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赓续“寻乌精神” 做好田野调查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5-27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1930年5月,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作了题为《寻乌调查》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8万余字,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了全面且详尽的考察分析。《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的调查研究思想与方法,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而基层一线有相当数量的年轻公职人员,大多是应届毕业就考取了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由于他们久居城镇、年纪尚轻、学历较高、经验偏少,往往会被环境差、人员少、事务杂、强度大的基层现状搞得“手足无措”“水土不服”。而农村的广阔天地,似乎也与年轻公职人员的“远大理想”“凌云壮志”产生了抵牾与落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年轻公职人员如何在“水土不服”中守住初心、践行使命、展现作为,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扎实做好田野调查、了解社情民意、悟透基层中国是需要面对的首要课题。

  一是赓续“寻乌精神”,务求问题导向。如果缺乏工作目标,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调查研究也就沦为了“走马观花”“一得自矜”。调研导向模糊不清,整个调研活动就会“南辕北辙”,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尴尬境地。不仅看不到真实情况,基层也会陷入疲于应付的怪圈,反而容易贻误时机,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个性问题演变成共性问题。要了解基层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吃透有关政策规定以及调研课题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状况。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调查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开展调查研究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不能拈轻怕重、挑肥拣瘦。不能总是拿容易解决的问题“开刀”,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蹲点”,去毗邻城区的村社“下沉”。再“精致”的调研报告,如果只是为了“交差”“应付”,掉入形式主义的陷阱,本质上也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

  二是赓续“寻乌精神”,务求进村入户。推进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田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既不可“居庙堂之高”而疏远基层,也不可“谈笑有鸿儒”而轻慢百姓。只有实实在在干事问民,才有可能掌握基层中国最真实的信息。要和广大群众心连心,要去田间地头觅问题,要与“乡野村夫”唠唠嗑。整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着电脑绞尽脑汁地东拼西凑,将文字汇报奉为圭臬,视“二手材料”无比神圣,就难以聚焦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痛点、堵点。要根治调查研究“不深不实”之风,杜绝“道听途说”“复制粘贴”“翻翻材料”的调研手段。要围绕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约瓶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呼声,感受疾苦、汲取智慧。要做到率先垂范、轻车简从,不好面子、不讲排场、不摆架子,去除繁文缛节、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

  三是赓续“寻乌精神”,务求一丝不苟。要做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不能“纸上谈兵”“望梅止渴”。要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调查态度,一丝不苟、艰苦细致的调查作风,避免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从文件到文件。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和要害环节、分清浅层问题和深层问题,既不能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也不能以偏概全、囫囵吞枣。既要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要优先对苗头倾向性问题和转折点问题进行调研,着重突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等重点难点。采取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综合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手段,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招硬招,不断用问题整改的实效来检验调研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践性,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推进工作的“看家本领”。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