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当个废物”并不可取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2-2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仲旺)短视频《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最近在社交平台火了。某211名校出身的弯弯和超超,向网友讲述了自己“高开低走”的人生境遇。面对毕业之后的“命途多舛”,两位主人公坦言“当个废物也没有关系”。短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情与共鸣,有评论直言“这仿佛就是在演我”。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总量迅速攀升。据教育部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多达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而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更是预计高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史上最难毕业季”等话题,年年都要冲上热搜榜单,“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几乎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在疫情反复、经济疲软、国际冲突等多重负面因素的叠加之下,学历贬值、就业内卷、考研高考化等社会竞争现象愈演愈烈,高校毕业生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举步维艰、焦头烂额,短期内“毕业即失业”更成为高概率事件。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永远隔着一座大山。长久以来,在世人的固有印象中,诸如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备受就业市场青睐。作为天之骄子的他们,发展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几乎不会为毕业找工作或待遇福利差而发愁。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短视频中的两位主人公接近而立之年,一个毕业5年换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000元,一个跨考中传硕士却从头学画画、去火锅店干保洁。纵然,社会舆论对二者“当个废物”的自嘲言论表示出了宽容与鼓励,但她们“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却是无法辩驳的客观事实。如此真实且割裂的反差图景之下,短视频中二者声称“当个废物也没有关系”的价值观念,就确有必要进行商榷探讨了。

  浏览短视频下方数以千计的跟帖评论,网友对二者碌碌无为的五年青春给予了清一色的肯定与安慰,甚至还有热评表示“居然没有负债,这是社会精英啊”。各式各样的宽慰、祝福刷屏之下,毕业后“当个废物”似乎成为了青年学子的必然选择与标准答案。此种看似很有道理的“废物文学”,并不值得年轻人将其奉为人生信条。它竭力营造出一些顺耳中听的“快感式文案”,诱导青年不去思考其中的是非曲直,本质上是借“尊重”“宽容”之名,行“摆烂”“躺平”之实。即使在就业环境如此恶劣的当下,211本科、硕士均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名校优选、企业校招、考公考编多种途径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更何况是弯弯和超超毕业时的2017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什么弯弯和超超会过得如此不堪?大学教育的脱节与职业规划的缺失,恐怕难辞其咎。毕业五年间,弯弯和超超不停地更换工作,她们所学习的专业是否契合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如果她们在毕业之前就未雨绸缪,及时摸索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补充专业之外的其他技能,“当个废物”的自嘲故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而走马灯式的裸辞跳槽、工作不顺就随性离职等不当举动,也从侧面暴露出两位主人公执业信念方面的短板与不足。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年如朝日,青年可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是好事,但如果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又或者存在方向性的错误,那么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也就不可避免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失败是人生的常态,但绝不是“当个废物”“自我感动”的托辞与借口。与其争相歌颂“当个废物”的合理性,进而为自己的“摆烂”“躺平”寻找优越感,不如见贤思齐、苦干实干,努力跨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