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精心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苗木”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1-09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戴军)今天(1月9日),荆州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两会期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五区五中心”、高质量发展成为各位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笔者认为,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用实际行动早日把“五区五中心”的“路线图”变成“实景图”,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各类人才的强力执行和奋斗打拼。可以说,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有千方百计发挥了人才的力量,才算真正抓住了荆州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在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市委书记吴锦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天下英才聚荆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事实上,荆州各县市区的人才工作正加紧建设。在江陵,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前不久已专题召开了人才工作研讨会,一系列活动已经或正在实施;在监利,一场征集成功人士信息的大摸底正在广泛开展……可以说,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在荆州各地已成共识。

  两会期间,肖吉武委员代表江陵县政协提出建议,要坚持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为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汇聚人才力量,无疑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如何做好“汇聚人才力量”这篇大文章,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德政工程。虽然金钱可以解决人才引进急需的住房、生活等问题,但一个现代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最终取决于其提供的生存资源与发展机会。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此次荆州两会明确了建设“五区五中心”,就是要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尤其是2022年工作重点中提到的“9个坚定不移”,涉及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补齐创新驱动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群众生活品质等,以及由此生发的将要牢牢把握的“五个着力点”,无疑不是围绕着城市的“集聚”而展开。可见,今天的荆州,随着“集聚”能力的与日俱增,对人才的吸引力已毋庸置疑,我们有理由对荆州的未来充满信心。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问题是关系到荆州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荆州实际,如何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解决人才工作的痛点。在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的背景下,破除体制壁垒,以深化改革筑牢人才发展的制度之基、开掘人才发展的活力之源。比如,积极为人才松绑,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走出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误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清除身份、人事关系等“拦路虎”、“玻璃门”,铺设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其次是瞄准人才引进的重点。拒绝“捡到篮子都是菜”“眉毛胡子一把抓”,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需要,列出人才需求的清单,再有针对性地精准引进。就荆州而言,特别是青年人才、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尤显重要,因为中青年是城市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中坚力量。第三,建好人才使用的落脚点。可充分发挥名师、名家工作室的抓手、阵地作用,鼓励各类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实行项目、课题等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进一步激励引导广大人才担当作为,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花若盛开,清风自来。城市与人才最好的关系是共同生长,比翼齐飞。当前,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势已定,蓝图绘就,荆州的人才工作也如同荆州的发展,理应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做好荆州的人才工作,我们要抱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的心态,拿出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的“大手笔”。会后,落实两会精神,可将人才工作一并纳入,让“创新因子”的“一池春水”浇筑向阳而长、拔节有声的“人才苗木”,唯有耕耘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荆州的人才工作才能根深叶茂,荆州的高质量发展才会生机勃勃,指日可待。

编辑: 苏园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