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弥市镇:“三个合作社”为幸福加码
来源: 荆州区讯 2021-02-10
深冬时节,荆州区弥市镇红白菜苔迎来丰收,沙渔省道荆州区弥市镇段路边大块连片的菜苔田里到处可见村民采摘劳作的身影。
年过六旬的弥市镇天保村村民王学强穿梭其间,搬运着采摘好的菜苔,他告诉记者,这一大片菜苔田都是本地市场主体欧阳禾种养殖家庭农场种植的,他正在为这个市场主体打工转运菜苔,每天可获得报酬230元左右,日子过得很满足。

前些年,王学强和大多数农民一样,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辛勤耕种,靠天吃饭,收入不大稳定。去年,他所在的弥市镇天保村全力推行建设“三个合作社”,他积极响应,变土地为股权,用自己17.39亩土地换取了村土地合作社股份,当上了小股东,还加入了村里的劳务合作社。现在,王学强每年不仅可以稳定获得8695元保底收入,未来还能在合作社盈利后获取相应分红,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务合作社赚取劳务报酬,收入不仅增加了也更稳定了。

“村里像王学强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全村有600多户村民都加入了村里成立的土地合作社和劳力合作社,全村土地入社率达到了90%。”弥市镇天保村党支部书记李军介绍道。
据了解,现阶段弥市镇天保村通过“社企”合作的方式,已与当地多家市场主体达成合作共识,供企业以集中连片的农田进行规模化种植,按需求按工种向市场主体输送劳力。未来,天保村还将有计划整合现有合作社资源,利用国家项目补齐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短板,引进更多市场主体进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无独有偶,弥市镇双马村在探索“三个合作社”的路途上,也通过“社企”合作的经营模式,依托双柳树稻虾连作合作社、恒御祥果业、大泽鱼业、兵成合作社等多家市场主体,实现了总耕地面积流转率达96%,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民、农村、合作社、市场主体四方共赢的路子。

“全镇从去年开始探索推行建立‘三个合作社’,其中以弥市镇双马村、天保村等为代表的‘社企’合作经营模式和太平桥村的自主经营模式将成为全镇今后建设‘三个合作社’的方向重点。”弥市镇副镇长龙文骏介绍道。
截止目前,弥市镇已实现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劳力资源合作社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入社农户和土地面积占比均达到80%左右。下一步,弥市镇将持续深入推进“三个合作社”建设,推动土地经营权集并、劳力资源合理调配、资本规范集聚,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幸福加码。(弥市镇)

编辑: 管理
相关新闻
- 好消息!新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荆州区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1-11-03
- 荆州区司法局: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1-11-03
- 广西柳工、江汉建机携手 打造全球建筑起重机械产业“中国名片” 2021-11-02
- 【我为群众办实事】荆州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开展窨井盖问题专项治理 守护人民群众脚下的安全 2021-10-29
- 市区人大调研组调研荆州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落实“双减”工作 2021-10-29
荆州新闻网微信
无线荆州APP
HI荆州抖音号
跟着小风走微信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