燃,成为当年湘鄂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1978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在洪湖城区西南郊长江之滨兴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成为1986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2011年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988年1月,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郭江峰实习生龚雨竹整理吴琪摄影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