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争做基层“泥土型”选调干部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5-16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近几年,荆州每年都会招录相当数量的选调生。在荆州市委党校接受完岗前培训后,选调生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安排到村任职两年时间,履行大学生村官有关职责。由于选调生的报考条件设置为“本年度的应届毕业生”,对本硕博学历的考生也有相应的年龄限制,因此选调生大多呈现从“家门”到“校园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特征。

  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有越来越多年纪轻、学历高、岗位优的选调生群体活跃在工作一线。以荆州为例,一般会根据选调生的籍贯、学历、专业、特长等综合条件,将其分配到不同县市区的基层村社进行“墩苗”锻炼。荆州幅员辽阔、物产丰饶,下辖的各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工农布局情况各异,同一批次的选调生分配的村社也不尽相同。有的村社距离城区较近,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还有一些村社位于远离城区、经济薄弱的乡镇,有的出现空心化、老年化、留守人口多等发展困局。面对陌生复杂的工作环境,扎根基层的选调生需要努力摆脱身上的“学生气”“稚气”“浮气”,在泥土的芬芳和群众的期待中,理解和悟透最真实、最朴素、最纯粹的基层中国。

  一是学会走“土路”,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基层情怀。要把基层当作锤炼党性的熔炉和干事创业的舞台,在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发挥选调生“第一梯队”的示范作用,更加深入地走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要对土地充满感情、爱得深沉,自觉形塑对于“泥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头顶天、脚踩地,怀着干事创业的激情扎根于基层,毫不动摇践行为民宗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切实当好基层群众的“主心骨”、村域发展的“领头雁”、争先创优的“排头兵”,在竭力工作、燃烧自我、奉献青春中践行自我的初心使命。多到田间地头走“土路”、多到房前屋后察民忧、多到村组一线访疾苦,与人民群众交真情、用真心、讲真话,把基层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二是主动尝“土味”,锚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坐标。选调生要甘愿放下“高冷”的干部架子,自觉革除思想上的“官气”“傲气”,不要认为自己年纪轻、学历高、岗位优,就可以拒人民群众于千里之外。要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用脚步丈量基层民意,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身体力行、真抓实干、造福百姓,脚上多沾一点泥土、身上多流一些汗水,在农村的小道上,帮群众多推几回车辆、扛几回农具、撑几回雨伞。坚持多下田间地头,做好新时代的“寻乌调查”,充分发挥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和学历优势,帮助乡里乡亲挖掉“穷根”“苦根”。脚踩泥土、俯下身子,挽起裤腿、甩开膀子,设身处地听民声、察民情,真真切切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

  三是善于办“土事”,聚焦“群众生活无小事”的国之大者。不要拿所谓“高端”“新奇”“洋气”等水土不服的方法去解构基层中国,要在一步一个泥脚印的生动实践中发掘、讲好本土故事。多沾泥土、多接地气,不打官腔、不说妄语,学会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话心事。广泛接触农村生活,与百姓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力反映、解决基层群众的愿望、诉求、利益。不要长时间待在办公室,局限于了解“书房”“上级”的情况,不要习惯“纸上谈兵”“囫囵吞枣”,对农村情况“一问三不知”,与群众严重脱节。要甘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把在科研院所学习到的“新知识”转化为应急处突的“好办法”,着力推动村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付出真情、掌握民情,用双脚走遍农村的每一条小路,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解决基层的各类问题。敢冲、敢闯、敢啃硬骨头,以实际行动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喝彩与点赞。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