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认定教师“出格”“合格”应有规格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1-12-1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12月9日,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微信公众号文章显示,在该校举办的初二年级学生讲座上,有位老师因“言论不当”引发网友热议。当日下午,该校已将该文章删除。海淀区教委工作人员正与校方“积极沟通”此事。

  原以为又是哪所学校哪位教师说了什么“出格”的话,搜罗网上消息,才发现该校举办的活动并无不妥,主讲教师所言也并未出格。只是该校开设的初二年级男生、女生成长课上,主讲老师的《成为更好的自己:海实初二年级卓越成长课程之男生、女生成长课》讲课中,有几句比喻性的议论:“做姑娘的要懂得自重、自爱”,穿“露胳膊、露腿、还露肚脐”的服饰不安全,还有诸如“女生应该像棉花一样洁白如玉……”,仅此而已。

  如果不被个别网友“挑刺”引发波澜,那绝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言之有理。偏偏就有网友斥责是“不值得宣传的新闻”,该活动是“女德班”,说辞是“封建糟粕”。我以为,该校举办“美丽女生成长计划”讲座,该老师倡导学生“做如棉花般洁白温暖的女子”并无不当。教师所面对的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是身心成熟的成年人。不是空讲大道理希望学生“学会怎么做人”,而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引导学生“怎么做男人、做女人”。这样讲述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收到教育效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网友议论并不可怕,学校删除了公众号上的报道,教育主管部门就没有必要再“沟通”了。谁都心知肚明,“沟通”离不开批评责难。如此,将会让教师无所适从,让教学处于“口难张、张口必被捉”的尴尬境地。

  这并非杞人忧天。前不久,轰动全国的山东五莲二中杨守梅老师“用课本抽打逃课学生被辞退”事件记忆犹新。那位老师就因管教两个逃课顽劣学生时,用书本敲打了几下,就变成了骇人听闻的“体罚”。为了息事宁人,学校不仅第一时间给老师作出停职、赔礼道歉、取消评优资格、党内警告、行政记过等处分,而且五莲县教体局还在事发两个多月后,对已停职处分的老师又进行“追加处理”:扣发当事教师一年奖励性绩效工资、责成学校新学年不再与杨老师签订聘用合同、将该教师纳入五莲县信用信息评价系统“黑名单”。曾经的一名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培养出多名优秀学生并被学生爱戴的老师,瞬间被挂上“没师德、没信誉”的坏名声。虽说后经央视《新闻周刊》和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央媒干预,当地县政府才撤销“追加处分”,让老师重回讲台。但坦率地说,此类事件能够得到中央主流媒体高度关注的只是极少数,更多敢于管教的教师并没有这样幸运。这些年来,因教育教学引发矛盾导致教师受到处罚乃至学生家长责骂、殴打的事件屡屡见诸网络。如果我们还动辄将正当教育或合理惩戒扣上“体罚”的大帽子,那必将误导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最终酿成基础教育多输局面。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批评禁止甚至处罚教师的“体罚”行为或不当言论是应该的,但应严格审视,区别对待,“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出祸害”。我们不能逼得中小学教师畏首畏尾、王顾左右而言他。若是该管的不敢管,该说的不敢说,甚至让教书育人陷入“高危职业”,那并非我们基础教育的幸事。政府部门应该拥有必要的担当,依法保护一线教师的合法履职权益,尤其是正常的教育教学权利。让老师有激情有信心有胆略教书育人,并在其中荣膺应有的获得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