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荆楚非凡十年 砥砺奋斗之志

来源: 湖北日报 新华社 2022-09-24

  时间的航船,驶过非凡十年。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踔厉奋发,走过非凡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湖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并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提出“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等重要要求,寄予“三个一定能够”的殷切期望,作出“三个没有改变”的重大判断,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

  时光回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亲切关怀,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画面,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感人故事,一串串凝聚艰辛的奋斗足迹,共同写就非凡十年的精彩答卷。

  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历史使命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科学定位: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22日上午,总书记来到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同工作人员和前来办理产权流转交易鉴证手续的农民交谈。 新华社发

  十年来,湖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享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历史荣光,成功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国际盛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建成支点”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在前列”迈出关键性步伐、“谱写新篇”取得标志性成果。

  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7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态势。

  今天的湖北,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人民领袖牵挂湖北人民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总书记在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广场同干部群众亲切交流。新华社发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来到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小广场上时,干部群众纷纷围拢过来,欢呼着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我一直牵挂着武汉人民,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看望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考察武汉,三次深入基层社区,跟群众拉家常、嘘寒问暖。

  “大家一起加油,再坚持一下!”2020年3月10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考察,来到火神山医院和东湖新城社区,了解疫情防控工作,看望一线工作者。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民之家考察两型社会展览。看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取得很多进展,总书记很高兴。他说,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是发展内在要求。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

  从城市到农村,人民,一直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鄂州调研城乡一体化工作。在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总书记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亲切交流。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9年来,擦亮‘山水乡愁’品牌,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峒山村村委会主任占志启说,9年来,峒山村一年一个样。黛瓦白墙高低错落,乡村公路通村入组,水杉、樱花、荷花处处皆景,已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三峡移民新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情况。在村里的便民洗衣池,他试着和村民一起捶洗衣服,了解村民们的生活。在这里,总书记留下深情寄语:“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

  现在的许家冲村,每一寸土地都在焕发生机、积蓄力量。

  2022年8月,“中国这十年·湖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彰显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数字,是荆楚儿女交出的英雄答卷。

  十年来,湖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北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2021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万亿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1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2%、创历史新高。

  湖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全力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有效处置局部输入性疫情。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深化疾控体系改革,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持续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必答题”。

  今天的湖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3年、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光谷)。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望,布局深远。

  2022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激光科技馆,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新华社发

  今年6月28日,在华工激光生产车间,习近平总书记在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前驻足。这台由华工激光自主研发的设备,可在十几秒内完成对集成上千块芯片载板的扫描,识别芯片是否合格的同时,为每一块芯片打上相应标签。

  “我们耗时两年多,攻克了这项‘卡脖子’技术。”华工激光副总工程师程伟向总书记报告说,国产设备不仅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更高,价格还便宜一大截;去年底投入商业化应用以来,短短半年已占据国内市场20%的份额。

  十年来,湖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出台“1+4”等科技政策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建和在建6个大科学装置,组建10个湖北实验室并实体化运行,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规上工业产值迈上5万亿台阶,15个产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三个过万”。

  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建设,引导各市州差异化发展、协同化发展,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自贸区开放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四纵四横一核心”高铁枢纽网加快构建,“双枢纽、多支线”航空客货运通道初步形成。

  今天的湖北,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的河。

  2013年7月21日上午,滂沱大雨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阳逻港区,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新华社发

  “总书记殷殷嘱托,让湖北的港口脱胎换骨。”余立麒在港口工作20年,他说,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以来的9年,是阳逻港发生巨变的9年。

  9年来,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约10%,吞吐量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为全国统筹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基本形成陆海统筹、双向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荆州、三峡坝区等地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他指出,“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十年来,湖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坚决抓好长江大保护,围绕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双十”工程和“新双十”行动,“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 443家,取缔各类码头1810个,腾退长江岸线149.8公里,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7%,19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3.7%,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户武汉并投入运营,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

  今天的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展现了“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生态美景。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