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弘扬荆风楚韵,赓续图强精神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4-06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阳春时节风光好,荆州人民迎来了首届楚文化节的举办。这项在荆楚文化根脉所在地和楚文化发祥地举办的“传承创新 楚韵荆州”文化盛宴,是荆州“城市的盛会”,也是全体“市民的节日”。

  在庆祝盛会、欢度节日之际,我们追念楚国先祖,重在继承弘扬楚文化精神,并让这种精神成为荆州人民的血脉和灵魂,汇成荆州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要坚定楚文化自信。“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的核心区域就在当时的江陵(郢),历史长达数千年,自古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楚国800年在此建都411年,底蕴深厚的楚文化就诞生于此。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楚文化,是与同时代希腊文化媲美的世界文明的代表。楚文化是正宗的荆州历史文化的代表,其精神特质更是当今荆州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根本。我们应该坚定“楚文化”作为荆州历史文化定位的信念。

  要把握楚文化精髓。虽说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具有独特美感和韵味的奇葩,但传承楚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不能良莠不分,要避免文化糟粕和陋习沉渣泛起。譬如,我们可以津津乐道于“问鼎中原”的宏大气魄,但不能张扬“楚王好细腰”的奢靡之风。我们可以颂扬武王、文王、庄王的身先士卒,不能溢美灵王、平王和怀王的昏庸无能。我们可以景仰屈原忧国忧民的赤诚情怀,但不能仿效伍子胥挟私抱怨的小肚鸡肠。传承楚文化,应该把握艰苦创业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锐意进取与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融汇南北与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崇尚武装与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楚文化精髓融化于荆州人民的血脉与灵魂之中。

  要弘扬楚文化精神。荆楚先祖的奋发图强精神是楚文化的重要精魂,楚文化薪尽火传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研究楚文化不是抱经典、啃书本,寻章摘句,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传承楚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弘扬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把握荆州振兴的要义。明“义”以提高荆州振兴的站位,明“义”以推动荆州社会与经济发展,让楚文化为荆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激发荆州人民更加自信、更加自觉地投身社会与经济的建设之中。

  我们要以“不服周”的担当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毅力,跋山涉水、勇于开拓;我们要以“抚夷属夏”的气度和“用其贤能”的胸襟,博采众长、选贤用能;我们还要以“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的意志和雄心,苦干、实干、巧干,谱写工业兴市、农业强市、水产壮市、旅游旺市、商业活市的交响曲。上下同欲,书写“一鸣惊人”的壮举,创造“问鼎天下”的业绩,书写荆楚辉煌乐章。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