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握指成拳 荆州“大应急”渐行渐稳

来源: 荆州日报 2020-04-11

  到企业进行现场安全帮扶

  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宣传安全生产知识

  开展应急演练

  2019年3月5日,荆州市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荆州应急管理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标志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新的起航。

  回首这一年,机构改革蹄疾步稳,荆州应急管理系统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各类责任落实、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强化宣教培训,实现了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无缝对接”。

  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铸就应急保障“压舱石”,争创安全发展“排头兵”……作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荆州应急人用一根根日臻紧密的责任链条,筑牢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实现了“一无两降”的总体目标。

  组建与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2019年3月5日,新组建的荆州市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应急管理职责,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市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地质灾害防治、市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市林业局的森林防火职责,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地震局)的地震工作职责,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这一年,着眼基础弱项,市应急管理局向市委市政府争取了多个支持政策,不断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市政府出台了加强乡镇应急管理站建设的文件,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新增二级单位1个、编制23个。

  召开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制订防汛抗旱工作新的运行机制,调整了15个流域分指挥部,发文对全市2019年度各县市区和重点水利防洪工程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督查责任人予以明确,各堤、库、闸、站的责任人全部落实。

  探索与尝试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一年来,荆州市应急管理局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主动与水利和湖泊、民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消防等部门衔接,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保证承接的工作正常开展。

  与军分区协同建立防汛工作军地沟通机制和军队应急响应机制,发挥军队在防汛抢险救援中的关键作用。

  与长江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长江大学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教研工作站”。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应急管理与救援、事故调查、专家团队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与市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互通与数据共享,确保在突发事件时,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共同应对处置。

  亮点与成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安全生产事故明显下降。这一年,按照“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总体部署,市应急管理局将“打非治违”常态化,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活动,有效控制和降低了事故的发生。2019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111起、死亡117人,同比分别下降23.6%和18.2%。十多年来,首次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机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5月,紧贴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创新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的意见》,并创新抓落实。8月,该意见被应急管理部《决策参考》转发全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县市区执法大队共新增编制318人,全市明确的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人员共增加578人,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和加强。作为屈指可数的市州局代表,应邀参加了由应急管理部和中央编办共同举办的国家治理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会。

  宣传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与媒体开展战略合作的做法,很好的推荐和宣传了荆州市应急管理工作,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会上,荆州市应急管理局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单位。2019年,先后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刊载宣传报道32篇,在全国地市州中名列前茅。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55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2个社区被命名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基层社区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成功应对防汛抗旱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级指挥机构,有效组织了多次演练,全市共成功处置省领导高度关注的防汛险情6次,组织各级力量开展抗旱,有效应对了持续干旱带来的严重旱情。

  这一年,他们边组建,边应急——

  围绕中心深入执法安全生产防范工作扎实细致

  这一年,市应急管理局对化工行业、大型建设工地、非煤矿山、农村小微企业等高风险领域,进行了全面系统排查整治,尤其在春节、五一、端午、国庆、军运会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多形式的明查暗访活动。

  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市安办将“打非治违”列为常态化工作任务,印发《荆州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年”行动方案》,坚持每月通报各地打非治违情况。2019年,全市共查处非法违法行为4020次,处罚罚款512.1万元,关闭非法违法企业220家,行政拘留40人。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市安办出台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通知》,明确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0条,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

  统筹兼顾强化能力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深化第三方服务,从严管理第三方中介机构,深入挖掘第三方服务市场,将市专家库与省级专家库对接,紧紧依托专家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和排查,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从去年5月份开始,市县各级均落实了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不定期抽查通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意见》,明确了乡镇应急管理站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建设的规范性意见,实现了从市级到乡镇的整体联动。2019年,在处置6个防汛险情中,应急响应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提升科技信息化能力。推进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监控数据对接应急管理部运行平台,完成荆州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评审和湖北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广使用。

  建立监测预警。自去年8月以来,每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和趋势会商,及时发布会商研判报告。在汛期和旱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65次、水雨汛情199期、水旱信息会商通报169期。

  完善工程建设。有序推进荆江大堤综合整治等水利工程以及农村危房改造、校舍加固、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基准台、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提档升级等工程;向上争取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和防汛抗旱应急资金3350万元,督促10万方防汛砂石料储备到位;积极推动监利、松滋、江陵等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全力打造1小时救灾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圈。

  部署隐患排查。全面部署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201个,排危除险1处、撤离6户,指导社区编制风险隐患地图、建立风险隐患清单。同时,对全市各级各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摸底,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出台整合社会救援力量方案。组织各地、各行业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为华强方特园和荆州园博园开园、荆楚美食节、荆马等重大活动开展应急保障工作。

  广泛宣传全面培训应急管理浓厚氛围初步形成

  开展农民工培训。紧紧抓住农民工返乡的大好时机,把培训深入到村入户,全市共计开展300余个培训班,培训农民工4万余人;10月,沙市区开展了“安全进万家”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乡村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着力提升农村家庭和农民工和安全素养;12月,洪湖组织开展了送安全文化下乡系列活动。

  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去年3月,先后邀请专家库专家为干部讲课,每次专家巡查,均安排干部全程跟学;4月,组织干部到北京、武汉两地学习培训;5月,洪湖市应急管理局“牵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办了“安全生产培训班”;6月,鼓励干部积极报考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参加网络知识竞赛,取得全省第4名;7月,组织学习地震救援理论知识,参加全省地震知识竞赛,勇夺全省第一;8月,组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2019年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现场制作评比活动;9月,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参加全国普法竞赛活动……

  深化全民安全教育。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工作为抓手,每月组织两次“安全生产荆楚行”活动,深入企业和乡村,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坚持每日在荆州本级媒体开展安全生产科普常识、安全知识、防灾减灾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应急管理工作氛围。

  着眼实战开展演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逐步增强

  全方位制订预案。机构改革完成之后,他们对全市各级各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制订情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摸底,推进各行业领域和全市各级全方位制定应急预案。

  全行业成立救援队伍。及时掌握了相关行业领域和社会组织的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对掌握的43支队伍实行数据库管理。指导的督导行业领域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前医疗、天然气、水务、电力、通信等行业领域均成立了专业救援队伍。以松滋宜化为重点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均成立了自己的救援队伍。

  多方协作开展应急演练。把应急演练作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来抓,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10场次,共有超过10万人次参与。

  本版文图由市应急管理局提供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