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郑万高铁力争明年通车

来源: 湖北日报 2021-10-15

  项目名片

  郑万高铁全长8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起于河南郑州,途经湖北,终点到达重庆万州,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湖北段全长286公里,经襄阳、宜昌、恩施、神农架,设襄阳东站、南漳站、保康站、神农架站、兴山站和巴东北站。

  郑万高铁湖北段开通后,神农架、南漳、兴山、巴东将告别无高铁的历史,其施工进展为鄂西人民所关注。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该项目工地探访。

  高家坪隧道鏖战最难45米

  从南漳县城驾车向西部山区前行十几公里,便可抵达郑万高铁高家坪隧道。

  近百米的高处,铁路桥横亘峡谷之上,无砟轨道已铺入隧道内。驾车沿着隧道一侧平行的洞口进入,在黑黢黢的洞内缓慢前行近3千米,再由横向导洞进入隧道中部,眼前豁然开朗。些许亮光间,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进行隧道二次衬砌施工。

  这里,是整个隧道最难的45米。

  “脚下是个巨大的溶洞,我们搭建了一座35米的拱桥,铁路相当于建在拱桥上。”负责施工的中铁十一局集团郑万高铁5标项目部二分部副经理邓生近介绍,国庆期间仍在加班加点,完成隧道衬砌后,将进行无砟轨道铺设,预计10月中旬完工。

  高家坪隧道全长5506米,是郑万高铁全线岩溶最发育的高风险隧道之一,仅大小溶洞就有30多个,易发生突水、突泥等险情,施工难度大。其中一个溶洞与铁路垂直相交,直径15米,高近300米。高家坪隧道掘进至2.5千米时,发生约2.5万立方米的突泥。

  中铁十一局郑万高铁湖北段5标项目部副指挥长刘江介绍,项目部邀请国家铁路集团、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及全国知名隧道专家多次现场“会诊”,最终决定在正洞右侧开凿一个迂回导坑和一个泄水洞,释放地应力和排水。仅在修建的泄水洞、迂回导坑就有5600多米,比正洞还长,可以将正洞上方溶洞的水通过导坑和泄水洞排出。

  今年春节前后,200多名施工人员加班加点,仅花3个多月完成2年才能建好的泄水洞,创造了泄水洞的施工记录,为施工排水和后期列车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掘进全工序实现机械化

  桥梁隧道比达90%!郑万高铁被称为世界高铁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铁路之一。铁路隧道施工难度极大,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断创新,采用机械化、智能化方式施工,打造铁路隧道施工的样板工程。

  以高家坪隧道为例,该隧道围岩等级为Ⅲ级到Ⅴ级,较为复杂。“针对软弱围岩,过去采用分台阶施工,进度缓慢,施工风险高。高家坪隧道首次实现了全断面、全围岩级别、全工序的机械化智能化施工。”中铁十一局郑万高铁项目部指挥长黎建华介绍,项目部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摸清隧道前方地质情况,结合智能三臂凿岩台车随钻测量系统、掌子面围岩数码成像技术及云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对围岩等级自动分析、判断,自动推荐支护方案。

  施工过程中,掌子面钻孔、填充炸药等由智能三臂凿岩台车代替人工,30秒可以自动钻孔,比人工钻孔花数十分钟更省时。此外,隧道施工还使用了多功能拱架安装台车、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栈桥等新设备、新工装,实现了掘进全工序的机械化。

  “机械化、智能化施工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减少了施工人员,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黎建华介绍,该隧道施工标志着我国隧道施工智能化、机械化施工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隧道掘进更加智能化、机械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各站房冲刺年底验收

  在南漳县城关镇以北,如同大鹏展翅的南漳站雏形已现。站内,火花四溅,工人们正在搭建钢结构,部分墙面已开始安装瓷砖。该站为2个站台4条轨道线路,车站采用框架加网架屋面结构,轻巧而不失大气。负责施工的中铁城建集团现场负责人介绍,国庆期间都没有停工。

  沿线,南漳站、兴山站、巴东北站、神农架站站房都在抓紧施工,冲刺年底验收。

  郑万高铁通车后,将改变我省神农架、南漳、兴山、巴东不通高铁的历史。届时,郑万高铁将与汉十高铁在襄阳东站交汇,襄阳高铁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增强,至重庆和郑州均可实现2个小时内到达;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相连,成为连接中原、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快捷高速通道,对便利沿线群众出行,推动四地乡村振兴和三峡旅游资源开发、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在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互联互通基础上,襄阳市还将争取安康(经十堰、襄阳、随州、信阳)至合肥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推进随州至荆门、十堰经神农架至宜昌铁路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襄阳铁路运输网络。(记者林晶、通讯员肖帆、王梦峰)

编辑: 管理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