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乡村教育决不能“拉胯”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2-09-27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定居,致使诸多乡村越来越调零,农业热闹的景象也逐渐消退。尤其是在资源日益富集、教师住教分离、生源流动加剧等复杂因素的堆叠之下,更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窘境。

  针对乡村适龄人口大幅下降的客观现实,调整乡村教育资源的布局配置也被提上了日程。部分地区甚至由于学生数量太少,无法开设应有的课程和年级。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学校经费普遍困难、教师工资缺口问题凸显,乡村中小学撤并成为大势所趋。撤校并点之后,虽然在客观上降低了总体办学成本,但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后遗症。比如,某些地区为了完成撤并任务而罔顾客观条件,盲目地搞“一刀切”。乡村中小学一般都是本地的“最高学府”和文化中心,其对于传播知识、形塑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一旦学校迁走,乡村也不可避免地趋化为“文化沙漠”。每一所学校的消亡废弃,都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家长负担的加重,周边学生上学路途的距离和风险也在与日俱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撤校并点也在为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推波助澜。作为乡村的文化标杆,没有学校泽被的居民区,房子修得再富丽堂皇、高贵典雅,也始终阻挡不了人们寻求更好教育资源的步伐。不可否认,撤校并点的确提升了校舍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办学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办学成本。然而,此种所谓的“节约成本”,只是将部分政府的经济成本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乡村教育衰落所诱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有能力者被迫迁徙,无能力者被迫留守。经济收入尚可的家庭,会让孩子远赴地级市、省会城市留校住读;而大多数普通家庭受限于经济实力,则会选择让孩子在其他仍保留有中小学的乡镇就读。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看见很多小小年纪的学生,孤身一人手提书包行李,在公路沿线乘坐农村客运去往学校。

  乡村教育日益“空心化”的现实图景之下,所造就的不仅仅是乡村文教意境的稀释,更是让城乡发展的鸿沟变得愈发难以跨越。与乡村教育的困境所形成吊诡反差的是,舆论场上拥有热度的事件却依旧是“32名研究生录而不读”“社科院女研究生休学回家产子”以及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新闻。一方面,乡村学子独自一人乘坐颠簸破旧的班车客运,只为拥有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部分网友却秉持所谓“理性”“中立”“客观”的宽容立场,声称“大众要充分尊重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的个人神圣权利”。宏大叙事维度之下,世界的迥异与人生的参差,泾渭分明。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只要教育有生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有希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中就天然地隐含着对乡村教育的帮扶与支持。乡村教育,是当下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事,乡村教育不敢拉胯、更不能拉胯。如果乡村教育荒废,荒废的并不仅仅是一代人、两代人。社会的资源与关注视角,也应该更多地倾斜、投射到朴素、真实与纯粹的乡土中国,给广大贫弱的乡村教育“输血”“造血”,给那些甘愿扎根乡村、燃烧自我的基层老师以切实、强大的支持。只有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全民参与进来,方能给乡村带来更全面、更普惠、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更多普通孩子在星星点点不为人知的贫瘠角落里,看到光的希望。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