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让荆州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来源: 荆州电视台 2021-10-07
荆州新闻网消息:荆州,一座美丽的滨江城市,48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过境,8个县市区依江而立,占湖北长江干流近一半。回眸“十三五”,荆州迎来了生态环境大改善、生态环保事业大发展的黄金期,生态妙笔绘就了“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新画卷。
9月初,荆州市观鸟协会和沙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起对长湖进行鸟类资源调查,调查中,首次发现斑嘴鸭、绿头鸭大规模在荆州繁殖。
荆州市观鸟协会的摄影爱好者在长湖湖面巡查过程中,初步发现斑嘴鸭600多只、绿头鸭300多只,其中一部分是今年出生的亚成鸟。根据大部分野鸭品种生活习性,斑嘴鸭、绿头鸭一般夏季都迁徙到黄河以北繁殖,冬季才到长江流域越冬,只有零星野鸭在荆州成为留鸟。这次发现的大规模种群在荆州夏季繁殖还是第一次,表明荆州的环境能够满足野鸭繁殖的条件,生态系统和生态保护力度有很大的提升。
今年一月,荆州市长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启动,这项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项目中,包含了太湖港渠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清淤完成后,太湖港渠入湖口还建设生态湿地面积19.2万平方米,种植挺水植物、萍水植物及沉水植物,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
如今,再俯瞰太湖港渠,是一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万鸟飞翔的长湖生态画卷。今年1月,长湖监测到20多种,16000多只鸟类,9月监测有7只疑似国家一级珍稀保护鸟类青头潜鸭。目前,荆州市长湖生态管理局从截污治污、常态化保洁、全面禁捕,以及长湖流域水生态保护及水污染防治项目入手,彻底改善长湖水环境。
生态美好,才有生活美好。生态荆州,才是美丽荆州。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五年来,荆州树牢“一盘棋”思想,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生态文明思想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列入市委、政府重要议事议程;生态环境项目被优先计划、资金被优先保障、工程被优先建设,生态环保大格局逐步构建。市委、市政府将各县市区、功能区及市直部门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对象,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2020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生态环保领域追责问责10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8人。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下,荆州正在推进更多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五年来,争取到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61项,获得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0.42亿元,全市财政投入环保项目资金共计11.72亿元。
湖北省提出,到2025年实现“一减、两改善、三提升”,为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奠定基础。荆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做好生态修复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编辑: 管理
相关新闻
- 垃圾处理厂异味扰民 环保部门关停取缔 2021-10-06
- 访民情 听民意 惠民生 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跑出加速度 2021-09-26
- 沙市区观音垱镇湖心亭区域环境污染边督边改典型案例 2021-09-25
- 监利市精彩眼科环境信访件边督边改典型案例 2021-09-22
- 荆州通报一起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2021-09-18
荆州新闻网微信
无线荆州APP
HI荆州抖音号
跟着小风走微信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