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一江清水送绿来

来源: 荆州日报 2021-12-02

  打开地图,坐标长江中下游,“九曲回肠”之地见荆州。

  483千米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境,蜿蜒如玉带,串起所辖8个县市区,占湖北省长江干线近一半。

  荆江两岸,生态“堤防”郁郁葱葱,点线连片,构筑“母亲河”的生态屏障。点缀其间的洋码头文创园、万寿公园、长江大桥、临江仙公园“串珠成链”,游人如织,形成荆江风情带靓丽的风景线。这是荆州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网红景点之一。

  5年来,荆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接续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拔钉清障”,不折不扣做好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

  绿色旋律之下,一幅碧水绕城、四季花香、鸟鸣鱼跃的美丽荆江新画卷徐徐展开。

  以绿为美 “颜值”提升     

  在修复中守护一江清水东流

  11月,荆江两岸迎来了一大批罕见的国宝级候鸟。“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濒危物种青头潜鸭、东方白鹳、小天鹅、紫水鸡,纷纷在长湖、洈水、崇湖、菱角湖等地“安家”。

  6月21日,荆江公安窑头埠附近,数头江豚嬉水的画面,萌翻了网友。

  去年秋季,荆江首次采集到长江顶级掠食者——鳤。

  越来越多的“水中精灵”现身,成为荆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风向标

  难以想象,曾经,荆江岸线满目疮痍、河道千疮百孔、非法捕捞猖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母亲河“病”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殷殷嘱托,荆州直击“长江大保护”难题重点,以壮士断腕的果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一场长江生态保卫战就此打响——

  绿色“指令”抓落实。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实施全省首个“一湖一法”《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制定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工作方案》《长江中游荆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推进河湖库长制,建立长江岸线管理员制度,进一步探索实施四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等;

  治乱清源出重拳。关停拆除长江干线340处非法砂石码头,腾退岸线55千米,破解“化工围江”,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62家,排查整改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溯源整治建立“身份证”,实施削减燃煤污染、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机动车船污染防治等“六大攻坚行动”,化解“垃圾围城”矛盾;

  严打犯罪零容忍。斩断非法采砂“黑手”、严打非法捕捞、全面杜绝长江水域盗采砂行为,开展护水、护鱼、护砂、护林、护法、护民“长江生态保卫战”,侦破涉案价值1.28亿元的郑国平非法采砂涉黑案等系列大要案件。

  生态修复下苦功。植树造林230万亩,完成退田还湖22万亩,每年投入过百亿元支持重大环境治理项目,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环长湖湿地修复、四湖流域生态补偿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一路走来,一组组数据,彰显了荆州生态环境的改善——

  长江干流荆州段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提升到92.9%,四湖总干渠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超过90%。秸秆禁烧综合考核连年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7%

  一路走来,一张张国家级名片,见证着荆州向绿而行的决心——

  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森林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长江中游平原湖区的样板和湖北唯一

  如今,漫步荆江两岸,码头、化工企业被绿树替代,“不毛之地”变身临江公园,岸上水中“人人守护”,美景处处可见。

  向绿而行 “价值”凸显

  在保护中擦亮经济发展底色

  1月5日,长江岸边,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中转站——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开港运营,今年将保证实现铁水联运500万吨

  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煤炭中转、交易平台和湖北省煤炭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十四五”期间,该基地煤炭物流量每年可达5000万吨,静态煤炭堆存能力500万吨,全力支撑荆州煤港建成长江沿线规模最大、指标最优的绿色多式联运现代化港口。

  黄金水道的价值凸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

  长江大保护中,我市持续实施非法码头整顿、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岸线资源清理整顿“三大专项行动”,严格执行港口规划,提升港区经济“含绿量”,推进多式联运,全面打通长江黄金水道连接中西部地区的物流大通道

  绿色托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两山论”的探索成果在逐步显现。

  向绿色转型要出路,一批高能耗、有污染的企业退出市场,一批企业提档升级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破解“化工围江”,乘着“关改搬转”的东风,76家沿江化工企业将实现“搬大、搬精、搬强、搬绿”。沙隆达、能特科技、汇达科技等沿江化工企业,搬入新厂区,加大技改投入,企业实现质的跨越;南海化工、嘉施利等企业,纳入传统产业升级资金支持范畴,更添发展后劲。

  向生态产业要动力,一批传统企业转型,为发展插上高科技的翅膀,一批新落户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恒盛工厂成功入选“2020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油成套装备智能化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是继荣成纸业、山鹰纸业、玖龙纸业之后,国内高档特种纸行业翘楚企业仙鹤股份造纸项目落户荆州,“华中纸都”将成为荆州又一张新名片;湖北金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完善了荆州市乃至湖北省制造业表面处理产业链。

  向生态优势要红利,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成为绿色发展新的增长极。

  城市向北,以生态立区的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块生态富地。坚持生态优先,文旅区将生态理念融入到顶层设计之中、体现到项目建设之中,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从规划源头把控结构性污染问题。

  截至今年4月,纪南文旅区引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12个,总投资超500亿元,打造了环长湖湿地修复工程楚国八百年等一批“绿色作品”,方特园、园博园“两园”引爆了荆州文化旅游市场。

  向绿而行,既要“颜值”,又要“价值”,荆州将持续朝着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奋发作为。

  因绿而兴 “产值”提升

  在发展中保障生态产品供给

  11月26日至28日,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松滋洈水、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荆州园博园、石首桃源小镇、松滋卸甲坪等生态景区引起广泛关注,荆州鱼糕、洪湖野藕汁、野莲汁等绿色农副产业被抢购一空。

  11月27日晚,荆州纪南文旅区郢城文化园正式开园,成为荆州市特色民俗示范区、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和网红农旅观光区文化旅游的新样板。

  4月25日,总投资16.58亿元的沙市洋码头文创园正式开园,江堤上车水马龙,码头上人流如织,曾经脏乱差之地变身城市“新客厅”。

  生态环境好转,越来越多荆州特色的优质生态产品“走出去”“亮出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荆州坚持在发展中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守护荆州的蓝天、碧水、净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惠民——居在荆州,犹如身在“画”中。

  一弯碧水绕进荆州古城,绿随水走,四季花开。住在荆州,人们推窗见绿,一个个城市湿地公园、一处处口袋游园犹如城市“绿肺”“氧吧”,一条条河流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步一景。

  一条荆江贯穿荆州全境,乘游船看长江壮美,天鹅洲长江故道中品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诗情画意,探访月光下江豚迷人的笑脸,赴长湖观中华秋沙鸭,美不胜收。

  这里,森林拥抱城市,满目皆绿,四时赏花,江南水乡般的诗情画意进入现实生活。

  生态利民——玩在荆州,感受荆楚风情。

  漫步荆州园博园,看生态园林与荆楚文化交相辉映;畅游烟波浩渺的百里洪湖,品味接天莲叶间的无穷意境;乘船游览松滋洈水,感受游湖观岛、赏溶洞的乐趣……

  不想远行,门口的口袋公园转一转,郊区的生态乡村游一游。

  市民政局门口,一处精心设计的微型公园,成为附近居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今年来,我市推动中心城区拆墙透绿,拆出一片天地,“绣”出一处风景,中心城区已在城市街头、拐角、单位大门等地建成51处口袋公园

  马山镇联山村菩提泉、弥市镇荆州玫瑰园、锣场镇锣山书院、三湖管理区三湖黄桃小镇……今年,全市推出3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正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为建设美丽乡村,我市持续建设生态示范市,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已创建53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62个省级以上生态村,“洪湖再生稻米”“洪湖莲藕”“洈水刁子鱼”“荆江鸭”等16个特色农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149个,打响“荆州味道”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支撑乡村游发展。

  生态为民——干在荆州,尽享生活惬意。

  乡村游,火了荆州区的铜岭村。这个村,曾负债300多万元,依托山水走乡村游路子,2018年建成了集住宿、餐饮、自主采摘、研学教育、农趣体验为一体的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为村民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年收入650万元

  在公园打工的村民李红,既是股东又是员工,每月有2000元工资,年底还享分红。曾在企业打工的村民郑新林,看到村里生态游火热,索性辞职回村打工。

  生态优势,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依托生态优势,越来越多的“生态达人”开启直播带货,推广生态旅游,“代言”绿色农产品,更多优秀生态产品推向市场。

  从牺牲绿水青山到修复绿水青山,从实现绿水青山到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荆州久久为功,“绿色接力棒”不断交接,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坚定,步履铿锵。

编辑: 刘荣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