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特约记者行:我们微信群里的老画家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19-10-23

  费克明在外写生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张俊)初秋,银杏树开始泛黄的时节。在费克明先生家的客厅里与他喝茶聊天,看着费老头上的银发,就想起章华寺的那棵古银杏树,树干上刻着沧桑的痕迹,树叶在风中欢快地舞动,树枝上挂着累累果实。

  初识费先生是在微信群里,他向大家问早安几乎都是一幅自己的画,人物、花卉、山水画走马灯似的变换。后来在一次聚会上见到费老,一问他年龄得知已是七十有六,这让我暗暗称奇,如此勤奋作画的高龄老人真是少见。

  战天斗地浇注梦想(局部)

  费老1943年出生在沙市,父亲是读过书的,虽然他少年生逢战乱年代,但父亲教他的诗文,以及沙市中山大马路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招贴画等,还是给了他早期的美术启蒙。在白纸上涂鸦对他来说真是件快乐的事。

  费老说他之所以拿起画笔是跟他上中学时当上学生会宣传干部有关,那时学校里要出墙报,写美术字和画图标就成了他的专利。费老说他那时画画也没有拜过老师,个人喜欢和宣传需要促使他拿笔就画,且总能引来一片赞赏声。

  屈子行吟图(局部)

  费老高中毕业后因家中成份不好就没能考大学,去沙市向阳纱厂当了一名机修工。

  费老说他当工人的那个年代正是“文革”动荡时期,因为他有一技之长就经常被厂工会抽调上来搞宣传。大字报栏、宣传橱窗和墙头是他练画展画的场地。他画的巨幅毛主席像逼真传神。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职业选择的指路标,也许费老天生就要端美术这个饭碗,1976年一个赏识他的市工会领导将他调入市文化宫,使他成为一名专职文化干部。那时的他才三十多岁,正逢国家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费老也开始以美术事业为中心,从此将自己的美术学习与实践活动自觉地与时代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巴金(局部)

  改革开放后的沙市,城市轻工业发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被称作江汉平原的一座明星城。作为群众文化干部,费老那时主要是做城市文化宣传、选拔职工美术苗子、抓美术骨干创作与参展工作,成天都在忙并快乐着。

  费老说他那时跑工厂多,市热水瓶、纺织、印染、床单、毛巾、机械、钢管等厂不仅都跑遍了,有的还多次去。他说下基层多、接触的人和事多,就能感受到鲜活的生活,笔下才有画不完的东西,也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创作。

  掁兴之路(局部)

  费老说那时从省里到市里都很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职工美术创作活动更是一个亮点。省总工会曾连续十二年开办湖北工人画廊,市里也对应办有沙市工人画廊,市文化宫常请黄发榜、刘盛夫、金家齐、唐明松等老画家对职工美术骨干进行培训,辅导他们创作,并组织作品参赛。当今活跃在中国画坛的一批沙市籍知名画家,如郑强、刘子建、方少华、罗彬、陈运权、刘布尔、李也青等当年都曾是职工美术创作骨干。

  费老说那时沙市职工的美术总体创作水平只略逊色于武汉,在每届省职工美展上都能拿到不少奖项。那年罗彬的《故乡的回忆》得了金奖,刘布尔的《小区生活》得了银奖。他说他那时就是衬托这些红花的一片绿叶,曾组织这些职工美术骨干进行培训与创作的活动,还负责将他们的作品送到省里参展参评。

  花木兰(局部)

  但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他都没有丢下画笔。他的老伴非常支持他作画,他几乎将所有闲暇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和创作,他的《退休之后》也曾获得省职工美展的铜奖。说起那个火热的年代,他的眼睛有些亮晶晶的。

  费克明先生参加美术展览活动

  咱们工人有力量

  新时代风采

  矿道深处的春天

  为中国梦添彩

  筑梦者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