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石首:油菜种植“一菜两用”,让荒田变身“黄金聚宝盆”

来源: 荆州日报 2022-05-15

  “这油菜种得很好!”

  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来到石首市久合垸乡横风岭村,看着沉甸甸的油菜荚压弯了枝头,一个个油菜荚籽粒饱满、结管密实,他一边称赞一边拿出手机拍下油菜地的丰收之景。

  在以前,横风岭村没有大片种植油菜的惯例,大片的农田荒芜,村民们既痛心又无奈。

  近年来,石首市与长江大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主动对接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产业“515”行动,在南口镇建设油菜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基地,并在久合垸乡横风岭村开展油菜“一菜两用”示范,实现油菜生产提质扩面、农民增产增收。

  为了重启村民对土地的热情,把荒田利用起来,新一届“村两委”费了不少心思。村委一班人在得知“双低”油菜的实验田投放项目时,他们抓住机遇,千方百计鼓励村民种植油菜:村民不愿意耕荒地,他们就免费为村民机耕荒地三千多亩;到了病虫害防治时期,他们就无偿为村民抛洒农药化肥......终于,尝到“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模式带来的“甜头”后,自告奋勇种植油菜的村民越来越多,横风岭村的荒田也逐渐变成了“黄金聚宝盆”。

  84岁高龄的傅廷栋院士走在田间地头,拿起油菜荚仔细查看结籽率。横风岭村党支部书记邹先国介绍,“一菜两用”模式,就是既可摘菜薹又能收菜籽。亩产2000斤左右的油菜薹采摘完后继续进行田间管理,到夏收季节每亩还能收获200斤左右的菜籽,实现了一亩田种一种农作物,农民有了两份收入。

  “傅院士您来我的油菜地里看看吧!”今年种植了12亩油菜的村民胡宜强跑到傅廷栋院士身旁兴奋地说:“通过两到四次的采摘,我种的油菜不但没有减产,反而比没有被采摘的油菜结荚率更高!”

  像胡宜强一样转变观念,靠“一菜两用”模式过上舒心日子的村民不在少数。村里曾经的水稻种植大户郑文国,流转土地170亩,这几年跟着村里的发展思路转,在油菜轮作带动下,把150亩冬闲田全部种上双低油菜,收获油菜籽3万多斤。

  “要不是村干部们轮流来给我们做思想工作,为我们解忧除难,我们还真不敢迈出这一步!”村民赵志凯说,他流转120亩地之前种植一季水稻,感觉赚钱太少。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好几次一大早就上门与他沟通,建议他示范种植“双低”油菜。村干部的“三顾茅庐”打动了赵志凯,仅仅一周时间,他将所有田块全部种上“双低”油菜,还搞起10余亩“一菜两用”示范种植,彻底走出了困境......

  傅廷栋院士在村民们的热情邀请下,来到各家的油菜地里转了又转、看了又看。他说:“横风岭村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利用自己本土优势,用智慧和汗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农民种植油菜增产增收起到了带头作用!”

  如今,石首市久合垸乡横风岭村3700亩冬闲田,3100亩种植油菜,600亩示范“一菜两用”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全村增加收入300万元。(记者 孙晓旭 通讯员 郝继华

编辑: 肖琦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