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农业科学院与科研院所联手 提升"荆州大米"品质

来源: 荆州日报 2020-09-02

  8月31日,虽然已过处暑节气,室外最高气温仍达38℃以上。时近中午,正高职高级农艺师、荆州农业科学院育种专家徐国华在烈日下,和同事一起查看基地试验田里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

  徐国华指着这片近3分地的试验田说:“可别小看这块试验田。这是我们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依托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水稻高配合力亲本轮回选择育种试验田,它利用水稻显性核不育系进行多基因聚合育种,筛选出适宜江汉平原栽种的优质水稻品种,为提升荆州稻米品质、打响‘荆州大米’品牌提供支撑。”

  院校联手建设多基因育种材料圃

  徐国华介绍,目前,荆州市场上使用的水稻品种很多,且多来自湖南、安徽等地。这些稻种在荆州得到广泛种植,对荆州水稻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以及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品种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与荆州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

  为此,荆州农业科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联手,发挥华中农业大学功能基因发掘和优势资源材料创制优势,开展高配合亲本多基因育种材料圃建设,丰富种质资源类型,从源头创新着手,寻求方法、技术和品种水平上的突破。

  试验田里,栽种着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及荆州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200多个水稻品种,它们将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组合,聚合优良基因,最终筛选出形态好、米质优、食味口感好、产量高、受市场欢迎的优质材料进行纯化,稳定形成品种后在全市进行推广,打造适宜荆州本地特色的大米品牌。

  目前,试验田里的水稻已进入灌浆期,待成熟收获后,稻种将运往海南进行加代繁殖,通过多轮筛选,早日选出聚合优良基因的水稻品种在全市推广。

  选优育强打造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水稻是“鱼米之乡”荆州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市常年种植面积占荆州粮食作物的70%以上。水稻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重要农产品,是荆州粮食产能的“稳压器”和“定海针”,推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荆州建成农业强市、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但因为种种原因,水稻却不是本地的优势作物、品牌作物、富农作物。今年,我市提出巩固提升水稻产业、做强“一粒米”的战略发展目标,希望通过优化优质稻产业布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等措施,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将荆州大米打造成支柱产业,推动荆州大米品牌建设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荆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站长谢磊介绍,做优“荆州大米”品牌,选择优势水稻品种是关键,只有优选出适宜江汉平原气象特色、聚合优势基因的水稻品种,才能助力荆州大米产业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

  近年来,在湖北省农科院和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荆州农业科学院提出“开展‘荆州大米’高档优质专用稻品种资源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全力打造‘三好’优质专用水稻品种”目标。“种好”:选育早熟性好、抗性好,耐高低温能力强,适合直播或机插的好品种;“味好”:稻米米质达国标二级以上,外观品质优,食味性好;“价好”:得到稻米加工企业认可,消费者喜爱、市场畅销,优质优价。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调整育种方向,选育优质稻米,形成荆州自主品牌,助力荆州大米做大做强,从源头助推荆州水稻产业转型升级。”谢磊表示。(记者周军通讯员耿波)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