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118件青铜器齐聚武汉 重现商周时代文明剪影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1-06-12

  昨日,为期5个月的“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盛大开幕,市民可网上预约免费观展。来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铜人面具堪称全场人气之王,受到观展市民热捧。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宋枕涛摄

  展览现场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戎钰实习生韩锐凌通讯员白雪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宋枕涛

  它们,或经历过你无从想象的刀光剑影、战火纷飞,或见证过数千年前的朝耕暮耘、农业生产,又或者在高端饭局上观察过贵族们觥筹交错,时光让它们的外表不复往日光鲜,但现代人类从它们身上看到的是传承数千年的长江文明之光。

  6月11日上午,“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盛大开幕。展览将持续到今年11月12日。118件(套)长江流域商周时期重要遗址的典型青铜器,跨越地域、跨越时间在盘龙城相会,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三星堆文物第一次来汉

  据悉,本次精品展呈现的118件(套)文物,都有着独特夺目的艺术造型,蕴含着非同寻常的艺术之美和厚重深远的历史价值。它们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全国十余家文博单位,其中,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铜人面具、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湖北荆州出土的菱格纹铜剑、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的铜方鼎、湖南株洲出土的铜鸮卣等文物精品,都是备受文物迷期待的高人气展品。

  根据商周时期长江流域文化特征,本次展览划分为“既田疾兵”“设宴飨客”“异彩华章”3个单元,以及精品文物展区“物华天宝”,分别展示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兵器、农具、炊器、宴饮器、祭祀用具和乐器,表现长江流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与独特的艺术审美,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国文明的起源。

  在展厅最中心的位置,来自三星堆博物馆的铜人面具,吸引了许多观众打卡。这件铜人面具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在网上成名已久,是文物爱好者们的“老网友”了。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个面具的外形来看,它表现了三星堆文化所代表的古蜀文明的一种精神信仰。“其实古蜀文明在青铜铸造工艺上,是低于中原文明的技术的,它更注重的是一种人和神的精神信仰的传输和表达。你看它的耳朵,符合‘通天’的表述,眼睛也很夸张,特别突出了眼神的传递,给人一种震撼敬畏的感觉。”

  万琳笑着告诉记者,端午节小长假里,应该会有很多观众冲着这个面具而来。据万琳介绍,此次来汉展出的三星堆文物包括铜人面具、铜人头像、铜尊等,这是三星堆出土文物第一次来到武汉。

  长江流域青铜器大聚会

  早在商朝,长江就孕育了高度发达且密切关联的区域青铜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新干大洋洲以及湖南宁乡等地区共同演绎了我国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青铜文明。

  万琳院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盘龙城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桥头堡”,也是中原文化向南传播的中转站。作为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的中心,盘龙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展现出灿烂的青铜文化发展水平,完整继承了中原灿烂的夏商文化,让世人认识到早在夏商时期,中国的文化、政治版图就已经到达了长江流域。

  更重要的是,盘龙城遗址的发现直接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属中华文明之源,也将武汉的历史上溯到了3500年。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次青铜器精品展让长江流域的文物珍品跨越地域、跨越时间相聚在盘龙城,也让广大市民得以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不同面貌。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表示,从盘龙城这个窗口出发,可以勾连出长江流域纷繁复杂又璀璨艳丽的青铜文化,“如今,以长江流域青铜器为主题的展览在此举办,可以说回到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发展的源头,其意义毋庸赘言。”

  在展览现场,前来看展的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被不少观众围住,当了一回义务讲解员。方勤表示,这个端午节小长假一定要来盘龙城看展览,“长江流域最精彩的青铜器都来了”。

  青铜器展览上的“宠儿”

  铜人面具

  这件铜人面具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面呈方形,大眼突出,呈三角形,粗横眉,眉间额部有一个方孔,眉梢末端各有一个长方形穿孔,左后侧和左额有砸击痕迹。专家称,三星堆遗址青铜器这类独特造型,表现出古蜀国人神合一、政教合一的社会形态。

  铜人头像

  方颐,粗眉,立眼,蒜头鼻。阔口,大耳,耳垂穿孔,颈较粗,前后呈倒尖角形。平顶编发,头发向后披,发辫垂于脑后,上端扎束,发辫涂有朱砂。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造型各异的青铜人像,它们代表了祭祀活动中不同的角色。

  兽面纹虎耳方鼎

  兽面纹虎耳方鼎形体高大,铸工精、纹饰美,同时期的大方鼎国内仅有几件。耳上各卧一虎,从耳到足分别饰虎纹、燕尾纹、夔纹、联珠纹、卷龙纹、兽面纹、扉棱、凸弦纹。

  战国菱格纹剑

  吴越地区喜将暗纹刻于兵器上,这种装饰方式最早见于西周,春秋晚期已盛行于吴越地区。在楚地发现吴越式兵器,除了战争还有政治联姻、使者交流和工匠流动等原因。这把出土于荆州的宝剑,剑身饰有错金双线菱形格纹饰,剑格镶嵌绿松石,装饰风格类似越王勾践剑。

  青铜器家族里的“动物”

  铜夔龙形饰

  西周早期的“铜夔(kuí)龙形饰”,通长51.2-55.7厘米,在湖北随州叶家山M11出土,目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

  远看,是不是很像从《侏罗纪公园》里走出来的霸王龙。

  铜鸟

  商周时期的“铜鸟”,长6.1厘米、高6厘米,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目前藏于金沙遗址博物馆。

  铜鸟小巧精致,极其可爱,通体打磨光滑细腻,制作精细,鸟腹上饰卷云纹,反映了古蜀人对鸟的崇拜,“日鸟同构”,实质是对太阳的崇拜。

  蟠龙兽首铜罍

  西周早期的“蟠龙兽首铜罍(léi)”,盖高46.6厘米、口径17.6厘米,在湖北随州叶家山M11出土,目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

  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口小,腹深,器身多满饰花纹,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蟠龙兽首铜罍纹饰繁缛,装饰华丽,盖顶有一只昂首挺立的蟠龙。蟠龙双目凸出、双足前踞,肩两侧各有一兽首形半环耳,肩部正面中间有一圆雕小兽首。肩部两侧圆雕兽首,圈足前后各饰一组相对的夔龙。这种带有高浮雕装饰的罍目前仅见于长江流域青铜文化。

  兽面纹铜觥

  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铜觥(gōng)”,高13.7厘米,口径6.8厘米,在湖北随州叶家山M27出土,目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

  形制较为特殊的盛酒器,头为动物造型,椭圆形腹,圈足或四足,皆有盖。目前所有的觥大概仅有百余件,十分少见。一般出土于高等级的墓葬中,特别是商代高等级墓葬中,西周中期以后消失不见。兽面纹铜觥是叶家山墓地目前所见唯一一件铜觥,器表装饰满幅的半浮雕兽面纹和鸟纹。

  看展请提前24小时预约

  “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对公众展期为6月12日-11月12日,每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此次展览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临展厅”向观众免费开放,想去看展的朋友,可通过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方可凭预约码入场。请至少提前24小时预约。

  此外,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还将举办“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网络直播、“古蜀寻踪”古蜀文化专题讲座、“你竟然是这样的青铜器”青铜器知识竞猜等线上线下活动,为市民和游客献上文化盛宴。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