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让读书成为心灵的“伊甸园”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4-24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胡梦婷)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热潮”一下子冲上微博热搜,各大朋友圈也竞相转发。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初衷是好的,但热潮散后,又有多少人放下了手机,真正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呢?读书,不应是一种形式,而应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热爱。
过去,一份报纸抢着看,当下,纸质书刊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也无人问津,书店打折促销之后也少有人购买。公交、地铁上,乘客几乎都在埋头刷手机。现在的“抖音”“快手”小视频等老少皆宜,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送爱心送火箭,八点就要上床睡觉的爷爷奶奶也要多刷个把小时的视频。但书本的出镜率越来越低,孜孜不倦潜心捧读者反而成了“另类”。
眼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阅读?一些人书架上摆满了书,时不时还购置一些“好书推荐”“必读书目”等,但大多数甚至连包装都没拆封,似乎买了就是看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确实让很多“打工人”无法静下来读一篇文章、读一本好书。电子阅览的碎片化、互动性、趣味性、即时性似乎更符合下班之后的业余生活,更能迎合大多数人的网络社交需要。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看手机也是一种阅读,剔除一些低俗、陋俗、粗俗、庸俗的网络糟粕去刷屏,也是看世界、接收知识的学习方式。但是,屏幕连接的网络世界,不但没有帮助我们克服一些焦虑、成瘾的消极状态,反而使之加深。看小视频完全不用动脑子,慢慢地,你的深度思考能力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弱化。当我们把互联网作为自己的万能传媒,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时候,在我们作出的所有牺牲当中,最大的牺牲可能就是专注能力的丧失。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质。为人父母,对子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读书。但读书一定不是少年人为了吃一颗棒棒糖、看会动画片、和小伙伴们玩会游戏的“垫脚石”,也不是青年人暂时躲避父母的唠叨、逃避复杂社会的“安乐所”,它应该是少年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阅读励志,更应该是中年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指点迷津,也应该是老年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神采飞扬。
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学习强国”平台里有一个“文化”专题,里面包含了读书、电子书、中国文学、中华诗词等多个内容,我像发现宝藏似的每个都点进去看了看,不禁懊恼“相见恨晚”。如今,为了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同步俱进,纸质媒体也做了很大的改变,很多报刊都有了电子客户端,“在线听书”也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俗话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不安,疫情不宁,我们更有必要提醒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不要冷落了激励人类和平进步的世界读书日。让读书成为这个动荡不羁的大千世界里的“伊甸园”。
编辑: 柯亚琴
相关新闻
- 荆江评论:给孩子一个“书香童年” 2022-04-23
- 荆江评论:让“刘畊宏女孩”之风更和煦 2022-04-22
- 荆江评论:中华复兴,青年当自强 2022-04-22
- 荆江评论:荆州跨长江发展恰逢其时 2022-04-22
- 荆江评论:青年干部要努力做到“三聚焦” 2022-04-19
荆州新闻网微信
无线荆州APP
HI荆州抖音号
跟着小风走微信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