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举报入口e线民生短信通道: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荆江评论:脱下思想“长衫” 邂逅星辰大海

来源: 荆州新闻网 2023-04-2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论员 张仲旺)日前,华中师范大学人事部发布了一则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岗(非事业编B类岗)招聘公告,招聘3名图书管理员,要求的条件和开出的待遇引发热议。尤其是招聘公告中提及的“博士无编制、税前月薪7500元”,更是让一众网友感叹“学历严重贬值”“不能跟风读研”。

  “学历是一块敲门砖。”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社会大众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穿越浩瀚的历史长河,从周代的“乡举里选”到汉代的“察举征辟”,从晋代的“九品中正”再到隋唐的“科举选拔”,以至如今的高考、考研、申博,学历始终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每年10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让大学生这一群体与“天之骄子”“人中龙凤”等标签渐行渐远。放眼如今的就业市场,即便是招录安保人员,可能都会要求本科学历,清北甚至名校博士争抢深圳小学教职等新闻也屡见不鲜。当博士生、硕士生都去干本科生的活,本科生、大专生都去干初高中生的活,就业市场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霍布斯丛林陷阱”。

  “博士遍地走,硕士不如狗。”这句来自网友的自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下困窘的就业环境。70年代,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80、90年代,大学生毋庸置疑就是“全村的希望”;新世纪的头10年,硕士、博士的含金量极高,留在北上广深毫无难度;而到如今,本、硕、博毕业生的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从学士到硕士以至博士的“马拉松”终场,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字的差别,而是学子日日夜夜的拼搏与超越,还是师长润物无声的传道与解惑,更是家庭未曾动摇的坚守与支持。

  前段时间,“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话题,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情与共鸣,在社交平台热搜榜单保持着极高的讨论热度。网友们遣词造句、引经据典,将自己比作为“孔乙己”,或是出于对学历贬值的无奈,或是排解对未来发展的焦虑。但部分网友的讨论方向却有失偏颇:他们不去省思自身竞争力衰减的客观事实,反而大谈“读书无用论”、抱怨“就业压力大”,一味追捧所谓“读过大学所以无法心安理得打螺丝”等诸多谬论。鲁迅笔下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其可悲之处恰恰在于不接地气、死要面子,宁愿偷窃也不愿意自食其力。眼高手低又心浮气躁、空有文凭但无扎实本领的部分学子,正是因为没有及时打破束缚自身的“思想枷锁”,也不善于将满腹经纶转化为奋进超越的“源头活水”,从而使自己陷入了高开低走、进退维谷的发展窘境。

  如今,学历虽然有一定“贬值”的现象,但是能力却从来没有“贬值”。立足于人生的“马拉松”赛道,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起跑线或者中途暂时落后并不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最终在自怨自艾的泥潭中虚掷了光阴、蹉跎了岁月。学历并非是检验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更无法与能力直接划等号。“博士无编制、税前月薪7500元”的招聘公告,在无形之中从正反两个维度对“读书无用论”与“读书万能论”进行了祛魅与消解,能够助推青年学子真正脱下“孔乙己的长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唯有能力是恒久不变的核心竞争力;奋楫笃行、臻于至善,方能在人生的征途中邂逅星辰大海。

编辑: 柯亚琴
  • 荆州新闻网微信

  • 无线荆州APP

  • HI荆州抖音号

  • 跟着小风走微信

  • 江汉就业通微信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