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5000亿元专项支持中小微企业 湖北出台金融助企纾困22条

来源: 湖北日报 2022-06-09

  6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助企纾困工作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今年安排5000亿元以上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

  《若干措施》分四部分共22条,着力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好逆周期调节要求,通过合理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优化和改进各项金融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按照“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政策要求,我省将全力推进信贷投放量增价降,积极挖掘市场主体和项目有效需求,扩大新增贷款投放。支持中小微企业信贷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今年安排5000亿元以上专项信贷资金,全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200亿元以上。单列300亿元以上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稳链保供方面,要求支持做大做强“51020”现代产业集群,做好粮食安全、民生物资保供金融支持,完善煤炭等能源供应金融服务。减息让利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方面,力争让利实体经济340亿元。

  针对受困主体,《若干措施》提出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支持受困主体贷款展期、续贷、调整还款计划,要求金融机构不得盲目压贷、抽贷、断贷。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和个人,相关逾期贷款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征信系统。 (张阳春)

  相关阅读:

  打通金融纾困“最后一公里”

  首批企业获112亿元融资“输血”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餐饮商贸、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外贸等行业经营困难企业明显增多。

  “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金融机构搭把手、拉一把。”6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李斌称,面对受困主体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通过金融“输血”纾困市场主体。

  千余家企业入列纾困名单

  为更好发挥金融帮扶作用,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金融助企纾困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据介绍,《若干措施》由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包括全力实现信贷投放量增价降、积极实施受困主体金融纾困政策、积极改善受困主体金融服务、持续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4个部分共22条具体举措。

  聚焦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交通物流、外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若干措施》提出具体支持政策。由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受困企业名单,对名单内企业,金融机构主动走访对接,与企业多方会商,针对性开展信用培植,解决问题、提供帮扶。

  我省已确定首批1000余家重点行业纾困企业名单,其中交通物流企业594家、批零住餐企业300家、文化旅游企业278家。截至6月6日,全省金融机构共为上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12.27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65笔,金额约21.6亿元。

  “无还本续贷”余额增长五成

  如何“对症下药”帮扶受困企业?《若干措施》提出系列具体扶持政策,支持受困主体贷款展期、续贷、调整还款计划,要求金融机构不得盲目压贷、抽贷、断贷。

  湖北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许白贞介绍称,鼓励银行机构合理运用“无还本续贷”方式缓解客户还款压力,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覆盖面,对于符合“无还本续贷”办理条件的小微企业“应办尽办”,对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开辟续贷纾困绿色通道。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末,湖北辖内银行业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达到483.31亿元,同比增长50.34%。

  针对房地产领域,《若干措施》要求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在资金安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加大对风险处置项目的支持力度。

  财政金融政策联合发力

  助企纾困过程中,还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财政金融政策的联动作用。省财政厅副厅长赵红兵介绍,由市县政府联合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和特困行业纾困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跟进,进行融资增信,市县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贴息,省财政厅对贷款贴息按一定比例给予奖补支持。

  融资担保,在提高中小微企业信贷获得性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陈宽宏介绍,为纾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全省着力构建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效果已经显现。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组建不到一个月,已有1000万元的信用担保业务落地。

  为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若干措施》要求省级金融机构设立支持稳企纾困热线电话,向全社会公开,实时接收政策咨询、问题反映,解决受困市场主体诉求。同时,省金融办设立监督电话,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督查督办。(张阳春)

编辑: 肖琦

相关新闻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