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奔跑奋进】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来源: 荆州日报 2021-12-23

  报告说

  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持续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形成具有江汉平原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我们做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锡发:

  找准着力点 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作为

  “组织部门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在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中主动作为,为早日建成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贡献应有的力量。”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锡发表示。

  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要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全要素拓展“红色阵地”服务功能,深入总结发掘公安县“三个合作社”实践经验,全方位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打造江汉平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荆州样本”。

  二是要激活乡村振兴动力主轴,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坚持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等问题。

  三是做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着力培养选拔一批“红色头雁”“带头人”,把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将农村“两委”后备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招录重点,为乡村振兴培养储备一批农村实用人才。

  二是持续推进“千名人才服务基层行动”,认真落实《关于创新县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鼓励引导人才、资 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农村一线流动。

  三是加大“农村实用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实用拔尖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四是依托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大力实施“一村一匠”人才培养工程,挖掘培养一批乡村手工业者和传统艺人,推动乡村人才、产业、文化、生态深度融合。

  五是加大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建设,擦亮乡土人才培养这块“国字号”招牌,深化主体建设、激活功能要素,为乡村各类人才提供贴心服务,全面助力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从国:

  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

  “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要突出‘大’‘强’‘优’‘美’‘活’‘富’六个字,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从国表示,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聚力全面推进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三农”力量。

  荆州如何从农业大市变成农业强市?杨从国说,要——

  突出“大”字,筑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底盘,保持荆州农业大市地位;

  突出“强”字,毫不放松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延长锻粗做强重点农业产业链;

  突出“优”字,切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

  突出“美”字,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活”字,纵深推进农村改革工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突出“富”字,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会难以为继。”杨从国认为,荆州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打通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要围绕粮食、淡水产品、油菜籽、畜禽等四条产业链,按照技术结构图、应用领域图、产业布局图、发展路线图、招商目标图“五图作业”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延长锻粗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实现农产品多重价值转化增值,切实做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新成:

  凝心聚力持续攻坚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是荆州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新成说,市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将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凝心聚力,持续攻坚,为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谱写新篇章。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胡新成表示,将继续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重点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持续跟踪帮扶。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胡新成说,该局将——

  加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投入管理,逐步提高产业投入占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落实产业信贷、产业奖补等政策,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脱贫户或监测户通过产业和就业增收;

  加强驻村工作队选派培养,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加法”和深化基层减负的“减法”,创新产业收益分享模式,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提高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以片带建设为抓手,加大衔接投入,首批推动建设29个片带、208个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将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荆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平:

  让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产业

  “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关键在产业兴旺,大力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荆州高新区责无旁贷。”荆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平表示,高新区将聚焦“打造农业科创为特色的创新发展聚集区、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这一目标,围绕智能制造、现代物流、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引资,推动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产业。

  锚定目标抓发展,真抓实干开新局。李平介绍,荆州高新区将聚焦高科技项目、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科研机构、高标准服务机构,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奋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新标杆;加快两湖绿谷整体搬迁,推动中国供销冷链物流、锦欣水产、栗满多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农业流通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贸易集聚辐射能力。

  集聚优秀人才是构筑科创高地的基础。李平表示,高新区将依托长江大学等高校院所优势科技教育资源,以长江科技创新港、长江大学科技孵化园、高新区高新技术孵化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创新孵化载体为支点,聚集、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一批企校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智力驱动的“内核”。

  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秀容:

  以“四个建设”引领产业发展

  经营主体如何抢抓机遇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秀容认为,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实行全链条开发。

  “未来五年,我们将从建设标准化示范种养基地、建设现代化食品加工园区、建设高标准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全国领先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方面发力,打造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胡秀容说,公司计划建设荆江鸭和莲藕优质原料示范基地,为企业开展新品种培育、示范、推广提供保障,延长禽蛋加工产业链,积极探索“产业研究院+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民政富;在临空经济区建设集屠宰、加工和研发于一体的荆江鸭加工基地;完善仓储物流和收购网点设施,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水平。

  胡秀容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家专注于卤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小胡鸭”责无旁贷。在现有“湖北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联合省农科院、华农、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集中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重点解决“小胡鸭”公司和江汉平原食品企业产品开发、特色种养技术、专用农资、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储藏保鲜等关键问题。

  专家谈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乡村振兴“荆州样板”

  荆州市社科联学术委员

  长江大学教授

  何蒲明

  江汉平原农业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美誉。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既顺应了“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又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对荆州的期待,也符合荆州人民的期盼,可谓正当其时。荆州要作好标杆、作好示范,着力描绘“万里长江、美在荆江”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荆州样板。

  发挥江汉平原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五大农业产业链。江汉平原的优势、特色和潜力都在农业,要通过建基地,育龙头,树品牌,融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点打造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家禽及蛋制品、菜籽油等五大农业产业链。

  以“产-城-人”互动融合为目标,促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通过规划引导,充分挖掘与开发农业多功能性,引入和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结合荆州的特色资源和文化,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产-城-人”互动融合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注重实效,全面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人居环境难点、痛点问题,把好事办好,让农民满意。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打造中国“农业绿谷”。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以“双水双绿”产业为基础,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高效利用,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深刻领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的内涵,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按照“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的要求,做好发展规划、政策保障、工作机制、产业发展、帮扶机制等方面的有效衔接,真正把“接力棒”交好,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

  打造数字乡村,赋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要尽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强化数据采集管理,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和“一个网”,做好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市民盼

  合作社理事长杨巧玲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些年,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新农人的培育,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留在家乡发展,大家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的作用,树品牌、抓品质、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让不少优质农副产品走了出去,打响了名号。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活力因子”。我们要艰苦奋斗,勇毅前行,在广袤大地上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社区居民杨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每名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国庆长假回了趟老家,发现现在农村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社会治安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舒适,晚上散步还有路灯,日子过得很惬意。未来希望多建农村书屋,多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多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让居民远离牌桌。

  乡镇居民周满福

  我来自农村,对乡村振兴最为关注。近年来,荆州立足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希望以乡村旅游业激活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风情小镇、风情乡村、特色农业示范园、主题休闲农业园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

编辑: 刘荣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