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把“沉甸甸”的责任化为“暖融融”的行动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5-16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5.15”,是个特别的日子——国际家庭日,正值《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第一个宣传教育周。家庭教育的责任再次成为“焦点”,引起热议。

  责任是“沉甸甸”的。小而言之,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穷尽一生的理想;大而言之,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家庭而言,父母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带来的后果;对于孩子而言,童年太短,未来很长;童年只有一次,陪伴无法替代。

  行动要“暖融融”。“暖融融”是家庭的“原味”,也是家教的特质。一个完整意义的家庭,不只是简单的组织结构的完整,更应是功能齐全、结构稳定、关系和谐、家风优良。

  《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引领”和“促进”的意义大于“约束”和“惩戒”。第二章第十七条列出的“八种方式方法”,就是一份鲜明的“行动指南”。

  亲自养育,陪伴第一。当下,父母“生而不养”者多,或身不由己,或祖辈越位。我们不否定祖辈隔代养育的好处,但终究不能替代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实践证明,父母亲子陪伴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塑造。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父母陪伴何其重要。古诗云,“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父母一定要记住:人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旦错过,父母将永无弥补之机。

  共同参与,各有侧重。当下,养育任务由母亲承担者众,如“全职妈妈”,因而也就有了不少的“影子爸爸”。我们不否认母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但“爸爸”的角色功能也不能缺位。勇敢、果断、坚强和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创新创造的习惯和能力等等,孩子多半是从父亲的身上习得的。

  育在日常,言传身教。家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影响。最好的榜样,是父母。父母中至少要有一个能成为孩子的生命“原型”,言行一致,勤勉向上,指引其成长的方向;最好的影响,则是日常小事中慢慢“涵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尊重差异,因势利导。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花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许多可能,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如此心态,我们就会少一些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就会少一些与同龄孩子的攀比,就不会给孩子早早地贴上种种标签。我们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努力去发现孩子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扬长补短。

  正视问题,严慈相济。少年是一个在屡次“试错”“犯错”中不断修正成长的年华。对于错误,既要包容,又要把错误变成教育的契机,把握它,用好它,既不能放纵不管,又不能小题大做。把握好这个度,就要严慈相济。思想问题,重在激励;性格问题,平等沟通;习惯问题,适时提醒;品行问题,从严管教。

  从“沉甸甸”的责任,到“暖融融”的行动,家庭好了,教育才会好,孩子好了,未来才会好。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