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博士第一村姜家岭的故事:不比做屋,只比读书

来源: 湖北日报 2020-06-22

  学生们在博士碑前留影,激励自己为家乡增光。

  初夏入梅,阴雨绵绵,坐落于群山之中的松滋市斯家场镇云烟氤氲,姜家岭村的农舍散落在山坡沟壑处。道路蜿蜒曲折,玉米地、水稻田又小又少。很难想象,这个仅282户1058人的山村,考出了11个博士、32个硕士、108个本科生!

  山坳坳为何能飞出这么多“金凤凰”?

  走进村部,门口的石碑上刻着金色大字:荆州博士第一村。记者不免一笑,随即想到:当今县市乡村中,不乏大张旗鼓挂牌宣传的“螃蟹第一乡”“葡萄第一村”等,这些喊出来的口号、打出来的招牌,无不以当地经济资源为先,但姜家岭没有喊“经济口号”,而是喊“教育口号”,打的不是“经济牌”,而是“人力牌”,自有其特色。

  其实,在经济发展诸要素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姜家岭的人深谙此理。

  宋朝大教育家胡媛所写《松滋儒学记》,开篇数语流传至今:“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段话,姜家岭村支书梅启新背得滚瓜烂熟,逢人便说,逢会便讲。他还专门请人誊写此文,张贴在村部博士馆。

  新建的村部与别处无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博士馆。博士馆仅一间房,50多平方米,四面墙壁挂着村里11位博士的简介,不乏政界要人、科技大咖。房屋中间有座雕塑:一儿童坐在地上,捧书阅读,座基上刻着四个字:“晴耕雨读”。

  “晴耕雨读”曾经是封建科举时代众多乡村的传统,时至今日,经济大旗插遍各地,村里还能管得住农户自家读书事?

  2002年梅启新被选任村支部书记。那时打工经济盛行,外村农民返乡,最重要的事就是盖房,但梅启新“管得宽”,挂出标语“不比做屋,只比读书”,贴满全村各组,还在大会小会上宣讲“执政目标”:用20年时间,每家培养一名大学生。

  这个口号一喊,惊醒全村人:做屋,图的是眼前享受;读书,谋的是家庭长远。孰好孰坏,一比就出来了。

  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姜家岭早期走出去的大学生,事业都风生水起,有的在省城重要岗位任职,有的经商有成带富全族人。先行者给村民烙下深印:读好书,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还可以造福一方。

  “他家能做,我家也能做。”家里兄弟姐妹比,村里家家户户比,“崇文尚学”在姜家岭蔚然成风。

  梅启新重新点燃了大山深处的那盏明灯。

  四组村民斯尚富,大哥丫头硕士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二哥儿子天津大学毕业。自己儿子斯扬第一次高考失利,复读再考,终上大学;毕业考研,第一次失利,复习再考,依然没上。他把儿子带到陕西油田打工,天天肉夹馍,吃得吐。一个月不到,斯扬就提出复习考研,终以高出国家录取线40多分被录取,后又考上博士。斯家兄妹6人,子女11个,个个都是大学生,其中两个博士、两个硕士,现在家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舒坦。

  “读书是自己的事,村里主要是营造氛围。”村里出了这么多大学生,梅启新没往自己身上揽功,他只知道村里年年要增加大学生奖学金,从三五百元增加到三五千元;年年要拿钱请回乡大学生辅导学弟学妹功课,充当家庭教师;哪家读书没钱,他到处找人,甚至找镇委书记找银行担保贷款;哪家孩子不想读书,他上门苦口婆心劝导,请学校老师一起家访做工作。20年来,全村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大学生们就业后开始反哺家乡。去年村里修路,布告一发,200多万元不日到账。林业硕士李明看到家乡松树林死掉不少,发现是松线虫所致,要村里种油茶。另一些创业成功大学生响应村里号召,成立产业基金,筹建油茶加工厂。

  博士馆建成后,返乡学子都很震撼,一致提议扩建成博士书院,打造姜家岭独特的“博士文化”。目前400多万元预算已经募集大半,今年即可动工。

  晴耕雨读姜家岭,崇文尚学新风尚,姜家岭没有读穷一家子,反而读富全村人。现在全村没有一个贫困户,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生态村、文明村。(记者罗序文通讯员黄振亚廖义华)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