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评论:“遮字招牌”遮住了什么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5-07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赖佳帆)近日,山东德州多家商铺招牌“烟”、“酒”二字被遮挡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议论。网传山东德州多家临街商铺招牌中,为了落实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凡是有“烟”、“酒”二字的招牌都被人为遮挡了起来,比如“原浆啤酒”变成了“原浆啤”。官方回应称,此举是按照规定对不适宜招牌进行取缔的措施。媒体报道的信息还显示,这项整顿商户烟酒招牌的事,大背景是助力德州的创文活动,具体涉及的子项目是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粗略看上去,在学校周边减少泛烟酒类广告,出发点可以理解,但要不要做到抹除烟酒二字的程度,弹性很大。这样啼笑皆非的“遮字招牌”,遮不住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遮字招牌”,遮住了主要矛盾。德州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不适宜”招牌,主要原因在于问政不精,施策不准。创建文明城市不仅需要光鲜亮丽的“面子”,更需要实实在在的“里子”,光靠一两块“遮羞布”,遮不住回避问题的消极态度,遮不住舍本逐末的不实作风。一些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人民谋福祉,但最终落地却“变了味”。为了能让好政策实施不走样、落地不变形,就一定要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绿色和谐发展,在共治共建共享中提高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才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整治良方。

“遮字招牌”,遮住了为民初心。“遮字招牌”不仅不便于店铺经营,更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初衷背道而驰,反而为城市增添了“多此一举”的“伤疤”。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以民为本的第一要义,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建文明城市本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但不能被形式主义蒙了心、遮了眼。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遮字招牌”,遮住了求真务实。“遮字招牌”的出现,与层层加码的形式主义、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官僚主义脱不了干系。在行政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一方面要让政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另一方面惟有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才能收到工作实效。只有迎来往送的少了,沉下去察民情、惠民生的多了;只有在手机上“盯群”、“收到”的少了,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的多了,这样才能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凝聚起实干兴邦正能量。
德州的“遮字招牌”在发人深省的同时,也敲响了一记警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只有真抓实干,以实干赢得民心,以实绩护航发展,才能真正成就无愧时代的丰功伟绩。
编辑: 柯亚琴
相关新闻
- 荆江评论:聚焦青干需求 助推成长成才 2022-05-07
- 荆江评论:盘活“沉睡资源” 打造安居养老 2022-05-06
- 荆江评论:扎根基层,放飞青春梦想 2022-05-06
- 荆江评论:培育镇域“小老虎” 汇聚全域“大精彩” 2022-05-06
- 荆江评论:追忆火红青春,立志振兴中华 2022-05-05
荆州新闻网微信
无线荆州APP
HI荆州抖音号
跟着小风走微信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