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州:“人退鱼进” 共护一江清水一江鱼

来源: 荆州日报 2021-03-03

  阳春三月,长江荆州段水域内,江水奔流拍岸,渔船不见踪影,偶见鱼群穿梭。荆州告别了“渔舟唱晚”的美景,却奏响了守护一江碧水、恢复渔业资源的序曲。

  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份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2020年7月1日零时起,荆州纳入国家要求禁捕的水域提前半年全部进入禁捕期。为确保十年禁渔在荆州铁令生威,我市各地各部门扛起筑牢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的荆州责任,充实禁渔“人民战争”的力量:让渔民做到水上不捕,让商人做到市场不卖,让厨师做到餐馆不做,让群众做到坚决不食。

  通过动真碰硬、群防群控、强力推进,全市禁捕工作形成工作一盘棋、责任一张网、打击一股绳、宣传广覆盖的良好局面,江面、湖面、市面基本实现“四清四无”工作目标。

  4309艘渔船、7749名渔民退捕上岸,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增长,长江荆州段实现“人退鱼进”历史性巨变。

  保障退捕渔民生计夯实禁捕基础

  荆州长江岸线483公里,占全省长江岸线的46.5%,2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可以说,全省禁捕的重点和难点在荆州,荆州胜则湖北胜。

  做好禁捕工作,表面在水里,问题在岸上,症结在渔民,根子在观念。大部分长江渔民年龄偏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其他就业技能。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让上岸后的渔民生计有所保障,是长江禁捕的基础。

  我市各地多措并举夯实禁捕基础,在帮助渔民上岸、转型转产方面积极探索,灵活解决退捕渔民就业问题,努力让退捕渔民“上岸”不慌。

  荆州区李埠镇龙洲村村民陈中国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长江禁捕后,他上交了渔具、渔网、渔船,成为全村最早一批主动上交渔船的渔民。“舍小家,顾大家,更为了造福子孙后代。”陈中国说,“为了子孙,想得通也放得下。”

  告别“水上漂”生活,退回到岸上重新出发,是一次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巨变。上岸后,陈中国的身份从“渔民”变成了“菜农”。目前,他种植了4个蔬菜大棚,去年靠着几亩田赚了四五万,一家人对上岸后生活有了充足信心。

  像陈中国一样,转型转产成功的渔民不在少数。为有效促进退捕渔民就业,我市各地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通过广泛宣传推广就业创业培训相关政策、信息,组织职业培训。同时,还鼓励动员本地企业开发、提供与退捕渔民就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并专门开发一批公益岗位,对年龄偏大、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进行托底安置。

  全市7749名退捕渔民中,需转产安置渔民5711人,已转产就业5711人、转产率100%;符合参保条件的7199人已全部完成2020年度养老保险补贴发放。全市4309艘国网锁定退捕渔船已全部完成上岸处置工作,其中另作他用283艘,剩余4026艘全部拆解、拆解率100%。

  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筑牢能力基础

  今年3月1日起,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长江保护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严格捕捞管理。这一重要条文的入法,为正在推行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长江禁渔执法是一盘棋,要部门联动、攥指成拳。在市长江禁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精密部署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有序推进全市禁捕工作。农业农村(渔业渔政)、公安、交通、海事、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协作,制定了《打击洪湖、长湖水域非法捕捞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方案》《荆州市捕捞渔网渔具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大了重点区域水岸联合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了制造、销售、使用禁用渔具渔网的违法行为。

  去年11月,市农业农村局等6部门联合出台《荆州市长江流域规范垂钓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垂钓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坚持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劝止、处罚违法违规垂钓行为。

  去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授牌14个部省共建渔政基地,农业农村部购建12艘渔政船和17艘大马力渔政快艇,部署在长江流域相关重点水域,强化长江流域省市交界水域、生态敏感水域和非法捕捞高发多发隐患水域的巡航执法。我市获得一艘50吨级渔政执法船“中国渔政025号”,这也是荆州市本级入列的第一艘渔政船。

  今年1月下旬,“中国渔政025号”参加2021年长江流域禁捕水域首轮同步执法,负责巡航长江湖南岳阳至湖北宜昌段,检查水域的禁捕政策落实情况良好,未发现三无船只、网具及非法捕渔情况。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三大队队长张旭光的手机号码是长江禁捕举报热线之一。最初几个月,他平均每天接到群众举报、钓友咨询电话数十个,最高峰可达上百个。“现在举报电话越来越少,来电以钓友咨询为主,市场上也看不到江鱼售卖了。”张旭光说,经过前期广泛宣传和专项执法行动,现在中心城区江段已几乎杜绝非法捕捞。

  截至去年底,市县两级出动执法人员24831人次、执法车3829辆次,收缴非法渔具10079件,查办行政处罚案件414件、移交涉刑案件207件、司法移送172人,对非法捕捞形成了有效震慑。

  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稳住群众基础

  去年6月17日,石首市公安民警在视频监控上发现有人在天鹅洲长江水域非法捕鱼,迅速出击,将刘某等人一举抓获。经查,刘某等人在石首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使用电捕鱼装备,非法捕捞包括鳜鱼、刁子鱼、红眼鳟、红尾鱼在内的渔获物共计17公斤。这一案件成为全国公安机关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6起典型案例之一。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可达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去年9月,市委依法治市办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荆州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法治宣传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和以案释法制度,对相关单位有关长江禁捕的法治宣传任务进行了明确,对长江禁捕工作中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出了规范要求。

  全市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长江禁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报道、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和设置宣传牌栏等有效途径,让长江禁捕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市形成“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良好氛围。

  今年,全市长江禁捕工作将突出重点,在“巩固、提升、创新”上发力,做到宣传更全面、管理更规范、打击更精准、维稳更加强和责任更到位。

  全市各地要将宣传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加大违法处罚案例曝光力度。要完善渔网渔具生产销售台账,对本地的电商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一经发现违法捕捞的船只,实行“一船三查”,查船主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要健全“护鱼员”队伍,实施违法捕捞行为线索举报奖励制度,推动长江流域重点区域“天网工程”建设,加大重点水域和案件高发水域巡查、蹲守力度,进行重点防控、重点突破。要建立退捕渔民转产就业跟踪制度,特别是对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的退捕渔民重点跟踪,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进一步压实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在执法监管、渔民转产安置、退捕资金发放等重点工作,部门和部门之间实行无缝对接,确保不出现盲区和漏洞。(记者安娇姣、通讯员熊熠)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